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我們一直堅持以和諧友好的態度,在與他國進行和諧交往

在元朝時期,中原地區歷史上的出現了第一次由少數民族統治中原地區。當時的政局非常不穩定,由於蒙古人進行分等級制度,讓中原人民排居第三、第四位,還一度限制中原人民的日常活動。一系列的不平等對待讓中原人們陷入了困境之中。

這時的朱元璋本著匡復民族大義和團結同胞,接納有意誠服的蒙古同胞。發佈了“奉天討胡北伐”的檄文。

從古至今,我們一直堅持以和諧友好的態度,在與他國進行和諧交往


檄文在中國曆上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檄文在中國歷史上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以“天子”之名細數敵對勢力的諸多不是,以名正自身勢力乃是正義之士。結團民心民意,並穩固軍心力量的一種文學書文。

從古至今,我們一直堅持以和諧友好的態度,在與他國進行和諧交往


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摘自《朱元璋奉天討胡北伐檄文》

我們中原人民認為自古以來都是中原地區的人民自主自發的統治和掌控整個中原地區,而那些外族侵略者一直都是在邊境的地區生活。而中原地區的人民一直過著自給自足的富足生活,這樣的生活讓很多邊境小國為之羨慕不已。這些羨慕中原地區人民生活的外邦人員一直歧途侵犯中原地區,來獲得自身夢寐以求的生活環境。我們中原地區在三、四千年間一直都自我自主自理著的自己的土地,但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外邦的民族來統治我們自己的國家。宋國滅亡之後,卻發現了邊境的民族取代了我們自己國家,統治了整個中原。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也是不被我們中原地區人們所能夠認可的事情。只有中原地區四海之內的有志之士應該積極的響應和團結起來,齊心協力趕走侵略者,才能恢復自己的國土,也恢復自主的生產力。

從古至今,我們一直堅持以和諧友好的態度,在與他國進行和諧交往


彼時君明臣良,足以綱維天下,然達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嘆。————摘自《朱元璋奉天討胡北伐檄文》

華夏一直以禮儀之邦自稱,我們也一直奉行文明禮儀制度來治理國家,並管理自身修養。但現如今的元朝統治者卻連最起碼的倫理思想觀念都顧及不到位,根本無法為自己的人民做到一個楷模的典範作用。元朝朝局的諸多因素和制度管理下讓中原人民很不能容忍。

從古至今,我們一直堅持以和諧友好的態度,在與他國進行和諧交往


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禮儀者御世之大防,其所為如彼,豈可為訓於天下後世哉!————摘自《朱元璋奉天討胡北伐檄文》

中原地區的居君主一直以來秉持著長幼制度,尊老愛幼,兄弟姐妹之間應該相親相愛的禮儀和態度。

我們認為只有建立在和諧的關係之中,才能促進社會更有好的發展。元朝的統治者卻沒有我們這般的規劃和制度,元朝的統治者所認知的事物非常的雜亂,在統治中原的時候,元朝的統治者一直用自己的思維和概念去管理整個國家,導致整個國家的秩序出現了混亂。君王思維制度很是一般,沒有規劃自身的道德思想。而是主動提倡原本生活的思想理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問題,讓不適應的中原人民表示不滿。中原人民在不適應蒙古人傳統觀念的同時再加上受到不平等待遇,引起了社會上中原地區人民的憤憤不平。作為一個君王對待自己的百姓應該像自己的孩子一般,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讓他們的生活陷入困苦之中。

從古至今,我們一直堅持以和諧友好的態度,在與他國進行和諧交往

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摘自《朱元璋奉天討胡北伐檄文》

元朝統治中原不到一百年就衰落了,而我們中原人卻自我統治了幾千年,也沒有太多太大的問題。我們一直本著禮儀之邦的態度對待他人,來維護國家的安定和秩序。就算是外族人員我們也做到相互包容,願意接受我們的禮儀制度,我們也很歡迎你們,作為我們的子民,但是仍然要侵略我們的話,我們也決不能容忍自己的民族被欺壓。

從古至今,我們一直堅持以和諧友好的態度,在與他國進行和諧交往


結語:

我們中原地區的人民是非常的講理,無論是君王還是平民百姓,都會按照一定的禮儀去辦事,去規劃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自私的只為自己而活,就算對待外邦人員,我們也一直保持著公正公平的態度,去用自己身為禮儀之邦的態度,合理的去對待外來人員和接待外來人員。從古至今,我們一直堅持著這樣和諧友好的態度,在與他國進行和諧交往。

原文盜版者必究其責。

在下:“寫紅塵作夢語”,

感謝各位看官的賞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