尋找企業版支付寶

2020年3月10日,在支付寶合作伙伴大會上,螞蟻金服CEO胡曉明宣佈將打造支付寶數字生活開放平臺,聚焦服務業數字化。這被普遍認為是支付寶十餘年曆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升級。

雖然支付寶在這個時間點進行升級的戰略考量還未明晰,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支付寶認為自身在“金融支付工具”領域的階段性任務已經達成,個人支付的發展通過c端改善空間越來越小,已經進入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

而與之相對的,是企業支付卻依然處於一種“原始”的狀態。

時至今日,墊資與報銷的繁瑣仍然是困擾每一個職場白領的問題,同時企業也在為支出缺乏管控和財務核驗發票的低效而頭痛,因此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在呼喚新的企業支付解決方案。而市場給出的答案,則是企業支付與費控的一體化。

在美國,相關賽道的Divvy、BREX、TripActions集體在3年左右達到數十億美元估值,造就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而在中國,最近的案例是在支付寶升級的同一天,定位於企業錢包的分貝通獲得了Ribbit Capital、斯道、Glade Brook等國際知名資本的青睞,完成3600萬美金的鉅額融資。投資者在講話中,都將這筆投資提升到了戰略高度:“我們認為中國的企業支付市場即將迎來變革機會,相信分貝通有潛力成為中國企業支付和費用管理市場的領導者”。

或者更直白地講,這些投資人都相信,企業支付將會誕生下一個“支付寶”。

一、企業支付與費控:由融合到一體化

企業支付,一般是指主營業務之外的企業因公消費支出,而費控則是企業對自身支出的管理與控制。長期以來,這是涇渭分明的兩個產業,並且各自誕生了美國運通、Concur等行業巨頭。

尋找企業版支付寶

但是在支付流程上,所有企業支付最終都會通過企業的費控系統入賬。所以企業支付與費控之間存在著天然聯繫。在近年來企業數字化的浪潮下,這兩個行業已經呈現出了一體化的趨勢,相關企業紛紛立足現有業務整合其他版塊,拓展自身的“第二曲線”。而具體又可以分為三個垂直細分領域:

首先,是費控企業“迫不及待”地切入企業支付領域。

總體而言,企業支付市場遠比費用管控大。如美國運通財報顯示,2019財年營業收入為435億美元,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為67億美元,而老牌費控企業Concur被SAP收購前一年營收為5.46億美元,因此,在費控領域,無論是傳統玩家還是新興獨角獸,都對企業支付市場“垂涎已久”。

尋找企業版支付寶

如傳統的費控服務提供商的代表Expensify,便於2019年10月與Sutton銀行聯合發行了企業信用卡。而此前皓哥寫過的費控領域獨角獸Divvy,運營模式近似於我們熟悉的Freemium,早期以免費費控軟件積累種子用戶。然後在此基礎上推出了虛擬信用卡打通支付與管控。也就是說,企業支付已經是其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企業的場景服務提供商,也出現了“一切場景轉支付”的趨勢。

企業支出主要發生於企業規定的差旅、餐飲、採購等因公消費項目,所以整個市場都以“場景”為核心,也因此誕生了英國BIT、TMC(商旅管理公司)等專門服務於企業特定場景的消費,並且提供費控服務的公司。這些場景由於天然與支付環節伴生,因此十分容易向支付領域滲透,在競爭加劇、利益驅動下也開始完善支付環節。

例如,美國差旅服務領域的獨角獸TripActions就推出了新平臺TripActions Liquid,提供虛擬和實體支付卡片,並與自身差旅系統連接,簡化了業務合規性、對賬和報銷程序。而在中國,因為移動支付和數字經濟的發達,ToC場景服務比美國更繁榮,TMC、滴滴企業版、美團/餓了麼企業版等場景服務商天然便提供墊資等服務,無論是業務起點還是數字化水平,都比美國更高。

尋找企業版支付寶

最後,在費控企業切入企業支付的同時,企業支付公司也推出了費控服務。隨著市場由增量競爭到存量博弈,外加全球性市場寒潮造成企業“開源”受阻的當下,控制成本、最大化地提高效率已成了企業生存的重要基礎。而企業支付公司因為掌握企業的支付渠道與消費數據,因此能夠通過提供費控服務,幫助企業節流,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例如,企業支付領域的獨角獸BREX就與Master合作,以向新經濟企業發放信用卡作切入,根據經營情況與賬上現金等指標向企業授信,為企業和員工的因公消費提供墊資,並設計自動化的費用管理系統提供費控服務,而企業支出的高頻場景差旅則與TripActions合作。這種模式打通了企業支付與費控,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讓其成立不到兩年,估值就達26億美元。

尋找企業版支付寶

除了美國以外,這股企業支付與費控一體化的風潮還吹到了印度,去年十二月,印度企業費用管理平臺Happay曾完成了一筆B輪融資,當時融資金額為1000萬美元(約合6.513億盧比),再加上剛剛融資成功的分貝通,可以說在中美印三個主要的新經濟市場,“企業支付+費控”的商業模式已經成為B端市場的重要風口。

二、中國的模式之爭,誰會成為“企業級支付寶”?

