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演“鬼子”不用化妝,日本人都找他拜師,一年演鬼子近2000次

娛樂圈是個給人打上標籤的地方,也不是說人設,而是誰適合扮演什麼角色,很容易就被固定下來,大家一想到張鐵林,就會想到他適合演皇帝,一想到周星馳,就想到喜劇。這樣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人會覺得“沒長進”,但換個角度想,讓觀眾能留下深刻印象,何嘗不是一種成功呢?

他演“鬼子”不用化妝,日本人都找他拜師,一年演鬼子近2000次

如果是飾演一個英雄或者正面的角色,我想很多演員願意樹立這樣的形象,但是如果是一個反面角色呢?或者是讓觀眾看了氣不打一處來的角色,想必很多演員並不是心甘情願接受這樣的宿命安排。但是演戲畢竟要演什麼像什麼,和自身的長相與氣質非常有關係。今天說的這位,他演“鬼子”不用化妝,日本人都找他拜師,一年演鬼子近2000次,他就是楊磊。

他演“鬼子”不用化妝,日本人都找他拜師,一年演鬼子近2000次

楊磊這個名字,大家可能都不熟悉,畢竟誰也不會去關注一個演“鬼子”的臺前幕後,這類影視劇要表達的重點也不在他的身上,所以無論怎樣,他都沒有演主角的機會。他在4年間演了6000多次的鬼子,平均每年要演近2000次,他也算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取得了成就,在影視圈紮下了根。

他演“鬼子”不用化妝,日本人都找他拜師,一年演鬼子近2000次

楊磊能成為“鬼子專業戶”,和他的相貌有關,但不僅僅是因為相貌,他的長相不知道該如何禮貌的評價。如果不是真的沒辦法,誰願意成為一個這樣的角色的專業戶呢?楊磊從小就有一個演員夢,在追夢的途中機緣巧合飾演了一個“鬼子”,剛開始的他很牴觸這樣的角色,誰不想演一個好的、正面的角色,最起碼說出來要好聽的。可是轉念一想,這樣的角色如果能演好了,那何嘗不是一種成功呢?

他演“鬼子”不用化妝,日本人都找他拜師,一年演鬼子近2000次

抱著這種心態,楊磊非常完美的適應了“鬼子”的角色,從此以後他的戲路也就被定格在了這裡,楊磊也在橫店出了名,只要是有“鬼子“的角色,很多人就會嚮導演推薦楊磊。狹義上講,楊磊已經成功了,他讓導演記住了他,他在娛樂圈有了”地位“,許多喜歡這類影視劇的觀眾也認可他的演技,就連真正的日本人,也來向他拜師學習演”鬼子“的技巧。

他演“鬼子”不用化妝,日本人都找他拜師,一年演鬼子近2000次

入戲太深的觀眾有的時候也給楊磊帶來了困擾,許多觀眾因為反感楊磊所飾演的角色,而去討厭楊磊本人,而收到這種困擾的不止楊磊一個人。飾演容嬤嬤的李明啟老師,在還珠格格大火後,走在街上都被人叫容嬤嬤,還在背後嘀咕,別人都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她。

他演“鬼子”不用化妝,日本人都找他拜師,一年演鬼子近2000次

大家都知道裘千尺這個角色吧,心狠手辣,也是一個反面角色。李明把這個角色演得深入人心,因為長得顯老,還不好看,演藝圈逐夢的李明同樣遇到了楊磊的遭遇。李明刻畫的裘千尺讓人恨,這也算是他取得的成功。從此以後李明的角色也定型,影視劇裡壞人排行榜少不了他的身影。

他演“鬼子”不用化妝,日本人都找他拜師,一年演鬼子近2000次

電視畢竟是電視,它只出現在電視劇和網絡上,並不會出現在我們的身邊。一個演員能讓我們記住他的角色,已經是取得了成功。如今的演員我們只能記住他的名字,卻記不住一部他們的作品,這樣何嘗不是一種悲哀。作為觀眾,我們不能因為角色來反感一個演員,我們應該肯定他們的演技,向他們為我們塑造的經典角色,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