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再見:一名援鄂醫生隔離觀察期的所想

有的時候,會因為一件事或者一次特別的經歷而記住一座城市,對我來說,這座城市就是武漢。

平生第一次來武漢不是旅遊,不是學習,而是以援鄂醫療隊隊員的身份深夜抵達。初春的夜晚武漢還很冷,深夜整理好行李之後卻全無睡意,腦海裡還在回憶在機艙裡南方航空的乘務長真情流露催人淚下的致辭,心中湧起一陣難過。這次參加河南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開赴武漢,儘管已經有了幾天的思想準備,但命令的緊急還是讓我有些措手不及,甚至在走之前沒有跟家人鄭重的告別。不過,大概也正是因為緊急,才能夠讓我在很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眼淚和悲傷,堅定地走向戰場。

來漢之前,方艙醫院對我來說只是個概念,儘管從春節前就關注疫情的發展,但真正第一次見到的時候還是很驚詫。我和新鄉的20名醫生以及洛陽的30名醫生原本屬河南第五批援鄂醫療隊,應該在青山區武體方艙醫院工作,是緊急調防到江漢方艙醫院的,在此之前已經獲知這裡是武漢建設使用最早、容納床位最多的方艙醫院,也是武漢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儘管在進艙之前有些許的畏懼,但看見那麼多來自全國各地以及武漢不同專業的醫護排隊穿好防護服魚貫而入,我和隊友們便也不再猶豫。

對於醫生來說,艙內的工作性質跟我們在醫院基本一樣,每天常規查房、下醫囑、會診、觀察、書寫病歷文書和辦理各種手續,除此之外還有最主要的一項就是給病人講解和溝通病情,由於病人很多,除了查房之外這項工作是最累人的。有時候家裡朋友問我有沒有在方艙醫院裡跳舞的,我只能苦笑著告訴他沒有時間,跳舞只是很個別的情況,而跳舞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緩解病人的壓力和醫護自己的壓力,畢竟在這種環境裡工作我們需要承受很多難言之隱。及時辨別出重症患者或者輕症轉重症的患者很重要,這也成了我作為領隊的最重要工作,每天進艙後我需要在交班後針對重點病人進行二次查房,以防遺漏。我的舉動吸引了中區護士的注意,她們常常會跟著我一起查房,順便給我拍幾張照片留作紀念。在這裡我結識了很多天南海北的醫護併成了朋友,但遺憾的是直到休艙也沒有看見過他們的真容。在我回家隔離期間,有人在看見我鼻樑被口罩磨爛的照片後,問我在方艙醫院裡苦不苦?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20年的職業生涯我經歷過太多在外人看起來又苦又累的事情,在方艙醫院裡這種工作除了工作環境更危險,工作量和工作強度更大,身穿防護服工作不方便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直到有一天查房,有病人告訴我,他的父母已經在重症病房去世,妻子還在救治,家裡就剩孩子一個人,他很擔心孩子也很擔心妻子,他要求幫他轉到妻子所在的醫院。而我們所收管的病人中,還有很多是一家人都被感染的,因輕重不同被安排在不同的醫院,每次查房或者跟他們交流,總能感覺得到他們那種跌入人生低谷的無助和對家人刻骨的牽掛,而這個時候言語的寬慰很難起到作用,能做的就是儘快讓他們康復出院。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一個家庭身上就是滅頂之災。在武漢,一個小女孩的父親感染肺炎去世,接著是她的母親,當我們的醫護人員在重症病房裡全力搶救這個小女孩的時候,她手裡還緊握著一家三口的合照,她的去世讓所有的醫護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為我們的無能為力、家庭的悲慘和疫病的無情。而這些在最初那幾天發生的壞消息,就像重錘一樣一次次錘擊著我。因心臟驟停現在仍在救治的廣西援鄂護士梁小霞,2月18日武昌醫院劉智明院長感染肺炎去世,妻子身穿防護服撕心裂肺的痛哭,還有武漢中心醫院一個個接連感染肺炎去世同仁們的訃告,等等,在每次午夜夢迴的時候,常常會想起這些和更多的在戰疫中殉職的工作人員和殉職的醫護,他們就像跌落人間的天使,卻再也回不到雲端。他們是先行的“逆行者”,讓人扼腕嘆息的勇士,想起就淚流滿面悲壯的英雄!

我們的駐地離江漢方艙醫院不算遠,每次乘車進艙,都要經過武漢空蕩蕩的街區,只能夠看到運送物資的車和交警、環衛工人及志願者。而在我的印象中那個九省通衢的城市繁華彷彿從未有過,未免讓人感嘆。剛開始接管江漢方艙醫院中區的時候,由於工作千頭萬緒,我們也並不主動跟保障我們生活和交通的武漢當地人交談,後來一切都正常化了,我們的接觸就多起來。來之前通過網媒有所瞭解的東西,都通過他們一一證實。從1月23日正式“封城”以來,2個多月的時間裡,付出巨大的武漢人民;在疫情中選擇堅守的有維護交通秩序的交警,為社區看護大門的社區人員、網格員;為居家隔離人員和各收治點採購運送物資的志願者;每天都能夠遇到的,默默無聞基本上整體在崗的環衛工師傅,他們都在時刻感動著我。尤其是大巴車司機陳望國師傅在接受運送我們上下班的任務後,寫給兒子的那封絕筆信,對我震撼很大,正如鍾南山院士所說,武漢是一座英雄城市。她不僅有櫻花,還有那麼多敢於犧牲的人民,在大疫面前,他們不屈不撓的和我們並肩戰鬥,而這樣的人就實實在在的在我們身邊。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通過無數人的努力,3月9日,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終於到來了,為這次抗擊疫情做出巨大貢獻的武漢方艙醫院全部休艙,這標誌著這場舉全國之力的戰疫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時至今日,想起江漢方艙醫院休艙儀式現場仍然激動不已,我們的國家靠著龐大的人力、物力投入,靠著做出巨大犧牲的武漢人民的理解和配合,硬生生的壓下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曲線,硬生生地提前實現了拐點。這種壯舉舉世矚目,我們都應該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為生為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從3月17日實現新增現有疑似病例雙清零,3月18日援鄂醫療隊分批撤回,3月25日武漢逐步恢復鐵路和高速交通,3月28日武漢地鐵啟用,截止今天武漢現有確診病例2517人,到我們期待的即將來臨的4月8日離漢離鄂通道解除管控,武漢這座英雄之城將重啟她昔日的繁華,人們也將看到久違的人間煙火。

再次想起返程的時候武漢人民夾道相送的場景,他們說:謝謝你曾為武漢拼過命。而我想說:是你們的堅強給了這座城市重啟的信念和力量,給了我們戰鬥下去的勇氣。從今以後,我們的人生將會重整,我們的生活中將會充滿更多的正義與感動,我們也將因為這段特殊的經歷永遠記住武漢和這裡的人民!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加油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