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情理法”可解僑胞之惑

近期,海外多國疫情暴發,一些僑胞回國避疫,中國的防控壓力加大。少數回國人士隔離期間的“逾矩”行為,催化了中國互聯網上關於華僑華人的討論,其中個別片面言辭,讓疫情期間“打完上半場,又打下半場”的僑胞無奈而又心生困惑。

中新社報道,海內外中華兒女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這是刻在華夏兒女骨子裡的共識。但大疫當前,要維護好華僑華人與祖(籍)國的默契,達成“這不過是僑胞與祖(籍)國同心戰疫過程中的微瀾”之共識,依然必要且重要。

用“情”這把標尺,量一量“血濃於水”的深沉。所謂“孃家”,就是累了倦了永遠有盞燈為“你”而留的地方。

華僑華人桑梓情深,祖(籍)國對海外遊子的掛念何嘗可以斗量。不論是過往歲月,還是大疫當前,血濃於水的親情不曾改變。新中國成立後各個時期,都留下了僑胞積極參與祖(籍)國建設的歷史印跡。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初,華僑華人率先進入中國,成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對國家貢獻良多。今次疫情,僑胞“包機送口罩”之舉亦令人動容。而今海外一些地方不安全了,僑胞想避疫是本能反應,“孃家”不會不管,如今還通過開通“雲問診”服務、向留學生贈送“健康包”等行動,將關愛延伸到海外。更不用說,中國以大格局推動抗疫國際合作,向境外疫情“紅區”捐贈物資、派遣中國醫療力量,間接贏取世界對華僑華人的“溫柔以待”。

用“理”這把標尺,測一測內外輿論場上的“情緒冗餘”。情緒梳理不好,理性不足,就易產生話語落差和理解偏差。

海內外兩個輿論場在“回國避疫”這個話題上,難免存在一定的內外溫差。少數“裡面的人”指責個別不配合隔離的“麻煩製造者”,情緒化表達不加剋制,傷及整個華僑華人群體;儘管刺耳言語遠非國內主流評斷,但在負面情緒放大下,一些僑胞對片面言辭難免有些不忿。溝通等於“70%的情緒”加“30%的內容”,溝通情緒不對,內容就會扭曲。進一步說,網絡喧囂,泥沙俱下,人人都要強化“信息免疫力”,過濾信息垃圾,避開情緒化互懟的“坑”。

用“法”這把標尺,探一探契約精神與硬核政策的對接程度。在不觸碰政策底線的基礎上,顧及人性化細節的靈活變通能體現政策的溫度,因“防輸入壓力”而進行的政策調整也同樣應獲得理解。

華僑華人長期在海外生活,深諳入鄉當隨俗,也受到西方契約精神的潛移默化。當下中國本土防輸入壓力大,各地針對入境人員出臺了集中隔離等硬核政策,入境政策、航班數量在不同階段也隨“勢”而變,但不管如何調整,僑胞在非常時期恪守“基本規矩”應是題中之義。回國避疫,求的就是心安,祖(籍)國整體安全有保障,個人安全才有保障。在具體政策的落實上,有一些隔離點的服務意識較強,儘量顧及文化差異,對個性化需求彈性滿足,所謂“隔離了空間不隔離愛”,這種細節處的貼心贏得華僑華人好感,值得倡導。

用好“情理法”可解侨胞之惑

閩僑同胞攜手防疫公益服務平臺手機頁面。(圖片來源:中新社)

以“情理法”度量,不難發現,華語世界輿論場上,對回國避疫議題的共識性認知遠大於誤會,祖(籍)國對華僑華人的牽掛與關愛一直都在、永遠也會在,所謂“困惑”須解、宜解也可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