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90後,大學畢業第七年的我們

大家好,我是宏博有夢。我是90年出生的,搭上了開往90年代的首班車,相當於第一批90後。今年,是我大學畢業的第七年,也是我們進入而立之年的首年。

七年光陰,彈指一揮間,有太多的說不盡、道不完,也有太多的不捨與懷念。今天讓我們來談一下,剛畢業時的我們,和大學畢業第七年的我們。

首批90後,大學畢業第七年的我們


畢業時的迷茫


我是在上海讀的大學,畢業後進入了上海的一家澳資企業。工作大概半年,發現未來遙不可期,於是我選擇了辭職。然後拉攏了兩個同學,同學A和同學B,打算一起合夥創業。可是對於剛畢業的我們,一沒資金,二沒經驗,結果可想而知,連創業的那一步都沒邁出,我們這個可愛的小組織就解散了。同學A,繼續留在了原單位上班。當時同學B也辭職了,我們一起擠在一間小出租屋內,甚至不知道下頓該吃什麼?那時的我們充滿了許多迷茫與無奈,不知前路在何方,不知該往哪裡去,不知未來是何樣?

同學Z是我的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在我們畢業的時候,他讀了研。後來去了美國做了一個留學生,他是我們中閱歷很豐富的一個。

首批90後,大學畢業第七年的我們


同學T,他是我們之中最先有女朋友的,從大二就開始談了一個女朋友。那時候我們都認識,而且比較熟,大學期間都是很好的小夥伴。他畢業以後去了上汽集團的下屬子公司,工資待遇還算可以。但是他來自安徽,家庭條件很一般,想在上海紮根很難。後來發生了一件讓他改變命運的事情,他的父親去世了……

同學I去了一家國企單位,他是上海本地的,家庭條件還算優越,不像外地人的壓力那麼大。

好了,先舉上面這些例子。看看大學畢業第七年,我們各自發生了哪些變化?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人生沒有對和錯,只是方向的選擇不同而已。

首批90後,大學畢業第七年的我們


畢業七年後的改變


先來說說我自己,我曾經的夢想還是很遠大的,可是後來我並沒有怎麼成功。慢慢的融入到世俗之中,成了一個路人甲。但是在家庭,我成了一個頂樑柱。14年我來到了南京,想創業又沒成功。但是這一年,我認識當地的一個女朋友,現在成了老婆。後來我們一起開個店,一個普通的文具玩具店。15年初我們結了婚,16年有了大寶,今年2020年剛剛有了小寶。這些年沒賺到什麼大錢,但是衣食無憂,房子車子也都有了。

同學A,那個曾經要和我一起創業的人,留在了原單位。工作了兩年,看不到人生的希望,於是努力奮鬥,考取了同濟大學的研究生。但是他的家庭離得比較遠,他家是蘭州的。他說他研究生畢業後,想回到他的家鄉蘭州,去從事金融行業。

首批90後,大學畢業第七年的我們


同學B在上海又待了一段時間,然後他用自己的一點積蓄,到全國各地旅遊。每到一個省份就在地圖上畫個圈圈,後來基本把中國地圖畫滿了圓圈。後來陰差陽錯,他到了深圳,在深圳做起了外貿。慢慢也在深圳立了下來。已經在了那邊買了房,交往了一個女朋友,下一步就在等待他的結婚通知。

同學Z回國以後,進入了一家保險公司的總部,再後來公司搬遷,進入到了上海中心大廈(目前中國最高樓)上班,工作地點也是高大上。但是他的壓力很大,結婚幾年了,還不敢要孩子。他說等他換套大房子以後,再要孩子。

首批90後,大學畢業第七年的我們


同學T,在遇到了他父親去世以後,痛定思痛,後來從上海公司離職,和同學一起尋求創業。他回到了我們原來的母校,機緣巧合,學校裡的店鋪對外招標。他以大學生創業為緣由,得到了一個門面,後來他們做水果生意。第一年,就賺了一個100萬。後來,他們用經營賺到的錢,到外面投資了一家生鮮超市。再後來,又在這邊的兩所大學,開了兩個水果店。然後他們又開始做起了生鮮配送,給飯店配送新鮮食材。現在公司的目標越來越明確,經營的也越來越大,是我們的榜樣。

同學I,到那家國企單位以後,工作了幾年,也是得到了一個機遇,獲得了一個提升的機會。隨後調到了公司的總部,在總部他表現依然優秀。後來利用週六週日,到上海財經大學學習研究生。他說在國企單位,機遇很重要,並不是你足夠優秀,就會提拔你。而是你平時表現得不錯,剛好出現一個位置空缺,而且剛好你在那裡,那你就上去了。

啟夢


以上這些是我所熟知的,自己和一些朋友的故事。我們是首批成長起來的90後,雖然並沒有太大的成果,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將來努力,為自己的家庭奮鬥。也在自己所在的小領域內,取得了一點成績。當然我們還在繼續前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都會成為自己領域的一個小領導者。

首批90後,大學畢業第七年的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