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大有福》:這部小成本電影,不愧為國產佳作

文 / 龍貓

說起《耳朵大有福》,我們最先想到的,一定就是那些兒時時常掛在我們耳邊的俗語——

耳朵大有福,在北方農村經常會聽到。

龍貓小時候也被誇過耳朵大,耳垂長,大人們喜歡捏著大大的耳垂,刻意輕輕的拉扯,希望孩子的耳垂能再大一點,這種“耳大”代表著富貴相,能生大財,未來也能財運亨通。

大耳垂延伸出來的不只是富貴,還有福相——一個白白胖胖的孩子,掛著兩個大耳垂,圓圓的臉蛋能承載更多的財富和福氣,所以我們有時誇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用的最多的詞語就是:有福氣

《耳朵大有福》:這部小成本電影,不愧為國產佳作

“福氣”可以說是我們中國人千百年來,最相信的東西之一。

這與我們過去窘迫的生活相關,也和我們的信仰相關。瞧瞧彌勒佛,寬大的耳垂,憨態的笑臉,這就是福態形象的最好詮釋。

我們把“福”與“彌勒佛”綁在一起,又把“富”與“身寬體胖”放在一塊,造就了傳統中國人特有的“福氣生態”。我們在這種特殊的環境裡薰陶著長大,很多東西便有了共通的效果。

《耳朵大有福》裡範偉飾演的王抗美,就是這樣一個長著長耳垂,圓臉蛋的福態中年人。

王抗美,一個特別有時代感的名字,51年出生,今年55歲,剛從鐵路系統上光榮退休,也算是一個優秀的工人階級。

《耳朵大有福》:這部小成本電影,不愧為國產佳作

但如今退休了,王抗美還是沒法閒下來,自己有氣管炎的老毛病,老伴又得了病,急需醫藥費。退休工資太少,雖然有醫保,但錢還是挺緊巴的,於是他老想著乾點什麼。

故事也是從這裡開始講述的。

但想想,一個退休老工人,五十多歲了還能幹啥,又正值改革改制的90年代,世界大變樣讓他摸不清脈絡,怎麼去再就業?

再說了,按說這歲數也該在家頤養天年,等著兒子閨女孝順自己了,怎麼都不見他們出現呢?

原來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也不是他閨女、兒子不成器,只是大家都是忙著自己的。

這不,電影開始不久,老王就把閨女和女婿叫到家裡來吃個飯,為此他還專門買了水果,切了果盤,想跟他們聊聊關於再就業的事,想聽聽他們是什麼想法。

但沒曾想,他閨女頭一回在電影裡露面,就帶著自己的丈夫來她爸這裡生悶氣,女婿不跟女兒說話,專門過來討好老丈人,兩人遞煙閒聊,期間女兒一句話不說。

《耳朵大有福》:這部小成本電影,不愧為國產佳作

三個人坐在桌子邊大眼瞪小眼,氣氛尷尬得很。

怎麼回事,發生了什麼,誰也不知道。

老王也不想摻和他們之間的私事,直接打開話匣子奔主題,但被電視新聞的聲音打斷了,他走過去關上電視,繼續從頭說。

這時候女婿的手機響了,還是新聞的聲音,女婿知趣的掛掉手機,讓老丈人繼續說。

老王又開始從頭說,女婿手機又響了,女兒立刻就惱了,其實她早就察覺到丈夫有外遇。兩人廝打起來,老王氣得直咳嗽,一把推翻放了果盤的桌子,走了出去。

這場聚會以一場鬧劇結束。老王啥也沒問到。

《耳朵大有福》:這部小成本電影,不愧為國產佳作

他兒子也一點忙都幫不上。

兒子帶著兩個陌生女孩回家裡,不但啥事沒幹,還把老王給自己老伴順氣的蘿蔔給吃了,老王氣不打一處來,剛想好好教訓教訓這個兒子,又聽說他給他姐報了仇,外面那倆女孩都是幫手,一起把出軌的女婿給揍了一頓。

老王頓時氣消了一半,覺得剛才生氣有所虧欠,又拿出一百塊錢來,讓兒子請兩個女孩出去吃頓好的。

《耳朵大有福》:這部小成本電影,不愧為國產佳作

你看,女兒來了,目睹一場電話捉姦;兒子來了,自己還得倒貼一百塊錢。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事情一忙,工作一急,誰也顧不上誰。

後來老王又找到自己的老同事,想請他幫忙給單位說說關於“職業病”的事,電影開頭他就一直忙活這事來著,到現在了,他還是想把自己的氣管病往“職業病”上靠,想把生活的負擔減輕一點。

老同事也很為難,畢竟他這個事不是說說就能解決的,“職業病”有職業病的評判標準,老王並不符合標準,所以再怎麼忙活也白搭。

《耳朵大有福》:這部小成本電影,不愧為國產佳作

老同事也很納悶:怎麼老王不去找他女婿幫忙啊,聽說他女婿生意做得挺大的,也不缺錢。

老王很窘迫,也沒法跟老同事說實話,各家有各家的家務事,免不了顧不上父母的事,照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是我,他是他呀。換句話就是說:

我老伴的事,跟他沒關係

那兄弟呢?能幫忙嗎?