與美國相似,中國的企業支付領域同樣是個大市場。數據顯示,到2018年,全國實有企業為3474.2萬戶。每年企業支付的市場總量高達2萬億。而且中國的企業不僅在經濟承壓下有迫切的降本增效動力,且C端極致的支付體驗、良好的場景基礎,同樣在倒逼優化企業支付的諸多弊端。

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誕生了分貝通等打通企業支付+費用管控的一體化模式,幫助企業更好地控制費用支出,以及專注某一特定場景的滴滴企業版、美團/餓了麼企業版等公司幫助企業支出費用合規,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實現費控和節約,讓員工告別報銷煩惱。

整合企業支付與費控領域並非只有新經濟企業,傳統費控廠商也在向著企業支付領域推進。如匯聯易於去年提出了“授控支付”理念,員工端消費可提前在匯聯易APP中進行消費申請,審批通過後直接使用匯聯易進行付款,無需員工墊資;而易快報則從場景出發,與餓了麼企業版聯合搭建“企業安全用餐配送服務平臺”,可實現從餐飲預訂、申請、審批、核銷到報表分析的費用管理全流程,大幅縮短員工報銷時間。

尋找企業版支付寶

傳統“事後費控”模式僅僅將報銷場景線


不過,因為傳統的費控模式僅僅是通過SaaS服務將報銷場景搬到線上,提升了報銷效率,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員工的墊資與報銷流程的繁瑣問題,同時也因為傳統的費控模式是“事後費控”,在流程上位於支付的後端,難以切入企業支付領域,業務拓展空間較小,優化的價值有限,所以老牌費控廠商同樣在事後費控的傳統模式上發展事前費控模式,並進一步向著費控與企業支付一體化靠攏。

隨著企業數字化的推進,無論是新經濟企業還是傳統費控公司,都向著企業支付+費控結合的“一體化”模式發展。在中國企業支付市場沒有成熟產品的情況下,誰能快速補齊自身短板,解決產業鏈條中企業支付、消費場景、事前費控、事後費控四個要素的痛點,就能先一步提供完善的服務,填補市場空白。

尋找企業版支付寶

企業支付1.0時代到2.0時代


企業支付的壁壘搭建上,要點在於提升消費場景尤其是高頻消費場景的覆蓋度。支付寶發展的關鍵一步就是從淘寶中獨立出來,成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因此不再受限於淘寶網購。同時阿里還圍繞支付大筆投資和收購快的、餓了麼、哈囉等場景服務提供商,使得支付寶能夠通用於鉅額大多數消費場景,因此才成為了全球日活最高的非社交產品,

同樣的道理,企業支付只有能夠在差旅、餐飲、採購等絕大多數高頻的因公場景中使用,才能使員工有著良好的使用體驗,保障用戶黏性,進而培養用戶習慣。

消費場景的競逐中,比拼的則是平臺對消費場景的深耕。與個人消費相比,企業消費場景涉及領域更加多元,即使覆蓋範圍最廣的分貝通,目前也僅涉獵十餘個場景,更何況其他從零開始的平臺。同時,大多數員工的企業消費集中於差旅、餐飲、打車之中,因此單個場景的服務質量和價格、選擇豐富度,也是企業支付領域的重要因素。因此,誰能深耕多元場景,響應企業員工在場景中的複雜需求,就能獲得更多客戶青睞,從而形成規模效應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並且隨著大量用戶行為數據的沉澱,還能為員工提供更個性化的推薦與服務,也能進一步提升服務體驗。

尋找企業版支付寶

事前與事後費控的痛點,同樣體現在產品功能模塊完善度(PMF)和企業服務上。事前費控需要響應不同企業用戶在不同場景的複雜要求,包括預算、審批、規則等;而在事後管控上,需要跟企業的財務系統結合、滿足大型企業的定製化流程訴求,包括支付後的發票回收、審批、自動入賬、一鍵生成憑證,幫助企業線下將財務問題自動化,才能財務管理效率,節省人力成本。

在這個支付+費控一體化過程中,產品已經不是單一的產品,而是一個解決方案。因此平臺提供的服務與產品同樣重要,需要有成熟的服務團隊不斷對服務流程和細節進行調整,幫助企業修改因公消費流程、配置組織架構、審批、預算、規則等流程,從而建立完善的客戶成功SOP,才能有更強的能力幫助企業達成支出管理目標。而這些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試錯,才能逐漸積累和完善,滿足各種類似企業的不同費控需求。

尋找企業版支付寶

創新的企業支出管理流程


對於國內不同模式的玩家來講,當前的企業支付市場就是一場“競速戰”,誰能首先解決各個要素的痛點問題,覆蓋全場景全鏈條,誰就能快速佔領市場,進而更容易成為企業級的“支付寶”。

首先,場景服務提供商由於其難以將業務拓展到其他場景,所以發展目標並非高大全,而是在其場景內部進一步深耕以做到專精。其發展的關鍵在於建立更多引流渠道,以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加強自身在該場景的優勢地位。

其次,傳統的報銷軟件要做到“企業支付+費控”的結合,需要補齊自身在事前費控、企業支付、場景整合三個領域的短板,每個環節都需投入大量精力、資金,這些重模式不是短時間內所能玩轉。

與之相對的,則是當前分貝通等“企業支付+事前費控”模式的產品要完善事後費控的功能。實際上,分貝通創始人也表示在生態建設上會和不同的企業服務平臺打通,完善事後費控環節,嵌入到更多企業服務場景中。

尋找企業版支付寶

三、結語

無論是對哪個企業,根據中國經濟環境完善自身的服務鏈條都是一個困難的工作,但是好在前景足夠光明:參照螞蟻金服數千億美金的估值來看,中國的企業支付市場不僅想象空間巨大,而且居於企業數字化的中心位置,誰能在這裡揚帆起航,誰就能駛向更為廣闊的藍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