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舞飛寒雪,驚電耀九州(劍聖裴旻概說)

大君制六合,猛將清九垓。

戰馬若龍虎,騰陵何壯哉。

將軍臨北荒,煊赫耀英材…

這是顏魯公寫的《裴將軍詩》。裴將軍為何許人也?就是大唐劍聖裴旻,他那神出鬼沒的劍術,與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並稱唐代三絕,皆光耀千秋,傳唱萬古!

據史書記載,裴旻在鎮守邊塞時,曾於奚人(北方的遊牧民族)開戰,在險要處中了埋伏。一下子箭如飛蝗,急如雨下,唐軍傾刻大亂。在這緊要關頭,裴旻身先士卒,一聲大吼,躍馬向前,揮劍如風,撥打鵰翎,箭桿全部削折。敵軍大駭,就在驚懼之時,但見裴旻:馬似矯龍劍如虹,策馬一個凌空飛躍,閃電似的就撲到了敵人面前,劍光起處血肉橫飛。猶如砍瓜切菜一般:

入陣破矯虜,威聲雄震雷。

一掃百馬倒,再射萬夫開。

唐軍神威倍振,轉瞬間扭轉了敗局,打的敵人抱頭鼠竄,一潰千里。由此劍聖裴旻的神勇可見一斑。

他的劍術天下第一,射箭也是一流。一次裴旻巡營,在薄暮時分路過山崗,忽聽得一聲虎嘯,山谷回聲。石崖欲裂,落葉紛紛。緊接著一隻斑爛猛虎,俯衝而下,直撲裴旻。快似流星,疾如閃電,讓人猝不及防,把軍士都嚇懵了,站在那裡苶呆呆發愣,不知所措。此時裴旻的坐騎,四腿顫顫不能前行。在這千均一發之際,裴旻一個鷂子翻身,落在地上,拉弓如滿月,對準老虎就是一箭,“嗖"的一聲,正中虎的咽喉。只聽得一聲哀號,老虎翻著滾,摔到了巖下。再回頭一看自己的坐騎,癱臥到地上,士兵們如木雕泥塑一般,還沒緩過神來…

至此裴旻更是名動四海,好多人都想看到他舞劍的神采。(當然這是一種奢望)裴旻是一個孝子,母親去世,為了超度亡魂,想請畫聖吳道子在寺廟上畫一幅壁畫。吳道子故意說:“久未作畫,筆已生疏,若得觀將軍舞劍,必助用筆,以啟神思。"裴旻聽罷,二話沒說,脫去孝衣,擎劍在事,見其屏氣凝神。忽然一聲長嘯,用氣發力:

長劍擺動,水中龍吟。青鋒過處,寒氣逼人。疾如狂飈乍起,迅似猛虎逐羚。雲濤四起,飛雪茫茫。聳身縱躍,渴驥奔驤。見猿猱兮掛壁,忽蒼鷹兮翼揚。欲倚天之寶劍,決崑崙之莽莽…

劍舞到急處,忽又一聲長嘯,擲劍入雲,欲刺鬥牛。復見電光下射,劍直衝而下,裴旻執劍鞘上迎“倉啷啷”一聲,寶劍歸匣,火星四射。就單憑這一絕藝,足以征服天下,觀者千百人無不驚粟、讚歎…

腰間寶劍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戰勳。

見說雲中擒黠虜,始知天上有將軍。

確是將軍不是凡人,那迥異常人的絕藝,永遠讓後人歎服膜拜。那繚繞的劍氣,還依然在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陳述著歷史的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