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的歐洲變局:一個60後,一個70後,能否“脫美獨立”?

全球疫情將成為世界變局的“分水嶺”,有些在疫情前出現變化,可能會加速,有些則是新生的變化。就如這段時間有些產糧大國囤積糧食,減少出口的動作,這是疫情前沒有的。

糧食波動將改變世界。看著吧,疫情過後糧價必漲。


疫情後的歐洲變局:一個60後,一個70後,能否“脫美獨立”?


其實觀察世界變局,還應從歐洲看。為什麼從歐洲呢?因為百年來,變化都是自歐洲開始。而現在歐洲又成為全球疫情重災區,從先前不重視,到後來控制不住。有的國家乾脆不控制自生自滅。丹麥就是這樣的例子。

疫情前歐洲已經在悄然變化,而這個變化最為明顯的,當屬英國脫歐,法國當老大。為什麼單說英法兩國,而德國不說呢?英國有一個60後的首相約翰遜,法國有個70後的總統馬克龍。德國默大姨已老了,油了,能安穩退休就不錯了,想變化不可能了。

歐洲變局會在這兩個年輕的政要中實現嗎?咱們來看看兩人從政之路。


疫情後的歐洲變局:一個60後,一個70後,能否“脫美獨立”?


共同點

約翰遜與馬克龍的共同點很多,兩人都很年輕,作為歐洲老牌帝國,兩人年輕可以有很多的精力來折騰。約翰遜出生於1964年,馬克龍出生於1975年,兩人相差11歲,不過這樣的年齡能各自出任聯合國五常政要首腦,的確屬於年輕系列。

從兩人的履歷看,都長期在政府任職,都有著非常豐富的履歷。兩人最大共同點在於敢於挑戰困難。約翰遜當首相時間很短,此人沒任首相之前都被認為是一個很隨意任性的人,當上首相又被稱為英國“特朗普”。


疫情後的歐洲變局:一個60後,一個70後,能否“脫美獨立”?


但約翰遜可不是那種看上去像笑星的人,此人畢業於英國名牌大學,而且家族與王室有關係。但他卻在任內順利使英國脫歐。從2019年資料來看,英國脫歐幾乎成為全球的頭條。脫歐其實是一個難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既要英國人滿意,歐盟還要同意。梅姨因此累得幹不動而辭職了。

有人認為約翰遜也不可能帶領英國脫歐,但約翰遜面對反對派的阻撓脫歐成功。還有在英國疫情期間,約翰遜很有招法,先以不作為讓民眾自生自滅,然後出臺來歷措施。這些都讓人此人不簡單。不過他現在也得了新冠肺炎。


疫情後的歐洲變局:一個60後,一個70後,能否“脫美獨立”?


馬克龍出任總統時,民眾更為關注是他娶了大24歲的老師而不理解。其實大家可能不知道,馬克龍妻子家族與羅斯柴爾德家族有來往,馬克龍能走上總統之位,或與神秘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有關。

馬克龍雖然比約翰遜年輕,但馬克龍上任後了,也經歷很多困難。2018年,法國爆發了黃馬甲運動,這是法國50年來的最大騷亂,當時有人擔心馬克龍會下臺,但馬克龍挺了過來。

馬克龍還敢說,甚至提出“北約腦死亡”,還提出要建立“歐盟軍”,甚至主張接納俄羅斯。這些事情正在逐步實施,也都是挑戰美國的動作。而約翰遜也要面臨英國脫歐後如何帶領英國發展問題,也正在往前推進。


疫情後的歐洲變局:一個60後,一個70後,能否“脫美獨立”?


不同點

當提到兩個不同點時,會想到約翰遜蓬鬆的頭髮,一雙眯眯眼。而馬克龍始終西裝革履很帥氣。而兩個還有一個最大不同點,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一個是約翰遜有個年輕的小女友,而馬克龍則有年老的夫人。


疫情後的歐洲變局:一個60後,一個70後,能否“脫美獨立”?


當然兩人不同點則表現在政治策略上。馬克龍想帶領歐洲前行,想把歐洲建成一個“獨立”的歐洲,所謂的“獨立”,就是不受美國製約,無論安全上還是地緣政治上,歐洲有自己的決定權。特別是他提到的“歐盟軍”,就是想在安全上脫離美國。


疫情後的歐洲變局:一個60後,一個70後,能否“脫美獨立”?


北約絕大部分國家是歐洲國家,有了北約,何必再建“歐盟軍”呢?馬克龍的主張實際上就是確保歐洲的安全,現在美國帶著歐洲打壓俄羅斯。而歐洲聯合起來也不是俄羅斯的對手。況且打壓俄羅斯並不是歐洲各國共同意願,只是一些仇俄國家很活躍。

從歷史上看,俄羅斯與歐洲有矛盾也有聯合,但越是打壓俄羅斯,俄羅斯反彈就厲害,反而使俄國獲得了大量領土。因此,這就是馬克龍為何要一併提出“歐盟軍”和接納俄羅斯的想法。

法國是一個歐洲很想找到大國地位感的國家,而且在歐盟中有話語權。法國也想當歐洲的“領頭羊”。


疫情後的歐洲變局:一個60後,一個70後,能否“脫美獨立”?


反觀約翰遜,他實際上做的是“拆臺”工作,他帶領英國主要目的就是與歐洲說“再見”。英國在歐洲也是一個特別國家,或許是島國分離的客觀原因,以及歷史上英國的輝煌成就,讓英國一直把自己當成“世界一洲”。英國想在歐洲當頭,而德法兩國不願意。英國只有脫離歐盟,自己單幹了。

現在無論是英國民眾,還是世界,都在關注約翰遜的下半場工作。疫情結束後,英國或將歐盟繼續商談後續脫歐的事項,談完後英國就要實施的自己的戰略了。

有人說英國會倒向美國,兩國只是關係好的盟友。但約翰遜並不是那種聽從美國的首相,他有自己主見,特朗普也很難能駕馭得了他。

英國很鬼,在歐盟推行歐元時,英國堅持本國的英鎊,至此英國能躲過美國的打壓。未來英國與歐盟將是以對手相稱了,但英國將進一步發揮英聯邦的經濟作用,屆時一個集勞動力、資源、發達國家組成的英聯邦,就成為歐盟的一個對手。


疫情後的歐洲變局:一個60後,一個70後,能否“脫美獨立”?


結合點

說起英法兩國關係,談不上好與壞,更多是利益。但兩國在歐盟時有競爭關係,在北約是合作關係。如果從意識形態方面看,兩國也都站在西方立場看世界。

英國與法國未來依舊是競爭和並存的關係。這裡的競爭是指英國與歐盟的經濟上競爭,而共存是指英國與歐盟共存,但英國不用再歐盟貢獻自己力量,但作為北約國家,作為歐洲國家,作為西方共同意識形態國家,英法兩國必然有合作的關係。


疫情後的歐洲變局:一個60後,一個70後,能否“脫美獨立”?


不過競爭要大於合作。英國不會跟在美國後面跑,有自己的獨立主見。如果英聯邦作用發揮好,未來對歐盟將是一個極大威脅。而歐盟如果不與英聯邦成員做生意,或者會走向解體。

現在法國也看到英國脫歐後,歐盟的不團結,這樣聯盟實際上和名存實亡差不多。因此,如果法國要在歐盟當“領頭羊”,難度很大。

但英國獨立發展,法國想讓歐洲“獨立”,一個60後,一個70後,疫情後必將改變歐洲格局。


疫情後的歐洲變局:一個60後,一個70後,能否“脫美獨立”?


更多關於約翰遜的資料,請用頭條APP搜索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