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舉制度掠影,從太宗"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說起

唐太宗在端門看到考試舉子絡繹而出時,曾興奮地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其喜悅和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唐代科舉制度掠影,從太宗

從太宗的話中,可以看出唐代科舉制度對選賢任能,儲備人才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作為一種選士制度,文人在科舉這條路上的跋涉極為漫長,科舉制度的形成過程也幾經波折,是各種勢力相互拉鋸、此消彼長最終達到平衡的結果。

本文將從科舉制度的由來、考試科目、利與弊等方面,對唐代科舉制度進行簡要的回顧。

01科舉制度的由來

科舉的本質就是選拔人才,選拔士人。這種機制在上古時候就已經有了,但是直到魏晉時期,普通寒門士子都很少有上升空間。下面,我對魏晉前幾個典型的朝代人才選拔做一個簡單的梳理。

①春秋時期:官位被世族壟斷,不存在真正的選士制度。普通寒士和世族子弟相比,機會非常少。

②西漢初期:

實行"任子""貲選",只有兩千石以上的大戶子弟才有資格為郎。想做官的話,得出錢,高級官吏的任命基本上都是這個渠道。

漢武帝時期:"察舉制"、"闢昭制"正式成立,由諸侯、公卿等舉薦賢人,通過問策,授予官職。

可以想見,隨著豪強大族勢力的發展,察舉、辟召制度都漸漸被大族壟斷。


唐代科舉制度掠影,從太宗

魏晉時期:實行了"九品中正制",門第高低直接決定了其子弟的官位。於是就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情形。出身下品的士子只能扼腕嘆息。難怪左思在在他的《詠史》詩中寫道: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鮑照在他的《瓜步山揭文》中感嘆:

"故才之多少,不如勢之多少遠矣!"

這裡的"勢",是"勢力"的勢。


唐代科舉制度掠影,從太宗

南北朝:世族逐漸衰落,庶族興起。庶族參與朝政、改變自己命運的慾望越來越強烈,推動了以考試來選拔才俊的形式——科舉制度的形成。

隋代:科舉制度正式形成。

唐代:唐沿隋制,科舉制度在唐代得以蓬勃發展。

02科舉考試科目

唐代的科舉考試,科目非常繁多。比如《新唐書.選舉志》裡就列舉了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等等,統計起來大概有幾十種,非常繁雜。但概括起來看無非是三大類:明經、進士、制舉。

①明經:簡單地說,明經主要考對儒家經典的記誦能力。題型有貼文(填空)、背誦等,也就是誰記性好誰佔優勢。

②進士:進士考試科目隨著年代的變遷不斷變化,總的來說,需考時務策、貼經、詩賦。時務策需著眼現實問題,但有時也會從儒家經典或"三史"中命題,因涉及的書籍眾多,難度較大。

貼經中的"經"是指《易》、《尚書》、《春秋公羊傳》等經典。

初唐時期,詩賦作為建議考試內容,稱為"雜文兩道",既一詩一賦。到盛唐時期,進士考試需做詩賦已成定局,"貼經"也變成了貼"大經",轉向《論語》等字數較多的經典。

初唐時明經只考儒家經典,進士只考時務策,隨著時間的推移,二者有互相滲透的趨勢,明經加考時務策,進士也開始貼經。也就是說,唐王朝在選拔人才時,也越來越注重人才知識體系的多元化。

到後期,進士與明經最大的區別,在於考詩賦。既要求考生能詩能賦,對其才情和創作能力給予很大程度的認可。

制舉:與明經相比,制舉是另一種考試門類。他是無官者迅速踏上高位的一塊跳板,內容靈活,時間不固定,主要取決於政策的需要和上位者的個人興趣,考試科目繁多。由於制舉由皇上親自主持,且中制舉的士子可以直接授官,比進士更為快捷,因此制舉考試受到很多士子的青睞。

唐代科舉制度掠影,從太宗

03科舉制度利與弊

①唐代科舉制度的積極作用

唐代科舉制度是在魏晉"九品中正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官吏選撥制度。它打破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門第觀念,採取公平競爭和擇優錄取的公開考試方式,為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相對於之前的選官制度,無疑是一大進步,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政治來看,科舉制度實施以後, 收到了集權中央、鞏固封建統治的效果。

