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美国CEO离职一浪高一浪,他们为什么都不干了?

国际市场指南讯 截止今年2月底,就业顾问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以下简称”Challenger”)统计的美国CEO离职数达到347人,比去年同期高23%。

市场观察|美国CEO离职一浪高一浪,他们为什么都不干了?

进入2020年,美国CEO的离职率又创新高了,这让本来就受经济下行影响的各大公司更添动荡。今年年初就不断传出CEO离职的消息,诺基亚官宣现任CEO拉吉夫·苏里(RajeevSuri)将于数月后离职。法国高级时装品牌浪凡宣布更换CEO和创意总监。除此之外,迪士尼、领英、Mastercard、IBM、Sysco、Match Group均在2020年初发布了CEO离职的消息。

早在2019年,美国CEO离职潮就迎来了顶峰。 据Challenger的一份报告显示,多达1640位首席执行官在过去一年内离职或被解雇。这个数字打破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1484名CEO离职的纪录。

市场观察|美国CEO离职一浪高一浪,他们为什么都不干了?

财富杂志则把过去的2019年称为“伟大的CEO暴走之年”。他们为什么”暴走”?

不少CEO离职是出于自身原因。Challenger在报告中表明,多数CEO还是出于退休和另寻机会这样常见的理由离职,而有15位CEO因在职期间“渎职”被裁,其他还有20位由于“任职期丑闻”被辞退。比如麦当劳CEO Steve Easterbrook上任4 年,带领麦当劳股价翻倍,却因办公室恋情被解聘;刚刚发生的美国录音学院(Recording Academy,格莱美奖主办方)CEO被开除等都属此例。

市场观察|美国CEO离职一浪高一浪,他们为什么都不干了?

但是还有更多的CEO离职是公司发展前景和外部环境等因素造成的。

对CEO们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超大型企业越来越多,CEO拥有的权力越来越大。而且得益于经济发展,CEO薪酬水涨船高。美国上市公司CEO的年薪中位数高达1300万美元。

但对CEO们来说,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因各种经营原因被迫退场的CEO不胜枚举:IBM当家花旦CEOGinni Rometty因未能带领IBM的新业务实现突破,黯然离场;网红创新公司WeWork在IPO失败后,大股东软银董事长孙正义带头撤销了Adam Neumann的CEO职位。

以往管理企业的机制正在失效。

首先是掌控公司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的CEO们通过“资本配置”来控制公司;现在随着研发、品牌、客户关系等难以准确量化的无形资产扩大了“公司资本”的含义,使得CEO投资决策与业绩之间的联系,变得不可预测和不透明。不确定和未知,让CEO掌控公司的难度越来越高。

市场观察|美国CEO离职一浪高一浪,他们为什么都不干了?

其次就是CEO的权力边界正在模糊:他们的职权被不断重新定义。Uber的400万司机不是Uber的员工,苹果公司供应链中的数百万工人也不是苹果的员工,但他们是保障企业运作的关键。企业经营链条上的每个参与者,都影响着业绩,但并非对每个环节CEO都有权管理。

在与员工、供应商、客户的交手中,CEO的角色逐渐从管理者变为合作者。所以,CEO们只好尽可能地展现魅力,以获得影响力。但,这蕴含了巨大的风险——这套运行系统鼓励虚伪,而且极易人设崩塌,而后一败涂地。2019年在美国有181位CEO承诺——他们会为员工、供应商、客户提供像股东一样的“最佳”服务。在正常经营中,他们的诺言却无法兑现:必要的人员优化与给员工更高的薪水、物美价廉的原料与给供应商更优厚的采购价格,让所有人都满意的选项并不存在。

市场观察|美国CEO离职一浪高一浪,他们为什么都不干了?

组织扁平化,商业竞争更加激烈,使如今的CEO承担了更多压力。

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可能也会促使高层们早点退场,以规避风险。对于此轮大规模的离职潮,有声音指出,对于未来不确定性而套现离场也是CEO们的常见手段。"丰厚的离职福利对CEO们是一笔很大的诱惑。"企业管理顾问内尔·米诺表示。

此前,由近200家美国最著名企业的CEO组成的商业圆桌会议组织曾指出,其成员预计今年美国的经济增速仅为2.3%。而突如其来的全球新冠肺炎流行更是让全球经济蒙上了衰退的阴影,也给企业的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EO离职的浪潮会否因此加剧?这对美国甚至全球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市场观察|美国CEO离职一浪高一浪,他们为什么都不干了?


综合来源| 中外管理杂志、微链智库、胖子比瘦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