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后,学校发来邮件:“记住,你不孤单,我们都是哈士奇”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那些仍在海外的嘉定人,如今还好吗?今天,在加拿大多伦多读研究生的丫丫,为大家讲述她的留守见闻。


我是一个在加拿大多伦多读书的研究生,去年12月底假期结束回到多伦多,那时候,在国外和国内的媒体上,就零星看到一些关于新冠病毒的消息。没想到3个月后,这个病毒变成了全世界的pandemic(流行病),也改变了留学生们的生活节奏。


停课后,学校发来邮件:“记住,你不孤单,我们都是哈士奇” | 留守海外的嘉定人


加拿大春节不放假,按照计划,我的家人会来到多伦多过年,在他们14小时的航程中,武汉突然宣布封城,国内开始严阵以待。我的医生朋友们开始陆续驰援武汉,普通居民备足粮草足不出户,全力以赴应对疫情。那时的加拿大一片平静,直到1月27日也就是中国的大年初三,多伦多发现第一个病例:华裔,有武汉旅行历史。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带着家人在尼亚加拉大瀑布旅游,一同乘坐电梯的加拿大人跟我分享了这个新闻。当天晚上,虽然一家人在景观无敌的瀑布餐厅吃着自助餐,但心情都有些复杂——感觉全球的警报拉响了。


停课后,学校发来邮件:“记住,你不孤单,我们都是哈士奇” | 留守海外的嘉定人


回到学校上课的时候,我心里多少有些顾虑,虽然我在疫情开始前就来到加拿大,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我家人来我这里过年,我也是班里唯一的中国人,他们会不会把中国人都看成病毒?会不会和我刻意地保持距离?但是事实证明,我多虑了,同学们都非常友好,这种友好不是表面的,因为每天见面时,他们依旧跟我拥抱甚至行贴面礼。


那时候是国内形势最严峻的时刻,多伦多华人也都行动起来组织捐款捐物资,市中心最繁华的商场电子屏上打出了“中国加油”。


停课后,学校发来邮件:“记住,你不孤单,我们都是哈士奇” | 留守海外的嘉定人


转眼父母已经在我这里住了两周,到了回程的时候,我那时候心里非常纠结,不想让他们回去,毕竟年纪大了,行程中有一定的风险,为什么不在当时还算平静的多伦多呆着呢。但他们非常坚决地想回国:不管什么时候,在自己家里还是更有安全感。可是突然,他们加拿大航空的回程机票被取消了,加拿大停航中国航线。我只能十分周折地给他们换了东方航空的机票。还好,回国一切顺利,虽说没有硬性规定,父母还是在家自主隔离了14天。


疫情面前,全世界都是同呼吸共命运。加拿大的情况急转直下,距离确诊第一个病例后的一个月,加拿大的病例变成了20例,其中大部分都在我所在的多伦多。加拿大的情况非常特殊,这是一个移民国家,非常多元化,移民比例占到四分之一,而且大部分移民都集中在多伦多这样的大城市,这也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时候疫情已经在伊朗等国家流行,人员的频繁往来给加拿大带来了输入病例。心大的加拿大人并没有任何的紧张气氛,没人戴口罩,见面依旧拥抱,教室依旧暖气开得很足,大家穿短袖密不透风地挤在一起上课。


这一阶段我也经历了心理上的脆弱期。在期中考试后的休息周,我坐了7小时飞机,转机一次去北极圈看了极光。回程时我正好和几个伊朗输入病例一个时间段在机场乘机。旅途劳顿,北极圈的极寒,让我有些虚弱,总感觉自己生病了,心理上负担很大。其实这样的自我怀疑经常有,怀疑着怀疑着也就习惯了。后来我一旦自我怀疑就跟着ipad跳一段大运动量的健身操,轻松跳完以后,我就告诉自己,你看,你的肺好得很。


