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1個申遺成功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為何能被譽為中華第一城?

凌雲露


2007 年發現良渚古城以來,讓我們對於良渚文化的諸多特徵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在這些基礎上,有學者認為良渚文化稱得上是一種文明,而且具有了早期國家的特徵。正是這種文明的特徵,讓良渚古城得以從同時代的其他遺址中凸顯出來,成為「中華第一城」。


說到文明,首先我們需要釐清考古中的文化與文明:


文化,指的是「考古學文化」。就是考古發現中,可供人們觀察到的屬於同一時代,分佈於共同地區,並且有共同特徵的一類遺存,往往代表著一處人類生活的共同體。在實踐中,往往以出土地域、所屬年代相近的一組陶器來界定。


相比文化,文明更為複雜,到今天可能也沒有一個通用的標準,隨著新的考古發現,它的範圍也在不斷變動。有人認為,城市、冶金技術和文字是文明的要素;也有人認為,文明就是形成了國家,此處國家最本質的性質,則是強制性的公共權力。


為什麼說良渚古城的發現,可以將良渚升級為文明呢?下面我們分四方面來具體分析。


其一,城市規模


良渚古城南北長約 1910 米、東西寬約 1770 米,總面積約 300 萬平方米。其規模之大、年代之古,刷新了人們的認識。 城牆內外均有護城河,9 座城門中有 8 座為水城門,城內也挖了許多人工河道,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水城。可以想見舟船木筏就是幾千年前良渚人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暢通的水路也大大促進了各種貨物的運輸,和如今的江南水鄉倒挺相似。可以說,水就是良渚文明的基石。
圖:良渚古城城牆周長六千多米,利用了西南鳳山、東北雉山圍合而成,城內外水路網密集,城內有明顯的分區
圖:西城牆白原畈段遺址,白色碎石為城牆底部鋪墊的奠基石
城內的分區明顯。宮殿立於大高臺之上,顯示出王權的尊貴,巨大的沙土廣場可能為大型儀式的舉辦地。除莫角山宮殿區和西北的王陵區外,城中還有池中寺王宮倉儲區(發現了總共 200 噸的碳化稻穀和 3.4 萬平方米的人工大型蓄水池)與鍾家港手工業作坊區(發現了許多與製作玉器、漆木器、石器、骨器等相關的遺存)。此外,城內沒有發現古稻田的遺蹟,但卻有大型的糧倉,這表明城內外的居民有著不同的分工,城外的人種植水稻,並運送進城供城內居民食用。
圖:驚人的大工程:莫角山宮殿區面積近 30 萬平方米,將近故宮一半大小;土臺的人工堆築厚度最高達 16.5 米,土方量達 228 萬立方米,接近古埃及胡夫金字塔的石方量
圖:莫角山宮殿建造復原模型:考古發現最大的房址面積達到 900 平方米,留下來的大型柱洞與木構痕跡讓人不禁暢想這五千年前宮殿的恢弘
圖:鍾家港手工作坊區復原模型,水運是良渚人重要的運輸方式
隨後幾年在古城外又發現了外城牆的遺址,我們這才知道良渚古城原來是一座三重結構的城池,包括了宮城(莫角山)、內城與外城,控制了將近 8 平方千米的面積,差不多有 10 個故宮那麼大。這是國內發現最早的三重城池,說不定也啟發了後世許多都城的規劃。在外城區域同樣沒有發現稻田遺蹟,說明整個城裡住的都是非農業居民。外城還有許多人工堆築的臺地與河道的遺蹟,良渚人用木樁護岸,小碼頭遍佈城內,舟船可方便停泊,可以想象出當時這裡船來船往的水街盛景。

圖:良渚古城外城範圍


這樣大的城市規模和宮殿工程,以及城內的分區,說明良渚的社會是一個有巨大動員能力和高效組織管理能力的社會,同時也出現了城鄉差別,這些都說明良渚古城及周邊地區在當時具有早期國家形態。


其二,高超的技術能力


良渚雖然沒有冶金技術,但是水利技術和手工業(主要是制玉)都非常高超。我們以水利為例詳細看下。


從 2009 年到 2013 年,考古人員通過 Google Earth 衛星圖片和實地考察,在良渚古城西邊的小山口中陸續發現了良渚時期的堤壩遺蹟。就此也證明了上世紀發現的作用不明的塘山「土垣」,正是良渚人大型水利工程中的一部分壩體。這裡的地表早已滄海桑田,絕大多數堤壩遺蹟都已和山體混在一起,加之林木的遮擋,不靠衛星圖片還真不易發覺。到現在這片區域一共發現了 11 處良渚時期的堤壩,形成了大遮山高處的「高壩系統」與山腳平原的「低壩系統」。這些堤壩在雨季起到了相當有效的蓄洪作用,使得東邊平地上的良渚古城免遭山洪之災。誰又能想到,如今山腳下的這片農田與村落,曾經是一片碧波浩渺的大湖呢?據推算,這座良渚人最大的水庫面積達近 10 平方千米,可以裝下三個西湖的水量。而這些建於公元前 3000 年前後的水壩也是世界上同期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依靠當時的人力,需要幾十上百年方能建成。
圖: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11 條水壩,3 個水庫