第一, 它取代了漢魏以來的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 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更有效地由地方士族和長官手裡集中到中央, 這就加強了中央集權的統一。

第二, 它以考試為統一標準, 讓全國想做官者全力以赴地適應這些標準, 這就加強了思想的統一; 同時,公開、平等的仕進之路, 向各地方的庶族地主、平民打開了門路,刺激與網羅了大批中下層知識分子, 使他們有了參與政權的機會, 從而調和了階級矛盾, 有利於政權的穩定。

第三, 科舉制度具有一定的客觀標準,看起來公開、公平, 任何人只要讀好書, 就有資格應考做官, 不僅美飾了封建制度的階級本質, 還可吸引全社會的知識分子, 使他們埋頭讀書, 養成極其馴服的性格。這也是科舉考試製度之所以能在封建社會里維持一千三百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唐代科舉制度掠影,從太宗

▲從文化教育上來看, 科舉制度實施以後, 促進了唐代文學的發展與繁榮。

前文說過,唐代的進士科,需要能詩能賦,對唐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進士科最初僅試"時務策"五條, 唐高宗時, 又加試帖經和雜文, 成為三場考試製。在這三場考試中, 最重要的是雜文。雜文泛指詩、賦、箴、銘、頌、表、論、議, 且以詩賦為主。總之, 唐代的科舉考試以及"行卷"之風推動了唐代文學的發展與繁榮。

唐代科舉制度掠影,從太宗

▲ 從社會風氣來看,唐代的科舉制度激勵了一大批青年,營造了一種奮發向上的良好氛圍。

唐代自由其開放、大度的胸襟,唐代的年輕人也一樣, 大都胸懷大志, 才情四溢, 富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在入仕前, 他們透過科舉考試, 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之光, 所以,知識分子刻苦攻讀,奮發向上,營造了一種強勁的好學之風。 被史家們所稱譽的"盛唐氣象", 就是因這股風而形成。

②唐代科舉制度的消極作用

隨著科舉制度的發展, 科舉制度也會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科舉制度使思想僵化, 脫離實際, 阻礙了學術發展和社會進步。

科舉考試內容都以《四書》、《五經》為主, 假若不通經典, 不可能被錄取。另一方面, 知識分子為了爭取及第, 只讀死書, 不講創造, 嚴重阻礙學術發展和社會進步。

著名史學家吳晗指出:

"科舉制度, 束縛了人們的聰明才智, 阻礙了科學的進步, 壓制了思想, 使人們脫離實際, 脫離生產, 專讀死書, 專寫空話"。

由於統治者改變考試內容使科舉成為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 使一些知識分子, 無法在學術上思想上進行創新, 從而導致了思想上的落後, 使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停滯不前。

唐代科舉制度掠影,從太宗

▲ 科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教育的發展

考試是指揮棒,科舉考什麼, 學校和社會也跟著注重什麼。

科舉考試的內容侷限於儒家幾部經典、詩賦, 考試方法又注重死記硬背, 在這種風氣的影響下, 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也就重文辭少實學、重記誦不求義理, 充滿了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的惡習。這既不利於選拔和培育有實際能力的人才, 又養成了空疏的學風。

科舉考試製度把讀書、應考和做官三件事緊密聯繫起來, 科舉成了士子進入官場的階梯。因此讀書進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十載寒窗, 一舉成名, 富貴融化, 錦衣玉食", 為了"朝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這種讀書目的與人生哲學, 支配了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 影響了一般讀書人的思想。

唐代科舉制度掠影,從太宗

04寫在後面

科舉制度歷經近千年的孵化和演變,終於在唐代得到了完善和較為系統地發展。

它通過開放考試, 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改變了前期豪門世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同時,通過考試為官,使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 形成了一批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另一方面,科舉制度促進了文學,特別是唐詩的繁榮;將讀書、考試、做官三者聯繫, 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 養成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營造出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

雖然科舉制度也有一定的弊端,但瑕不掩瑜,其積極意義大於消極影響。可以說,科舉制度為唐代的興盛和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