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翠屏區街道史話】之 · 大碑巷

大碑巷

本街起止:本街南北走向,南起中山街,北至都長街。

大碑巷位於東城,是一條明代小巷,南北走向,位於中山街與都長街之間,因此巷口立有明代《平蠻碑》,因碑較小碑巷的《平蠻頌》碑要大得多,故得名大碑巷。

【宜賓市翠屏區街道史話】之 · 大碑巷

《平蠻碑》石刻應為明代萬曆年間四川巡府曾省吾率兵鎮壓“都掌蠻”後所立,若此碑與宜賓興文縣崇報寺明代石碑石刻相同的話,則碑文應為明代禮部尚書、國史館修撰富順縣人李長春所撰。

據宜賓有關資料,美國學者、傳教士葛維漢曾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寓居宜賓,調查釆訪僰人(明人曹學佺《蜀中廣記》記載:“僰有姓氏,用白練纏頭,衣尚青碧,背領袂緣,俱刺文繡。”)資料得知,《平蠻碑》為明代萬曆時期所刻,為一式二通,一通立於宜賓興文縣建武古城崇報寺,今碑存字己剝落;一通立於宜賓大碑巷口。民國十七年(1928-1929年)左右,因老城區道路擴建,明代大碑被移放於中山公園所在宜賓縣民眾教育館外,後來就不知何時失落了。

清代光緒三十年(1904年),宜賓法國天主教會創辦“法文學堂”,地址在大碑巷,學生多為宜賓青年較多,畢業後由學校介紹工作。

大碑巷原有清代清真寺一座,為道光元年(1821年),回族同胞李紹清之父捐資於大碑巷興建清真寺。同治年間,回族軍官馬朝選寓居宜賓,又在水井街修建了一座私人清真寺,清末,馬氏後裔馬品三捐給了大碑巷清真寺。民國時期,曾在大碑巷清真寺創辦回民小學。1994年,大碑巷清真寺現擴建,修維一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