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的春季施肥法

  春季,苗木根系對土壤中的養分吸收利用率較好,此時施肥,效果最為顯著,但同時也應注意施肥方法,以免造不必要的浪費。

  避免肥害 有機肥要充足發酵、腐熟,切忌用生糞,且濃度宜稀;化肥必須完全粉碎成粉狀,不宜成塊施用。

  有機肥在栽植樹木時使用較多,使用前一定要發酵使其充分腐熟,否則未經腐熟的肥料在施入栽植穴後,會繼續發酵生熱,致使局部土溫升高,從而燒傷根系,導致樹木死亡。另外,在施用有機肥前還應注意殺蟲滅菌,否則其內的蠐螬、金針蟲等害蟲蟲卵、幼蟲或其他病菌會危害樹木根系,導致樹木死亡。

  尿素、磷酸二氨等化肥在用量不當的情況下,所揮發的氨氣會侵蝕根系,導致樹木死亡。受害樹木通常表現為地上部生長逐漸衰弱,新生枝葉脫落死亡,枝條表現為幹縮失水,根系表現為根系生長點死亡,根系皮下組織受侵蝕朽爛,根系表皮枯死,根系木質部呈淺褐色。

  城鎮綠地施肥,在選擇肥料種類和施肥方法時,應考慮到不影響市容衛生,散發臭味的肥料不宜施用。

  區別土壤 不同的土壤所含營養元素種類和數量不同,要根據土壤性質施用不同類型的肥料。如在石灰性土壤或強酸性土壤中,易發生缺磷情況,要注意增施磷肥;一般土壤以氮肥為主,如氮素充分的土壤,應加大使用磷鉀肥的比例。

  不同土壤的營養條件和保肥能力也有差別,土壤保肥力好,追肥每次用量可多些,次數可少一些;土壤保肥力差的沙土類土壤,追肥次數宜多而每次用量宜少。

  沙地、坡地、岩石易造成養分流失,施肥要深些。

  氮肥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強,所以淺施滲透到根系分佈層內,被樹木吸收;鉀肥的移動性較差,磷肥的移動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佈最多處。

  基肥因發揮肥效較慢應深施,追肥肥效較快,則宜淺施,供樹木及時吸收。

  天氣要對 應選天氣晴朗、土壤乾燥時施肥。陰雨天由於樹木根系吸收水分慢,不但養分不易吸收,而肥料還會被雨水衝失,造成浪費。

  溫度低時苗木吸收量少,肥要少施。溫度高時根系生長旺盛,吸肥量多,適量多施。天旱時宜採用溼施法,即把肥料對水成液肥,均勻施於根系旁。雨量適中可採用幹施法,即把肥料溝施,溝施深度應在根系的分佈層,以利於苗木對肥料的吸收。施肥後(尤其是追化肥),必須及時適量灌水,使肥料滲入土內。

  部位要準 由於樹木根群分佈廣,吸收養料和水分全在鬚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樹幹。根系強大,分佈較深遠的樹木,施肥宜深,範圍宜大,如油松、銀杏、臭椿、合歡等;根系淺的樹木施肥宜淺,範圍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濃度適宜 葉面肥是通過氣孔和角質層進入葉片後,將營養運送到各個器官,一般幼葉較老葉,葉背較葉面吸水快,吸收率也高。因此實際噴施時一定要把葉背噴勻,使之有利於樹幹吸收。

  葉面肥要嚴格掌握濃度,以免燒傷葉片,最好在陰天或上午10時以前和下午4時以後噴施,以免氣溫高,溶液很快濃縮,影響噴肥或導致藥害。

事半功倍的春季施肥法

藥肥“施蟲胺”補肥殺蟲作業同步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