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保住鬆動的牙齒,我們可以這麼做。


想保住鬆動的牙齒,我們可以這麼做。

七年前,父親一直和我說,牙齒晃動發酸,快要掉了,而且牙齦還發炎腫痛。

因為那個時候我剛剛考入中醫藥大學三年,於是就要我給他開點藥試試看。

我當時這樣考慮的:牙齒對應腎臟,牙齦對應胃腸。


想保住鬆動的牙齒,我們可以這麼做。

一是父親年紀大了,腎精虧虛,因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齒之鬆動,自然要固腎,所以需要補腎氣。

想保住鬆動的牙齒,我們可以這麼做。

二是牙齦發炎見腫痛了,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分別走上、下牙齦處,考虛到胃腸有溼火,父親以前常年便秘,自然要清胃火。

所以,要分兵分兩頭,一邊固腎,一邊清胃腸之火。

這樣思路下來,自我感覺還是符合父親症狀的。

然而,事實證明,我的這個思路,還是不夠準確。

因為父親服了大半個月中藥沒有絲毫效果,深感愧疚。

事實上一旦虛實挾雜,都是不好用藥的。

想保住鬆動的牙齒,我們可以這麼做。

那怎麼辦?我糾結了好久。

無奈之下只好讓父親去看牙醫,他都打算把牙拔了。

我自己曾經拔過一次牙齒,嚇怕了,再也不想去了,所以,我覺得父親還是再撐撐看。

老家我也買了一堆的中醫書籍,有時候,我沒看,父親到是會去看書,雖然他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讀書還是很認真的!最近在看我的《黃帝內經太素校注》!這本書那時候我還沒有翻過。


想保住鬆動的牙齒,我們可以這麼做。

嗯,記得他好像在另一本書上翻到一段牙齒保健的法子,就自己直接用上了。

什麼法子呢?

就是叩齒法!

叩齒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種較常見的牙齒保健方法,現代醫學認為這樣可增加牙齒的自潔作用,發揮咀嚼運動所形成的刺激,增強牙體本身的抵抗力。以往的養生論述各有出入,總之,叩齒每日早晚各作一次,每次叩齒數目多少不拘,可因人而異。叩齒的力量也不求一律,可根據牙齒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但必須持之以恆,從不間斷,方可見成效。

放在以前,我從不會正眼瞧這種保健方法的!

但是他老人家用了。

每天叩齒六百餘下,甚至上千下,反正他說,有空就叩,想起就叩!上下牙齒有節奏的互相叩擊,鏗鏘有聲,次數不限,力度以自己覺得舒適為佳!

如此堅持多長時間你知道嗎?我過年放寒假回老家後,就問了他這個問題!

堅持了整整一年!

想保住鬆動的牙齒,我們可以這麼做。

一年,這麼久,我當時聽了都很佩服他的毅力!

一年後,什麼效果你知道嗎?

堅固如初,牙齒又穩當當了,連牙齦炎都好了。

著實把我驚到了。

想保住鬆動的牙齒,我們可以這麼做。

也許就是所謂的平淡之處見神奇吧。

看來不是什麼病,都要用藥醫啊!

後來我隨著中醫學習的不斷深入我才知道古人的智慧,現在一併整理分享給大家。


牙齒健康標準?

想保住鬆動的牙齒,我們可以這麼做。

世界衛生組織(WHO)1981年制定:

1、牙齒清潔

2、無齲洞

3、無疼痛感

4、牙齦顏色正常

5、無出血現象。


想保住鬆動的牙齒,我們可以這麼做。

據統計,我國達到牙齒健康標準的人口不足1%。我國牙齦炎患者的發病率高達90%,青少年牙周炎疾患發病率達50~70%,兒童齲齒髮病率為80~90%。齲齒列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後應重點防治的

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

健康水平較高的國家對牙的健康標準是“8020”,即“80歲時仍然擁有20顆牙齒”。

牙齒保健法:百物養生,莫先口齒

牙齒鬆動,也叫牙齒浮動,或牙齒動搖。牙齒鬆動多與牙齦萎縮並見。

腎主骨,牙齒為骨之餘,腎虛則骨失所養,可見齒根不固而牙齒動搖。

中醫治療口腔疾病不侷限於口腔局部,它更強調局部與整體的聯繫,如與腑臟、經絡的聯繫等。祖國醫學認為,“齒為骨之餘”,“腎主骨”, 屬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之經脈絡於齦中、上齒,手陽明大腸經之脈入於下齒,故本病與腎、胃、大腸等臟腑關係密切。從整體觀念出發,牙痛往往與外邪侵襲、炎症、肝腎功能失調與蟲蝕牙齒不重視自我保健有關。

中醫辨證看齒齦:

牙齒稀疏或齒根外露,可能腎氣虧。

牙齦出血,腸胃消化不好。

牙齒鬆動,骨質疏鬆的標誌之一。

牙齦紅腫,胃炎或疲勞。

“叩天鍾”、“練精”健齒法:唐.孫思邈《千金要方》:晨起後閉口並舌抵上顎,然後“叩天鍾”即門齒、犬齒、臼齒,依次上下齒叩擊、磨牙36下,同時“自飲長生酒”,將唾液分3次嚥下。可減少口腔疾病,尤其是牙病發生,並強身健體。

“閉天門”健齒法:《養生錄》:便時,必先咬定牙根而後解,則腎氣亦賴以攝,非但固精,亦能堅齒。就是說小便時腳尖點地、牙關緊閉,大便時牙關緊閉。每天堅持,可牢齒、固精、強腎、壯體。

牙齦按摩法:《景嶽全書》:食指或舌頭抵在牙齦上,做局部小圓旋轉的移動按摩動作,先外後內,然後漱口,使每個牙齒所屬的牙齦區都受到按摩,反覆做9次。

養成好的咀嚼習慣:慢慢咀嚼,並改掉單側咀嚼的不良習慣。既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利於食物充分消化,又可促進循環,有利於牙周組織的健康。

正確刷牙:刷牙方法不當起不到保健作用,還會損傷牙齒和牙齦,日久天長會在牙根處“鋸”出一道深溝。刷毛與牙冠接觸,刷毛頭指向牙冠,沿牙面向牙齦輕拂刷,依次刷淨每個牙齒的每個牙面,既能清潔牙面,又能按摩牙齦。臨睡前刷牙最為重要。

飲食調養:飲食應多樣化,多吃粗糧、蔬菜、水果等,少吃零食,特別是含蔗糖多的食物,應避免過冷、過熱以及酸辣食品對牙齒的刺激,戒菸限酒。

想保住鬆動的牙齒,我們可以這麼做。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最後,祝大家“80歲時仍然擁有20顆牙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