老王過了很久之後才回到家去看望父親,拿著內衣秀上贏的內衣,想要找父親和兄弟尋求門路,看看有沒有工作能做,但結果兄弟媳婦沉迷於打麻將,老父親飯都吃不上,只能吃地瓜解餓。他實在是看不下去,頭也不回的離開了父親家。

這下好了,兒子閨女指望不上,家裡人也幫不上忙,他只能指望自己了。

後來,老伴病床上的床友閨女給他留了個字條,推薦了一個網絡商務的活兒,他也沒管真假,直接就去了。

這一去,又掉進了傳銷的坑裡。

《耳朵大有福》:這部小成本電影,不愧為國產佳作

20世紀末,機會多,陷阱也多,老王跳進去的不是機會,而是真正的陷阱。

但老王確實運氣好,之前走在集市上,遇到一個電腦算命,他就讓人給自己算了一卦,命格里說得清清楚楚,他一輩子都和好運沾邊,天生就是一個有福氣、有福相的人,這輩子都不會過得太差。

也幸虧他運氣好,這才來了第一天,舞還沒跳完呢,就把警察招來了。

他給警察透了個底,警察同志就給了他幾個就業選擇項,就他這個體格,擦鞋、修車、蹬三輪,怎麼幹都賺錢,而且掙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耳朵大有福》:這部小成本電影,不愧為國產佳作

這下他才明白了,也找到了出路。

於是,他先跑到廣場擦鞋的小鋪子裡視察“民情”,看看擦鞋行業究竟怎麼樣,掙不掙錢,好不好乾。

但偏偏就讓他遇見一個碰瓷的客人,硬是把自己鞋上的汙點誣陷給擦鞋的人,他作為一個旁觀者都看不下去,拆穿了他的詭計,但也把自己繞了進去,惹得一身髒。

後來,他又去琢磨著蹬三輪。但騎了沒多久,氣管炎犯了,咳嗽的上氣不接下氣,一看肯定騎不了了。也不用問,這蹬三輪也甭想了,沒戲。

老王開始懷疑自己,蹬三輪不行,擦皮鞋不行,命裡說他諸事皆順,他自己是一點沒看出來。

《耳朵大有福》:這部小成本電影,不愧為國產佳作

一位老同學倒是點醒了他,他說:咱們活了這麼大歲數,不就圖個妻兒如意嘛!

命運命運,命是上天給的,運是自個兒作的。你過得好不好,一半看天,一半看你自己。

就衝著這句話,老王又開始了第二波奮鬥。

陰差陽錯下,他到了內衣秀促銷會上,又去了二人轉小劇場裡找唱歌的機會,但都失敗了。

原來,他擅長的紅歌和朗誦,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了,沒必要也沒意義了。

心灰意冷的老王推著自行車,車鏈子掉了,找以前的修車匠,人家也因為年老而金盆洗手了。

後來他又去一家新開的修車鋪裡修車,老闆冷言冷語,毫無人情味,讓學徒三兩下就把車子的問題解決了,老王想跟人家聊聊天,人家嫌他太礙眼,又破不開零錢,連錢都沒要就讓他抓緊滾蛋了。

老王體會到了世態涼薄,但他一點辦法也沒有。如今的世界和他一點都不沾邊了。

《耳朵大有福》:這部小成本電影,不愧為國產佳作

張猛導演的作品《鋼的琴》裡,一群人和一個時代告別,到了本片中,只剩下王抗美一個人了,他孤獨的要命,沒人和他站在一條戰線上,也沒人知道他的憂慮,他和時代脫軌了,就像火車一樣,轟隆隆的駛過他身邊,再也不回來了。

故事的結尾裡,求助兄弟無果後,離開了父親家的老王一陣絕望,還跟一個醉酒的男人鬧了起來。在騎自行車追逐男人途中,老王摔倒在地,保溫桶裡的水銀摔得稀碎,自行車鏈子也斷了。

淒涼,無助,但又無可奈何。

片尾,老王撬開了老修車匠的修車鋪子外面的鎖,自己做了一回修車師傅,把車鏈子成功補上了,他開心的騎著補好的自行車,邊騎邊唱起了長征電影的經典歌曲《過雪山草地》,彷彿找到了自己的歸宿——當一個修車匠。

《耳朵大有福》:這部小成本電影,不愧為國產佳作

影片最後還是給了老王希望,讓他重新有了生活的勇氣,但這種勇氣究竟能夠持續多長時間,誰也說不準,他最後又是否能夠在這場與時代的對抗中勝利,誰也沒有答案。

範偉出色地演繹了一個典型的普通工人的形象,感覺他就像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一樣,張猛導演的小故事實在是太讓人有感觸了,相信我們身邊都會有這樣的故事。

龍貓覺得,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曾經遭遇,或者正在遭遇某個時代的衝擊。

《耳朵大有福》:這部小成本電影,不愧為國產佳作

即使在當下,當疫情還在持續,當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倒閉退市,入不敷出的時候,當一大批中年人甚至是年輕人失去了工作,重新回到了畢業時的無業狀態時,時代洪流對於老王的衝擊,與我們當下所受到的衝擊,其實差不了多少。

真的希望我們能夠早點脫離黑暗的2020,也希望老王最終能在修車鋪子安定下來。

有福的人,運氣永遠不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