停课后,学校发来邮件:“记住,你不孤单,我们都是哈士奇” | 留守海外的嘉定人


局势发展得非常快,在我从北极圈回来两周后,学校停课,再过一周,我所在的安大略省进入紧急状态,紧接着加拿大封国,停止一切非必要的商业活动,大部分人在家办公,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妻子被确诊,他本人也被隔离。我也开始了足不出门、娱乐活动只有看电视和偶尔去超市的生活状态。在一切都shut down(停工)的环境下,我看到了加拿大温情的一面:总理在被隔离的情况下,每天在自己的院子里做一场直播,第一时间解答关于疫情的各种问题;已经退休的医生放弃休息返工抗疫;一线必须上班的工作人员由政府来解决孩子的照看问题;超市每天提早开放一小时老年人专场,为高风险人群提供便利。


停课后,学校发来邮件:“记住,你不孤单,我们都是哈士奇” | 留守海外的嘉定人


学校也非常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可以随时和学校的热线联系,进行疏导。因为文化的不同,我还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为了鼓励学生,学校的邮件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记住,你不孤单,我们都是哈士奇——他们是强大的领导者,他们紧密相连,共同面对困难…… ”看到这儿,我忍不住笑了,在加拿大,哈士奇是北极圈居民赖以生存的工作犬,精力充沛,抗寒能力强,连大名鼎鼎的NBA多伦多猛龙队以前都叫哈士奇队。


停课后,学校发来邮件:“记住,你不孤单,我们都是哈士奇” | 留守海外的嘉定人

然而因为文化、国情不同,我也有隐忧。外国同学们视“自由”为生命,停课后的第一天,居然有同学联系我,既然都不上课了,我们要不要开个party庆祝一下。外面戴口罩的人不多,如果有超市在公然售卖口罩特别是N95的话会被舆论谴责,因为这个时期医疗物资不应该在社会上流通,应该都留给一线医务工作者。普通百姓应该通过勤洗手和保持两米的社交距离来预防。


停课后,学校发来邮件:“记住,你不孤单,我们都是哈士奇” | 留守海外的嘉定人


这样讲起来,对于加拿大这样不生产口罩的国家来说也没错,把物资留给最重要的人。但是,当一款新游戏发行的时候,在家实在无聊的人们居然上街排队购买,社区游乐场、海滩等地方也还是有很多人在休闲放松。


停课后,学校发来邮件:“记住,你不孤单,我们都是哈士奇” | 留守海外的嘉定人


我身边的中国朋友明显防护意识强很多,大家基本上都是足不出户,在家看书、做饭、互相鼓劲。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留学生们的联系更加紧密,有车的同学会主动问我需不需要帮我到超市囤货,也有同学跟我分享酒精口罩等物资。昨天晚上,还接到了大使馆的消息,会给同学们发放一个抗疫健康包。


超市里供应充足,曾经有段时间出现过卷筒纸短缺的现象,但很快就恢复供应,结账时商家专门划了两米线让人保持社交距离。


停课后,学校发来邮件:“记住,你不孤单,我们都是哈士奇” | 留守海外的嘉定人


这段时间,网络上关于留学生该不该回国的问题引起热议,我身边倒是很少有人准备回国,基本上都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来对抗疫情。目前加拿大的防控压力较大,这段时间正好是海外的加拿大人集中回加的时候,加拿大的输入病例占到了总病例的百分之六十。近半个月尽量做到足不出户,做好自身防护很重要。


就地抗疫,心理上的压力比生理上更大。控制上网的时间很重要,网上信息真伪难辨,容易散布紧张情绪。不要太在意外国人戴不戴口罩问题,文化不同,自己戴好就好。也不要太担心歧视问题,态度挑衅的外国人有,但一定是极少数,起码我从来没碰到过这个问题。还有就是调节情绪,如有需要,拿起电话,打给任何一个朋友、老师、亲人,大家都会给你心理安慰。加拿大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检测治疗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有困难就和大使馆联系,特殊时间就算经济困难房东也不能把你赶出门外。剩下的就是耐心地熬过这个时间段,武汉人民可以,中国可以,留学生们也一定可以。

停课后,学校发来邮件:“记住,你不孤单,我们都是哈士奇” | 留守海外的嘉定人


(撰稿:丫丫,通讯员:于俊丽,编辑:王丽慧、卢泽斌)

停课后,学校发来邮件:“记住,你不孤单,我们都是哈士奇” | 留守海外的嘉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