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辦理“12345”和“12369”環境汙染投訴萬餘件

3月27日,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20年環境監察執法工作會。記者獲悉,2019年,昆明市辦理“12345”和“12369”環境汙染投訴11403件。辦理環保行政處罰878件,同比增長80.66%,超過2017年、2018年案件數的總和,罰款7831萬元。疫情防控期間,執法人員、監測人員深入疫情防控一線,對125家定點公立發熱門診醫院、城鎮汙水處理廠,現場監督檢查全覆蓋。全市環境質量安全,未發生重大環境汙染事件。

對生態環境保護來說,環境執法是“守門員”,是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維護群眾環境權益的“拳頭”和“武器”,是環境法律法規能否落到實處、環境質量能否改善、群眾環境權益能否保障、環境安全底線能否守住的最後一道屏障。去年,昆明市生態環境局把環境執法擺在突出位置,深入開展長江“三磷”排查整治、飲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等環保專項行動,配合舉辦雲南2019輻射事故應急演習。

針對環境執法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存在“寬鬆軟”情況,執法水平不高和手段單一、監督考核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昆明市將建立完善精細化管理考核和執法體系,實現執法標準化,建立分級分類管理機制、案件審查制度、全過程管理制度、健全考核機制。

昆明办理“12345”和“12369”环境污染投诉万余件

持續開展專項行動,集中力量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全市上下一盤棋謀劃,理順市縣兩級執法隊伍監督管理職責,探索開展區域執法、流域執法。持續開展水、大氣和固廢專項治理,集中力量開展長江經濟帶8個專項行動、“千噸萬人水源地”“綠盾2020”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等專項行動。抓好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抓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自查問題整改。特別是要重點加強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三磷”企業、危廢處置行業等重點行業的監管執法。

同時,全面推廣“經開模式”,實現辦案水平大提升。經開區的“四架馬車”運行保障機制從監測、法制審核、企業評估、強制執行4個方面,全過程保障執法工作開展,提升執法權威和公信力。

重點推進五項監管,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戰

昆明市著力加強醫療廢物處置監管、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飲用水水源地監管、生態環境監測、輻射安全監管五個方面的監管,確保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汙水達標排放,防止出現二次汙染。

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將做好打疫情防控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克服麻痺大意思想,嚴格落實環境監管責任,毫不放鬆、常態化地持續推進新型冠狀病毒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環境監管,建立健全危險廢物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和應急處置機制。

加強重點問題執法,促進環保督察問題整改

昆明市環境生態局將緊緊依靠環境執法,來推動和促進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結合環保督察整改驗收銷號和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監督檢查,及時向各縣區各部門“發點球”,移交重大問題清單,對重點問題掛賬督辦、專案盯辦、定期督導,確保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加強管轄區域內企業的普查核查,摸清在冊監管數量,有的放矢落實、精準高效執法。生態環境部將繼續製作長江經濟帶警示片,昆明市將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堅決杜絕因主觀上履職不到位、轄區問題列為全國全省負面典型的情形,出現這類問題將嚴肅追責。

將緊緊盯住收件率、按時辦結率,做好12369併入12345市長熱線有序銜接工作,逐一處理、逐一回復、督促落實,避免一批了事、轉辦了事。

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全力保障COP15環境安全

COP15是昆明舉辦的高規格國際峰會,是國家、省和市委市政府交辦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出不得半點漏子、不容許半點差錯。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將落實行業安全生產責任,早謀劃、早預警,全面梳理本地區的監管重點、監管盲區,組織開展好各類應急演練,切實將環境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要求監察支隊、危廢所和各分局緊緊圍繞大會舉辦,抓緊制定環境安全保障方案、應急預案,有針對性地開展摸底排查、專項整治,為大會舉辦營造安定祥和的生態環境。會議舉辦期間,針對重點行業企業一對一制訂方案,分片包乾、落實到人,從各縣區抽調人員補充主城分局,執行最嚴格的環境執法,確保大會舉辦期間全市環境質量安全,不發生環境安全事故。

雲南網記者 浦美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