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銀行出賣華為,又深陷販毒洗錢醜聞,損失千億,只能裁員自救


匯豐銀行出賣華為,又深陷販毒洗錢醜聞,損失千億,只能裁員自救

匯豐銀行作為全球最大的銀行之一,有著雄厚的資金基礎和穩定的客戶流量,但最近卻對外宣佈將計劃大規模重組,重組力度也相當大,其中包括在全球範圍內裁員35000人,削減風險資產1000億美元,推出45億美元的新一輪削減支出計劃等。這不是匯豐銀行第一次大規模的重組,在匯豐百年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出,削減自身規模來提升競爭力,危機過後再瘋狂擴張,這種做法似乎是匯豐銀行最常用的應急手段。

造成本次重組的直接原因就是新一年的業績太差,據年報顯示,2019年匯豐銀行控股歸母淨利潤為60億美元,同比暴跌53%,稅前利潤133億美元也比同期暴跌33%,直接導致匯豐股價的閃崩,在三天時間內市值蒸發576億港元,匯豐銀行未來的發展因此需要重新考慮。

導致業績變差的一部分原因來自於近年來商譽減值,回顧匯豐近半個世紀的一系列做法,會讓人感到一絲“渣男”氣息。匯豐總部如今設立在英國,但他卻是崛起於中國的銀行機構,這使得其對亞洲市場的態度舉棋不定,從前最核心最賺錢的業務在中國,就把自己看作中國銀行,而後來英美政府的政策會對他們影響很大,看起來就像外商銀行。在這背後體現了英國政府對於香港的複雜態度,香港迴歸時,時任董事長說,“夜幕降臨時,我們會成為一個屬於中國的銀行”但轉頭又進軍美國市場,顯得尤為尷尬。這樣的做法雖然保住世界範圍內巨大的市場,但也沒有真正在某一市場用心投入。

近年來匯豐銀行的各種醜聞也傳了出來,2007年墨西哥金融監管部門發現大筆可疑資金來往於匯豐,認為其在辦理業務中沒有認真審核資金來源,違反《反洗錢法》,匯豐銀行被罰款3000萬美元,但據相關人員透露,其實匯豐銀行自己也參與了洗錢活動,並且四年後得到證實。美國方面則認為,匯豐銀行在過去20年間,與恐怖組織,販毒集團存在非法交易達2.5億萬筆,涉案資金也高達160億美元,一時間匯豐銀行名氣大損。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英國《金融時報》爆出匯豐銀行是靠變賣客戶信息,幫助客戶逃稅等不正當方式增加灰色收入,來面對危機,這次匯豐在名譽上遭到沉重打擊,先是各種輿論的聲討,然後接受國際制裁。可匯豐似乎屢教不改,2019年出賣華為的醜聞再次曝光,使得信任危機不斷加大,人設崩塌的結果就是業務能力的節節敗退。

對於未來匯豐的運行走向,高層給出的說法是放棄部分歐美市場,加碼亞洲,因為2019年73億的商譽減值大部分來源於歐美,再一味地依賴歐美市場已經於事無補。而亞洲市場給出的反映也並不樂觀,似乎是被“渣男”渣碎了心,不再顧及以前的情義,2019年亞洲的稅前利潤也僅是增長了4%,匯豐想要重返80年代亞洲時代的巔峰時刻,依舊任重道遠。


撰稿人:張查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