圖:塘山遺址全景
良渚人修建水壩用到了一種被稱作草裹泥的建材,也就是用茅草或荻草的草莖包裹取自沼澤地的淤泥,使泥土內部的摩擦力和抗拉強度得到了加強,同時具有便於運輸和堆築的優點,很適合建造水壩。在古城內外許多臨水臺地上也有草裹泥遺蹟,說明這種材料廣泛用於臨水的建築。直到今天,秋塢水庫的一部分壩體還是良渚時期的,五千年後繼續發揮著餘熱,不得不讓人讚歎。
圖:良渚高端建材草裹泥

在城邊上興建這樣規模龐大的水利工程,除了能防洪以外,一方面可以用於水運,將山上的石材、木材方便地運到城裡;另一方面還可用於調節良渚古城及周邊的水量,對於水稻種植非常有幫助。


這種大型工程的順利完成也展現了良渚社會的高度分工和階級分化的文明特徵。


其三,文字系統


許多學者將文字看作是文明最重要的標誌,相對於其他文字遺存豐富的文明,良渚在這方面確實落於下風。但要說良渚人完全沒有使用文字,也說不過去。
嚴格來說,良渚文明沒有準確破譯的文字,但在出土的器物上發現了不少刻畫符號。其中有一些陶器和石器上還出現了多個連起來的組合圖符,但由於整體樣本數量太少,無法進行準確釋讀。部分符號和後來的甲骨文有相似之處,還有些接近圖畫的符號也很可能具有文字的意義。畢竟像良渚文明這樣出現一神信仰、階層分化,具有大規模動員能力的社會,不靠文字,很難進行管理。
下面這件刻了字的石鉞,出現了成組且中間有重複的符號,極有可能是文字,可稱得上是國內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刻字石器。只是它到底說了個啥,我們還沒法知道。
圖:刻字石鉞(平湖莊橋墳遺址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圖:刻符陶片(餘杭卞家山遺址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有一組著名的成組畫符,來自餘杭南湖遺址出土的夾砂黑皮陶罐,古文字學家李學勤將其看作一個句子,釋讀為「朱㫃戔石,網虎石封」。「朱㫃」可能是人名或族名,意思是「紅色的旗子」,「戔」是「去往」的意思,「石」為地名。意思是「朱㫃」去了「石」這個地方,在這裡用網捕捉老虎。無論真正意思是不是這樣,至少這種組合連綴的刻畫符號,已經包含了相對複雜的信息。也有學者認為這還不是成熟的文字,而是一種敘事的「文字畫」。
圖:陶罐上的「文字畫」(餘杭南湖遺址出土,良渚博物院藏)
其實,良渚許多陶器上的刻畫符號都得到了「文字」認證,只是意義還不完全明確。像下面這件黑陶壺上的四個符號,基本可以確定中間兩字為「戉」和「五」,加上其成組的特徵,多數學者將其確認為早期文字。
圖:黑陶貫耳壺(蘇州澄湖遺址出土,蘇州博物館藏)

無論如何,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幾百處刻畫符號至少可以推測出良渚人確實擁有一個文字系統,當時可能廣泛地記錄在織物或木材上,只是這些東西沒法留存到今天,也成了一大遺憾。 至於後續能否破譯,還得仰賴進一步的考古發掘。


