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2周多了還不會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麼?

家有2只熊孩子


寶寶2周多了還不會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麼?         

在孩子語言的發展上,三歲左右是孩子詞彙量的爆發期,這是經過之前經驗的累積所形成的的一個語言形成階段。

在孩子2歲左右,如果還不會說話,不要太著急,有一句話叫:貴人語遲。或許這是給媽媽們的一些心理安慰,但是我親身經歷過這樣的孩子:一個三歲的小男孩只會喊“爸爸”“媽媽”簡單的疊詞,這些詞彙可能對於1歲左右的孩子都說的很溜了,但是有些孩子,尤其是小男生的語言表達發展是有些晚的。家長很著急的找到我,尋找一些讓孩子多說話辦法。經過與家長的交談了解發現,孩子是有姥姥或是奶奶照顧,太過於細緻,以致於孩子想幹什麼,不用孩子說,只需要孩子一個動作或是眼神就能明白什麼意思,就去趕緊幫著孩子說,幫著孩子去做,這樣慢慢的,孩子就懶得表達,不去表達。

此時,我就建議家長不要和孩子“搶話說”,等待孩子一分鐘,讓他充分思考之後,慢慢的銜接所要表達的詞彙,等他說完後再做出回應;其他時間多多與孩子溝通,讀繪本、讀報紙、看到街邊廣告等情況時,都要和孩子說一說,講一講,反覆的學習,不斷刺激孩子的語言表達。再者就是多接觸其他同齡的小夥伴,提供一個交往的環境,幫助孩子建立與其他小夥伴互相學習的機會。

這樣孩子在與家長的學習中,與同伴的學習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現在這個小男孩已經上中班了,他每次看到我,都會甜甜的喊我一聲“老師”,聽他的班級老師說:孩子現在很有禮貌,而且善於交際,語言表達能力也特別強。看到孩子的變化,看到孩子的成長,真的是很欣慰。所以,給孩子一個成長的時間,讓他慢慢的成長,你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孩子成長的路上,我們一起加油💪


五一麻麻講故事


一些聰明的寶貝,在9個月大時,就可以模仿成人說話了,但是一些嬰兒的語言發展相對落後,在1歲以後發音還是不清楚,這並不能代表寶寶發育有問題,每個孩子的發展是不一樣的,正常情況下都需要家長及時指導。

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有很多的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可以通過家長的教育來學習很多知識,但畢竟寶寶的腦容量是有限的,例如,今天媽媽教寶寶唐詩,奶奶明天教嬰兒童謠,就會導致寶寶一時間接受不了,什麼也學不會。

給開口說話晚的寶寶的建議:

1、雖然語言發展遲緩造成的疾病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一定要去正規的大型醫院進行排除,不要依靠一些網上資料來自行查閱。

2、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最好是和年齡相對大一些的小朋友在一起,這樣寶寶的模仿力也會瞬間爆發。

3、必要時藉助第三方力量: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認知和語言培訓課程,這樣寶寶就可以接受專業的指導。比如認知老師會教寶寶掰手指數數,引導寶寶開口說故事等等。寶寶和家人在一起與和老師在一起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很多小朋友們都會聽老師的話,而在家裡卻肆無忌憚,家長可以利用好這份神奇的力量。

4、不要給寶寶吃太精細的食物:對於骨骼和牙齒都未發育完全的寶寶而言,食物應當與成人的飲食有所差別,太精細的食物反而不利於寶寶的發育,也不利於寶寶開口講話。

5、尊重孩子的性格和需要:孩子和孩子是很不同的,可以對比,但不要強求相同。家長不要覺得別人家孩子開口說話早,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其實健康快樂,比什麼都重要。



小小肉爸爸育兒經


大部分說話晚的孩子都是非生理因素,不過還是不要大意,先排除生理疾病。一般說話晚的孩子是因為他們不需要說話就能自由的溝通。比如手一指,爸爸媽媽就把他需要的東西拿給他了,類似於這樣語言並不會對他平時帶來很大的影響。爸爸媽媽平時帶寶寶時多和寶寶說話互動,給他講故事讀繪本,引導他用語言表達來代替肢體動作。比如寶寶需要水杯時,給他製造一點小障礙,故意問旁邊的其他東西,去引導他說出來,慢慢的就會說話啦!


與仔仔共成長


鍛鍊寶寶開口說話是語言訓練最好的辦法,首先父母要營造一個與寶寶良好交流的環境,運用好任何機會與寶寶溝通,輕柔帶有情感的與寶寶交流,即使寶寶不聽,也要不厭其煩地在寶寶面前堅持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