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市

歷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秋景


一、城市概況

都江堰市隸屬四川省成都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地處岷山山脈與成都平原的交接面上,其形態以都江堰為頂,向東南沿水系呈扇形佈局。城址發展至今已有2000 多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二、歷史沿革

都江堰市始建於蜀漢,因地處都江堰首,故名灌縣。三國蜀漢置都安縣,北周又增至青城縣,唐代兩縣分別改名為導江縣和青城縣,元代合併為灌州,明代降州置灌縣。清代、民國沿襲。1950年1月19日,灌縣人民政府成立。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灌縣改為都江堰市。1994年,國務院批准都江堰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歷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市

都江堰古城全景


三、地方特色和歷史文化價值

都江堰市是一個“因水設堰,因堰興城”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名城特色主要包括物質和非物質兩個方面。“山、水、城、林、堰”交相輝映的城市整體風貌和保存完整的歷史城區構成了都江堰歷史文化名城的物質方面的主要特色。道教文化、水文化是都江堰在非物質文化方面區別於其他歷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特色。

都江堰市轄區範圍內有文明世界的最古老水利工程——都江堰,以及道教聖地——青城山。2001 年都江堰—青城山被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自秦代李冰留守堰大軍興市以來,都江堰歷經2250 餘年,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科學藝術價值。

歷史價值。距今約 4500 多年的四川四大史前遺址之一的新石器時代時期芒城遺址的發現為都江堰市增添了歷史滄桑與神秘,同時驗證了其為蜀文明、長江文明發源地之一。戰國末期李冰父子率領蜀民“深掏灘,低作堰”“利用自然、天人合一”建造了“無壩引水、自流灌溉”的生態水利工程——都江堰。 工程竣工後,堰工隊伍在此繁衍生息,漸成集市,後又設縣治所。經過因水設堰、因堰興市的歷史發展成為現在的城市,城址歷經兩千年而未變,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蹟。這些歷史遺蹟真實的反應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經濟、文化狀況。

文化價值。古城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豐富,人文薈萃,地方特色及人文氣息濃厚。當地居民世代居住於此,有很濃厚的感情。地靈而人傑,名人鹹聚於此。因都江堰的存在,歷代先賢皆於此有治水之功:戰國李冰父子、漢代文翁、三國諸葛亮以及後世的高儉、吉當普、丁葆楨等無不是歷朝良臣,皆因治水之功而銘於堰功大道上。張道陵、彭椿仙等於青城山將道教文化發揚光大。張道陵被尊為張天師,足見其在道家的地位。清代本土詩人董湘琴,受進步知識分子黃遵憲、康有為“詩界革命”的影響,採用民歌彈詞,以洋洋萬餘字的《松遊小唱》生動描繪了灌縣到松潘七百餘里的風光和見聞;濃郁特色的民俗民風。都江堰市民歷來重視教育,喜文好古,金石書畫興盛。川劇以及具有西南少數民族特色的儺面戲也相當普及。

科學價值。著名的無壩引水工程——都江堰歷經 2260 餘年。其永續利用的治水方式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都江堰的主體工程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構思精巧,從創建至今,其已歷經多次修復,但每一次修復都繼承了這樣的工程樞紐佈置形式,足見這2000 多年前的規劃簡直堪稱“完美”。魚嘴,史稱都江魚嘴,又稱分水魚嘴,它把岷江水分成了內江和外江兩部分:外江是岷江主流,流向長江;內江水經寶瓶口進入成都平原。“深淘灘,低做堰”,飛沙堰的“低”是古人慎重觀察、計算出來的,多餘的水可以從堰頂溢入外江,保證灌區的安全。寶瓶口前的一段內江鑿成彎道,實現了“正面取水,側面排沙”,既取得了足夠的水量,又避免了渠道的淤積。正因為有了符合科學原理的都江堰,才造就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

藝術價值。都江堰的藝術價值主要體現在城市總體格局藝術和有地域特色的建築藝術兩個方面。岷山、邛崍山系與成都平原的激烈對撞和岷江水的狂放奔流使都江堰市成為大自然造物之寵。江分內外,城半山原,半城依山,半城融水,城市依山面水,負陰抱陽,玉帶分流,山、水、城、林、堰相因相借,渾然一體,色彩斑斕,猶如一把巨扇鑲於平原西北端,形成了獨特的城市與自然有機融合的整體風貌。在都江堰歷史城區內,存有大量具有川西地方特色的建築,如城隍廟十殿、伏龍觀、二王廟、懋功寺、民居宅院、南橋等,這些古建築依山就勢,姿態優美,設計巧妙,施工精良,細部考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此外,都江堰市至今申報成功的國家級文物共8處,省級文物8處,市縣級文物55處,其它已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41處。都江堰市現存歷史建築3處,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成都市級2項,都江堰市級5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