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祕笈“長年蕩槳,群丁撥棹”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

醜書學


長年蕩槳,群丁撥棹,是講,黃庭堅山谷,由實際生活中的“用力"而見“力的作用”,由此而引發出書法用筆中,用力與力的作用所形成的書寫效果一一一怎樣體現法與力的關係。書法,說到底,就是功與法的關係。有功無法,野而無意。有法無功,俗而無韻。怎樣體現兩者的基本關係,是一個趨於成熟的書家,必須要深入思考的基本問題。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山谷於生活中所感而悟,正說明了中國書法中的文化精神,最終取決於一個書家,對於生活的體驗與體會。也取決於對於生活的認識與昇華。

(書法自寫、手扎)

講到書法的基本價值認識,現在的書者往往以為是一種單純的形式,既書寫的視覺效果。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的書法,為什麼不追求視覺效果?不是不追求,而是懂得用筆與功力相統一的視覺,更有更深刻的人文價值。為什麼講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也就是除了形式之外,生活的體驗與感受中獲得的體悟,更深入,更深刻。少了這些真實的基本內涵,在中國傳統社會環境中,寫毛筆寫,又豈能稱之為一一書家?

(書法自寫)。

再說“長年蕩槳,群丁撥棹",其中的含義,山谷以長年觀察而得,寫了一輩子書法,努力追求的是什麼?還不是對書法深處的體悟!功力到了,筆法也有了,那麼缺少的是什麼?黃山谷的追求,恰好是給予我們現代書者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