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過後,你認為互聯網會以怎樣的形式迅猛發展?

楚華在淘車


疫情情況下,互聯網企業挑戰與機遇並存


受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行業、企業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並造成損失,包括互聯網行業,目前互聯網行業發展雖處於半停滯狀態,然而一旦恢復正常運轉,停滯的項目勢必需要快速上線,耽誤的工期勢必要加快推進,整個互聯網行業將會迎來新的爆發期。


正所謂“危中有機”,就像SARS疫情後,我國電商產業趁勢崛起一樣,此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我國互聯網新興產業高速融合發展的新機遇。


2003年SARS疫情後,中國電商產業崛起


歷史借鑑:2003年SARS疫情促使我國電商崛起,非典疫情期間,城市封鎖,商鋪關門閉戶,實體經濟遭遇重創。同時,疫情對消費行為產生了重大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或被迫或主動轉向網上購物,繼而成就了當時正處於萌芽中的電子商務產業。



可以說,我國電子商務在SARS疫情期間迎來了互聯網泡沫危機之後的第一個春天,雖然非典導致數千人致病,但它確立了互聯網的地位,以一種奇特的方式讓中國互聯網行業受益,成為了互聯網在中國真正成為大眾傳播媒體的轉折點。


疫情過後,互聯網產業會迎來第二春


然而,同樣2020年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導致諸多行業遭受不同程度打擊,傳統行業在身處煉獄之際,互聯網行業卻逆風昂揚,扛起了維持百姓生活、傳遞抗疫信息的大旗,同時也給某些行業發展、轉型提供了契機,藉助互聯網技術發展優勢,呈現出“線上替代線下”趨勢。



大數據與疫情信息傳遞


疫情發展的情況牽動著十幾億中國人的心,快速真實的資訊是民眾最迫切的需求,於是在除夕前後,百度、搜狗、騰訊等等搜索網站和社交平臺紛紛上線抗炎專題、疫情實時動態、預防指南、謠言鑑別等等。


我們每天獲取的信息背後都是互聯網企業運用大數據技術使信息高速運轉,不僅將準確的疫情信息第一時間傳播,還將自我保護知識和環保教育等積極觀念傳遞給群眾,抗疫的同時也打造了一個大型科普教育現場。



疫情情況下,互聯網醫療優勢凸顯


作為與疫情本身聯繫最密切的醫療健康行業,直接承擔著各方救治和防控的重大服務提供功能,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也與各行各業或同頻共振,或相互衍生,或相互滲透。


疫情爆發後,一線的醫護人員戰士用自己的生命與病毒賽跑,而互聯網醫療則在後方,為更多有就醫需求的疫情以外的患者提供就醫幫助,大大緩解了醫院看診壓力,緩解民眾就醫的恐慌,減少交叉傳染,也讓更多人體驗了互聯網醫療,遠程醫療會進一步普及將有利於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


在線辦公,抗疫工作兩不誤


在家辦公不再是特權,而成為控制疫情、保持發展、保障安全的必要措施。疫情致多地政府延長企業復工時間,多數企業選擇了居家在線辦公,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多家辦公軟件參與市場競爭,這對於所有在線辦公平臺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驗。目前,在線辦公需求激增,對推進企業向數字化轉型、促進在線辦公發展都是一個難得機遇。


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發展


一方面,受延期開學的影響,“停課不停學”,學校教育在授課方式上應教育部要求,進行在線教學探索;另一方面,網絡課程平臺在此期間,採用免費課程的方式,吸引大量註冊用戶,未來有可能會出現在線教育對線下培訓的替代。



在此趨勢下,我國5G、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新興技術的融合應用必將提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企業發展,亦然。


騎自行車,一小時能走15公里;開車能走100公里;乘坐高鐵則能走300公里;互聯網誕生之前,傳統行業的發展就猶如騎自行車,當互聯網普及後,整個行業的發展就如高鐵一般迅猛前進,而企業的發展,亦如是。


在互聯網持續迅猛發展的情況下,作為互聯網誕生的企業必須快速把握好企業信息化發展趨勢,企業信息化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提高各種流程效率,從以往的跑腿變成拿出手機輕鬆點擊;另一方面是統計各種經營數據,以幫助企業根據這些數據及時作出經營性的決策。


換句話說,信息化之於企業,就像是乘坐了一列高速飛奔的列車,而從當前中國國情及國家工信部的政策來看,大力推行企業信息化已開啟。



隨著互聯網去中化的發展形態,企業發展的數據價值將至關重要,也就是說,未來判斷一個企業能不能發展、有沒有前景,並不是看企業的規模,而是看企業有沒有活力,有沒有對市場的預判能力,對危機的即控能力,對企業整體經營全面的統計分析能力,而這些能力就從數據上體現。


因此,未來企業的數據統計和分析能力將對企業來越來越發揮重要作用,也將為企業帶來重要而不可估量的價值。


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特殊時期是暫時的,壓抑的市場一定會迎來井噴式的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穩步增長,各種大型企業,創業公司,小團隊紛紛加入互聯網賽道。人們在家足不出戶,會帶來5G+光纖寬帶發展;企業需要辦公,會帶來AR虛擬可視辦公室,雲協作辦公等軟件系統發展;電商、視頻、遊戲、直播類反而利好,互聯網行業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改變著以前的傳統行業,特殊時期的到來又將會為它助推一把,可見規模會擴大,這次的公共衛生事件還會可能催生不少新的的互聯網生態變化。


馬雲如果沒有看準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就不會有阿里巴巴;人人都說馬雲能幹,其實最關鍵的是馬雲率先看到了互聯網的商機。


所以,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要多提升認知,看懂大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