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該做什麼好?

陳老先生


疫情期間我們應該做點什麼?

近期在與疫情的抗戰中,我們抗疫前線的戰士在緊張地工作著,她們爭分奪秒搶救感染病人的生命。全國各地的抗疫工作普遍展開,各地紛紛在村頭設置安檢崗位,阻止外來流動人員入內,防止交叉感染,把疫情控制在很小的範圍,共同阻止疫情的蔓延。全國人民凝心聚力,共同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

各地在控制疫情時也想出了各種招法。鄉村大喇叭也派上了用場,大喇叭播放著各地佈置防疫工作注意的事項。濃濃的地方鄉音,撲面而來,別有風味。農村的宣傳條幅有的更是雷人,諸如:走親訪友坑害親友;帶病回鄉不孝爹孃;疫期串門六親不認;今年串門明年上墳;口罩和呼吸機你老看著二選一……這些雷人的標語卻道出了實在的道理,在民間防疫宣傳工作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疫情的抗戰中湧現出很多感人的故事。抗疫戰士的故事感染著我們,影響著我們,更加堅定了大家的信心。如:一個領導幹部下鄉檢查防疫工作,他來到村頭,遇見兩位老人在崗值班。領導問起他們村莊目前的防疫情況,這位老者講全村努力進行嚴防死守不讓外來人員進入,村莊目前沒有疫情,看你我們也不熟悉,如果沒其他的事,你們趕緊離開吧。多麼嚴格的值班制度,他們把住了一個個關口,為抗擊疫情付出了努力。一名醫生在醫院堅守抗疫陣地,她的兒子得知母親所在的醫院缺少防護口罩,他就到處購買,及時把500個口罩送到母親的醫院,抗擊疫情作為母親的堅強後盾。一個小寶貝由於感染病毒與家人隔離,是護士像媽媽一樣地呵護,陪伴孩子吊水,孩童的病情一天天地好轉。醫生與病人之間她們彼此鼓勵,隔著玻璃窗她們共同豎起大拇指,加油鼓勁,為戰勝疫情增強信心。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鼓勵者抗疫前線戰士的勇氣,激勵著全中國人民,同心協力,彼此牽手,一起打勝這次殲滅戰役。

在全國各地大眾的齊心協力下,我們在抗疫的鬥爭中已取得一個個階段性的勝利。但是在同疫情的鬥爭中也有不和諧的成分,全國發生了很多事情。如:有的人麻痺大意,身為衛健委的領導,疫情不聞不問,面對巡視工作人員的提問,一問三不知,放鬆了自己,造成工作失職,後悔莫及。上級明明通知不讓外來人員進入小區,可是一對母子硬把車輛開進小區,值班人員再三解釋,他們不戴口罩,狂妄地用嘴向工作人員哈氣,最後被報警拘留,幹了件齷齪之事。村頭的檢查崗嚴格把關,是把守村民生命安全的一道防線,但就有不守規矩的人,不安檢就想開車衝過防線,氣的執勤人員橫躺馬路,嚴守防線。一輛公交車上大家都自覺帶上口罩,就有一個老太太死活不肯,服務人員再三解釋,當前疫情嚴重,為自己健康安全,請佩戴口罩出行,她就是不聽,遞給她免費口罩,她不願接受,好似她的身體是銅牆鐵壁,萬菌不入。抗擊疫情不讓集聚,偏偏有人聚在一起進行賭博,最後讓公安出警沒收賭博工具,罰款拘留才肯停息。高速出口為防止疫情擴散,公告已發佈關閉出口,可偏有不守規矩的開車想過,交警再三解釋,不肯罷休。一件件不和諧的畫面本不應該發生,是各自的私利、逞能、自我,佔了上風,無大局意識,更無奉獻犧牲,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拋之腦後還連累別人。與辛苦奮戰在前線的醫療人員相比,他們是何等的渺小,把他們上新聞的報道回放一下,叫他們再看一次,不知他們內心是什麼滋味?我想他們會後悔當初的行為。

抗疫目前進入緊張的關鍵時刻,在疫情的時期裡,我們作為一箇中國公民,華夏兒女,應該做點什麼才配得上這個稱謂,我們的行為才能更利國、利他(她)、利己,我們在抗疫的路上還有一段距離,一定要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永不掉隊,共同抗擊疫情,做好自己家庭衛生的同時奉獻社會,拋去個人的私利,服務於大局,相互鼓勵,為打贏這次疫情殲滅戰而不懈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