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腫瘤與卵巢囊腫是一回事嗎?如何發現與治療?護士長告訴你

昨天下午,我們醫院接了一位轉院的小姑娘,20歲,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因為疫情原因在家上網課,學的是舞蹈專業,自己在家跳健美操的時候,突感左下腹劇痛,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隨後被轉入我院治療。

查完體後轉入病房護理觀察,我看了一下她的查體單:左下腹壓痛明顯,無反跳痛。婦檢:未做。肛查:子宮前位,正常大小,子宮左側捫及一孕3+月大小包塊壓痛明顯,伴肌緊張。初步診斷為:卵巢腫瘤。

卵巢腫瘤與卵巢囊腫是一回事嗎?如何發現與治療?護士長告訴你

可能很多人會驚訝,年紀輕輕怎麼就可能患上卵巢腫瘤呢!

到底什麼是卵巢腫瘤?

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之一。據調查發現,20%~25%的卵巢惡性腫瘤患者有家族史。環境汙染、工業粉塵影響、內分泌、持續排卵等因素也會導致誘發卵巢腫瘤。卵巢囊性腫瘤多數為良性,實質性的多數為惡性,部分良性也有可能轉化為惡性,這種發病率比約為9:1。

由於卵巢位於盆腔深處,不易觸及,長了腫瘤很難知道,多數在體檢時意外發現,大多已不是早期,所以卵巢惡性腫瘤一旦被發現後存活率較低。可以說,卵巢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疾病。

卵巢腫瘤與卵巢囊腫是一回事嗎?如何發現與治療?護士長告訴你

有人會問,患有卵巢腫瘤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1、 卵巢良性腫瘤:早期腫瘤較小,多無症狀,也不容易摸到,往往在婦檢時被發現。腫瘤增至中等大時,常感腹脹或觸到腫塊,塊物邊界清楚。可見腹部隆起,觸及塊狀物時活動度差。若腫瘤長至骨盆,腹腔即出現壓迫症狀。壓迫輸尿管可出現尿頻;壓迫腸腔可引起便秘;還可出現氣急、心悸等症狀。

2、 卵巢惡性腫瘤:卵巢惡性腫瘤即卵巢癌。患者可出現下腹不適感,伴消化不良、噁心。腫瘤若向周圍組織浸潤或壓迫神經,可引起腹脹、腹痛、腰痛或下肢疼痛;若腫瘤長至骨盆,腹腔出現壓迫症狀,如尿頻、便秘;若壓迫盆腔靜脈,可出現下肢水腫。若為功能性腫瘤,可產生相應的雌激素或雄激素分泌過多症狀,月經及內分泌紊亂,晚期出現消瘦、嚴重貧血等現象。如果此時就診,醫生可通過體檢發現一側或雙側盆腔腫塊,可捫及腫大的淺表淋巴結。

卵巢腫瘤與卵巢囊腫是一回事嗎?如何發現與治療?護士長告訴你

再進一步檢查可確診。B超檢查能顯示盆腔腫塊的部位、大小和質地;若做穿刺活檢可最終明確診斷,CT及核磁共振也可協助診斷。

如何早期發現卵巢腫瘤?

其實卵巢腫瘤早期多數無明顯不舒服的感覺,有的病人僅僅稍微感到腹脹。因為卵巢位於盆腔,不易於被發現,等腫瘤長大,腹部隆起或者破裂出現腹痛,這時已經到了晚期,難以治癒,所以早期能夠發現卵巢腫瘤,對日後的治療和康復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裡楊護士給大家2點建議:

一是,觸摸的方法:晨起,排空小便,平臥,雙腿稍屈曲,從小腹部的一側摸到另一側,如發現包塊是硬狀異物即可疑為腫瘤。這時最可靠的辦法就是去婦科就診,通過專業的檢查和B超就可進一步確診。

二是,35歲歲以上的女性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不要嫌麻煩。年輕女性如果有下腹墜痛或不適,月經異常,也要查查婦科,平時每兩年做一次婦科體檢,這樣有了卵巢腫瘤就能及時發現。

卵巢腫瘤與卵巢囊腫是一回事嗎?如何發現與治療?護士長告訴你

那卵巢腫瘤與卵巢囊腫是一回事嗎?

囊腫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卵巢非贅生性囊腫。它包括卵泡囊腫、多囊卵巢、卵巢巧克力囊腫等,這類囊腫並不是腫瘤,體積也不是很大,直徑很少超過5釐米。二是卵巢良性腫瘤,也是婦科常見腫瘤,從幼女到老年均可發生,這類囊腫直徑小於5釐米,可觀察3~6個月,如果繼續增大,或囊腫直徑雖小於5釐米,但為實性腫瘤,唯一的方法就是手術切除。

所以說,腫瘤也是卵巢囊腫的一種情況,但兩者並不是一回事。

一旦確診卵巢腫瘤,不論良性、惡性都要手術,不存在等待其自然消失的問題,況且術前良性、惡性的判定並不能完全可靠。如懷疑為卵巢瘤樣病變,可做短期保守治療及觀察。惡性腫瘤的治療原則是以手術為主,加用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內分泌治療及生物治療等綜合治療方法。

最後,楊護士長給大家普及疾病的科普,只是想讓更多的人通過文章能夠學到一些對疾病的基本判斷方法,並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面對疾病的時候不會因無知而產生的恐懼感,這就是我寫文章的最初目的。感謝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