其四,信仰體系

良渚最有名的自然是玉器,而在這玉器中,我們能發現不少關於良渚人精神信仰的信息。


拿玉琮來說,它的造型和其上的紋飾都有著極其明顯的神話宗教意味。


這裡面知名度最高的要數下面這件重達 6.5 公斤的「琮王」了,為良渚玉琮之首。玉琮上常雕有神像紋飾,象徵著神權,只有王和大貴族才能擁有。它的形狀可概括為內圓外弧凸有四角,凸起的四角為節面,兩節面之間為直槽。通常被雕琢城上大下小。這件琮王被放置在墓主人頭部,有可能入葬時枕於頭下。通過上面的分佈圖,我們知道玉琮有的放在身體側邊,有的作為臂穿佩戴,有的作為器座來插放其他器物。
圖:琮王(餘杭反山 12 號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
圖:琮王結構(方向明《成組玉禮器與良渚文明模式》)
玉琮的形狀也反映了良渚人的宇宙空間觀念。玉琮上部的上射面與下部的下射面將空間分為上界、中界和下界。上界象徵天,下界象徵地,中間的射孔則貫穿了天地。中界的直槽和節面上雕有神像,神居於中間,有著溝通天地的意義,直槽和折角也象徵著不同的方位。同時射孔也是一個轉軸,玉琮的四面均勻分佈著神人、神獸、神鳥,需旋轉才能看完整,產生一種世界在動態旋轉的效果。
圖:琮王表面雕刻的神人獸面紋和鳥紋
良渚玉器上最為常見的便是神人獸面紋(也稱作「神徽」)。上面神人頭戴的介字形大羽冠代表「天」,下面的神獸融合了早期龍與豬等動物的特點,可能是多種動物的抽象,其中的圓形大眼是太陽的象徵。這個組合很可能象徵著著太陽神。在河姆渡文化時期,鳥就作為太陽的載體。在琮王的節面上就雕琢有鳥紋,鳥身上也有大圓紋樣,可能就是「太陽鳥」。這種紋飾在良渚玉器中反覆出現,也反映出整個社會已經形成了較為統一的宗教信仰,很可能是一種一神教。
雕有神人獸面紋的玉器通常位於高等級墓葬中,這也意味著神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這些人也因此具有極強的統治力。琮王的直槽與節面上都雕有神像紋飾,頗為罕見,表明它的主人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圖:琮王上神人獸面像的圖像解讀(方向明)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玉器代表著一種神權。在石器時代,要雕琢一件玉器可不容易,玉石本就稀缺,先得進入深山仔細尋找,然後一路運到作坊,最後耗費大量精力精雕細琢,方能成型。玉器可以說是當時社會中最為貴重的器物,同時又有著來自深山的神秘氣息,鑑於此,它被當作身份和權力的象徵。
在那個時代,為了支撐這樣一個龐大的社會,需要有共同的文化認同,這認同便是良渚人對神的信仰。玉器上雕刻的各種神像,正是神的化身,玉器也成為神在人間發揮作用的媒介。花費大力氣,用全社會最為高端的東西造神,也就成了良渚人制玉的目的。

綜上所述,良渚古城中這些早期文明的特徵與其本身所處時代的古老,使得它當之無愧地成為「中華第一城」,同時也能順利申遺成功。


時差博物院


虛心學習了一把。良渚古城遺址位於人間天堂杭州,已經創新做到了文化遺產與旅遊結合,70名特殊遊客組成的‘建國團’在祖國七十華誕委實火了🔥





軍體藝


歷史的事除有明確的文字記載外,8成靠推斷靠比較靠用科技手段研究個大概齊。譬如碳14檢測,上下就有上千年大幾百年之差,在沒有實實在在的實物面前,誰也不敢給予準確的斷代。

第一城也是這樣。別的地方沒有,我這兒出土了,經過一系列目前最先進的科技手段檢測出一個大致的結果,然後由一群巧舌如簧的專家給予包裝、鼓吹、吶喊、推銷,加上背後那些為了名譽、榮譽、聲譽、效益的人,在財政、行政、權勢上的支持,落實一座“第一城”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特別是現在有拉動內需和宏揚中華文化的時代背景,享有“中華第一城”美譽,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不可低估。

鑑於此,今後國內考古將有一個重大轉折,從挖“墳”將漸漸變成都挖“城”了。

不信,咱走著瞧!


塵垚4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的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內,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美譽呢?我分析有以下幾點。

第一,良渚古城(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距今約五千多年曆史,是中國年代最久遠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第二,良渚古城是考古發現的中國最大規模的史前城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展現了良渚先民們的生活起居以及墓葬文化。

第三,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系統。

第四,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標誌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國際社會認可。

綜上,杭州良渚古城被稱為“中華第一城”就名副其實、非他莫屬了。

杭州良渚古城公園旅遊信息——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開放秉持“預約參訪、有序引導”的原則,每天預約人數不超過3000人。

開放時間:每天9:00至17:00,入園時間為每天9:00至16:00。每月會有一天閉園日,具體時間以公告為準。

門票:80元/人(含觀光車票)。

使用範圍:面向國內外訪客。

好了!就寫到這兒吧,喜歡旅遊觀光的朋友,請走進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拂去歷史的塵埃,去感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吧!








夢紅MH美好


良渚文明和美洲的瑪雅文明一樣。是美洲大地的文明,但不是當今美洲人祖先的文明。因為吳越文明最早要追溯到殷商泰伯奔吳時期,往前跟中原文明接上而沒有跟良渚文明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