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不是賣女兒”,父母的一時得意,只能是女兒一輩子的悔恨

點個關注唄,更多精彩哦!【默獨情感】

老人們常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現在年輕人卻是崇尚自由戀愛,平等對待。越來越多的父母在面對兒女們領回的另一半時,都會透露出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每當這個時候,一種“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感覺就會湧上心頭。

“結婚不是賣女兒”,父母的一時得意,只能是女兒一輩子的悔恨


可事有例外,總有一些家長們,既放不下對孩子的愛,也放不下自己作為父母的尊嚴。想盡各種辦法來拯救兒女於他們自己認為的水火之中,什麼藏房本、裝病、更有甚者竟然以死相逼。

可想而知,夾在親情與愛情之間的孩子們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也許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可在兒女眼中,自己早已長大成人了。其實雙方都沒錯,只是一方不願放手,而另一方拼命想掙脫罷了。

“結婚不是賣女兒”,父母的一時得意,只能是女兒一輩子的悔恨

女兒出嫁,做父親的卻開心不起來

愛情是否會敗給麵包

沈小姐與男友異地戀三年,都說只要能熬過異地戀,那基本就是到白頭的節奏了。這對小情侶當然也是這麼認為的,因此在面對雙方父母都不同意的情況下,兩人還是決定一直堅持,抗爭到底。

雙方父母長時間反抗無果後,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了這個女婿和媳婦。可本以為已經跨過了最大的一道坎的沈小姐兩人,卻還是敗在了現實面前。

“結婚不是賣女兒”,父母的一時得意,只能是女兒一輩子的悔恨


沈小姐母親本就看這個女婿不順眼,經過幾天的努力,她成功說服了女兒同意讓男友來自己城市定居,並且支付房子的首付。而男友聽到這條件,權衡一下利弊,雖然有所損失,但能結婚,就是他目前最大的心願,其他都好說。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已經基本確定的事情,在雙方父母會談之際,又出現了波瀾。首先就是女方要求房本上只寫女兒的名字,其次要求男方出二十萬的彩禮。這兩點可和之前商量的不一樣了,別說男方家庭,就連男友都有些生氣了。

父母的底線,不要強加在孩子的“愛情”之上

他轉頭看向沈小姐,以為她也被矇在鼓裡,可眼看著沈小姐一臉淡定的坐在那裡,明顯是早就知道的了。但她也沒提出任何異議,很顯然,沈小姐也認可母親提出的要求。這就讓男友有些寒心了。

別說女方新提的兩個要求,就是之前的,已經遭到男友父親的厭惡了,其實男友父親還曾以死相逼想讓兩人分手,可在男友的堅持下最終還是同意了。但這時,男友已經不想再繼續下去了。

女方一次次獅子大開口般的索要,像個無底洞一樣貪得無厭,而女友也一反常態,簡直不像是那個這麼多年和他風風雨雨的人了,他真不知道就這樣的家庭,即便結婚了,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光景。

“結婚不是賣女兒”,父母的一時得意,只能是女兒一輩子的悔恨


男友起身,直接向著沈小姐的母親說到“這個婚我們不結了,之前的房子首付退還給我們吧”,聽到這話,雙方人家都愣在了原地。尤其是沈小姐母親,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關鍵時刻沈小姐的父親說了一句“小夥子,別急著下決定,問問你父親吧”。沒等父親說話,男友果斷說到“不用了,且不說我家人本來也不同意,現在即便他們同意了,這個婚我也不結了”。

愛情中沒有對錯,但婚姻裡,默認永遠是不對的

一段經歷了風風雨雨的愛情,就這麼敗在了現實面前。可這其中誰又錯了呢?

沒有人

沈小姐的母親不斷要求男方,只是為了給女兒一個保障,況且這是每個家長都在做的啊!

而沈小姐也需要男友用這一系列的行動,來證明他真的愛自己,況且母親是過來人,說的應該沒錯吧!

“結婚不是賣女兒”,父母的一時得意,只能是女兒一輩子的悔恨


至於男友,婚姻本就是需要雙方共同維持的,當我覺得付出遠遠大於收穫時,及時止損有錯嗎?

在男友父親心裡,雖然對兒子的女友不滿意,但自己能做的都已經做了,之後的路,無論怎樣,都要兒子自己承擔,自己決定。

四人都覺得自己沒錯,也都做了自己認為對的事,可結果,卻是四人都無法接受的。

我認為,他們的的主要問題在於,每個人都是在考慮自己,本該是一家人的小夫妻倆,卻站在了兩個家庭的角度。而對於雙方父母來說,婚前的小兩口即便感情再好,那也是外人。


“結婚不是賣女兒”,父母的一時得意,只能是女兒一輩子的悔恨


婚姻本就是將兩個人的愛情和兩個家庭的現實打碎在糅合,而雙方也只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尋求一個都適合並且感到舒服的方式。有摩擦很正常,有衝突那更是必然。但最終能否放下成見,卻只是一個偶然。

其實一句老話說的特別好“退一步海闊天空”,婚姻本就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它更像是一個經不起試探的瓷器,當你用溫柔的方式,它會還你完整美滿的婚姻,而當你只會針尖對麥芒,一步也不退的時候,那它只能給你一地的渣滓。

END

你覺得戀人的愛情和家庭的現實能無縫貼合嗎?

默獨情感,以旁觀者的身份,身臨當事人的心境。懂你,知你,想你,愛你。 默思獨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