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十六州,對宋朝來說意味著什麼?為何令數代皇帝對其念念不忘

所謂燕雲十六州其實就是今天的河北、山西一帶,東西橫跨600千米,南北綿延200千米,北邊是燕山和太行山山脈,南邊是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

五代十國時期,石敬瑭叛變後唐,並且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藉此來得到契丹人的支持。

北宋自建國以來一心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宋太祖趙匡胤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特地建立了專項基金會——封樁庫,把歷次戰爭中的戰利品和國家財政的結餘都存進其中,為的就是有一天能夠用這筆錢把燕雲十六州買回來,要是實在買不回來,還可以當做征討契丹收復失地的軍費。

燕雲十六州,對宋朝來說意味著什麼?為何令數代皇帝對其念念不忘

宋太宗趙光義更是直接興兵北伐,一定要把燕雲十六州從契丹人手裡奪回來,可是兩次北伐都無功而返,太宗趙光義還在戰爭中受了傷。燕雲十六州究竟有什麼魅力讓大宋這麼想要得到呢?

天然的軍事屏障

在古代的中國,中原王朝所面臨的大部分威脅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在武器裝備還很原始的古代,大山河流是天然的屏障。中原王朝在燕雲十六州修建關隘阻擋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入侵,秦長城和明長城都是修建在這裡的。明成祖朱棣更是將都城遷到了燕雲十六州的正中心北京,意思就是要讓天子親自鎮守這裡,可見燕雲十六州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

燕雲十六州,對宋朝來說意味著什麼?為何令數代皇帝對其念念不忘

古代戰馬的主要產地

燕雲十六州處於農業地區和畜牧業地區的交匯處,草場眾多,非常適合養馬。秦朝就曾經在燕雲十六州開闢了專門養馬的馬邑,為北伐匈奴做準備。而恰恰戰馬缺乏的問題始終是北宋政府面臨的一項非常棘手的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延續到北宋滅亡。

燕雲十六州,對宋朝來說意味著什麼?為何令數代皇帝對其念念不忘

地處要塞,進可攻退可守

在北方的政權擁有了燕雲十六州,軍隊就可以向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發起肆無忌憚的進攻,不必再一一攻克燕雲十六州的關隘。遼國曾經多次南下入侵中原都沒能成功,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之後,遼國很輕鬆的就把中原王朝後晉給滅掉了。遼國還把自己的都城定在了燕雲十六州,大遼上下對這片土地非常看重。

燕雲十六州,對宋朝來說意味著什麼?為何令數代皇帝對其念念不忘

燕雲十六州土壤肥沃人口眾多

燕雲十六州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非常適合耕種,能夠為佔據此地的政權提供軍隊和稅收,安祿山當年就是憑藉著安於十六州的這些特點發展了自己的勢力,才會有能力悍然發動安史之亂,自古以來,中國的統一戰爭大多數都是由北向南統一的,佔據了燕雲十六州就有了南下統一中國的基礎。

燕雲十六州,對宋朝來說意味著什麼?為何令數代皇帝對其念念不忘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北宋才一心想要奪回燕雲十六州。

宋朝想消除遼國對於自己的壓力,遼國想繼續對宋朝施壓謀求利益;雙方各有所圖,都不想放棄燕雲十六州。

我們現在談到宋朝,總會想起那句積貧積弱。其實,使得宋朝在軍事方面如此弱勢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喪失了燕雲十六州,將自己的國土腹地赤裸裸的暴露給了北方遼、金的面前,大大增加了宋朝防守的難度,軍事也就一直處於劣勢。燕雲十六州真不愧是一個兵家必爭之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