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雙勝利”棗強縣各行各業陸續加快“雙發力”

瞄準“雙勝利”棗強縣各行各業陸續加快“雙發力”

棗強縣某工廠車間加緊生產。棗強縣委宣傳部/提供

瞄准“双胜利”枣强县各行各业陆续加快“双发力”

棗強縣規上企業按要求復工,搶抓進度。棗強縣委宣傳部/提供

瞄准“双胜利”枣强县各行各业陆续加快“双发力”

棗強縣某企業為員工測量體溫。棗強縣委宣傳部/提供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賈獻義 李金剛 記者 扈煒)項目工地奮戰正酣、工廠車間加緊生產、鄉間田野播種希望……初春的棗強仍略顯寒意,但在復工復產一線卻是一幅幅火熱的動人圖景。瞄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連日來,棗強縣各行各業陸續加快“雙發力”,加入復工復產行列。

項目建設按下“快捷鍵”

3月3日,在棗強縣中小企業創業園內的河北三陽盛業複合材料項目現場,戴口罩施工、定期消殺、隔離屋、紅外測溫槍……各種防控物資儲備充足,各項防控措施安排到位,10餘臺工程機械正緊張有序地進行施工。項目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壓茬推進、立體作業,確保今年投產達效。當日,棗強縣舉行2020年春季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此次開工的5個項目,總投資17.95億元,既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項目,也有高端智能裝備製造項目和軍民融合項目。產品可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造紙機械、體育用品、廢氣處理、汽車、飛機、食品等領域,投產後,畝均納稅可達到20萬元以上,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明顯提升。

為快速推進項目建設,該縣以“三創四建”活動為契機,大力推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務,集中精力“雙線作戰”,搶抓機遇“惠企穩企”,貼身服務排憂解難,並逐步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係,齊心協力為項目建設、企業發展保駕護航。該縣黨員幹部紛紛下沉一線、現場辦公,當好聯絡員、代辦員、服務員,積極協調解決各種難題,助力更多項目有序復工開工。實行重點項目領導幹部包聯機制,從項目手續辦理、用地審批、融資需求以及水電氣等環節,實行專項調度和保姆式服務,加快前期工作進度,確保項目儘快落地開工。同時,統籌協調、高效解決遇到的疫情防控、招工用工、商品物流、金融支持等困難,全力提供各類防控和生產要素支撐,助力項目早建設、早投產、早達效。

企業復工跑出“加速度”

3月6日,在河北盛寶環保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們戴著口罩,各司其職,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該公司副總經理韓寶勝說:“為了幫助我們儘快復工復產,縣裡不僅送來了防疫物資,還積極幫助解決復工中遇到的困難和難題,目前,我們已接訂單3萬套,預計3月底可實現產值2000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工人們加班加點生產,積極備貨,對公司完成今年的效益目標充滿信心。”

棗強縣各大企業著眼全年,突出當前,千方百計找準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的平衡點,提速度、保工時,開足馬力,加緊生產,全力以赴衝刺首季“開門紅”。截至目前,累計復工復產工業企業5650家,其中規上企業92家,返崗人員43813人。

該縣綜合運用“外力”,助推企業順利“起跑”、持續“長跑”。成立了企業幫扶組,協調發改、工信等成員單位,做好政策解讀、防控指導、復產審批、員工審核等具體工作,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制定了《關於積極應對疫情確保工業企業正常開工開業的意見》,明確了企業“五有”、“八個必須”要求,細化了申請報備、審核批覆、員工防控等具體流程,指導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關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各項措施,並結合棗強企業實際,認真謀劃研究,有針對性地制定本縣配套政策,出臺了《支持企業發展的十六條措施》,從建立幫扶機制、減輕企業負擔、加大金融支持、穩定職工隊伍、提升服務質量五個方面,全力支持和推動受疫情影響的各類企業復工復產。

該縣人社局、總工會、企業家協會、工商聯四部門下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穩定勞動關係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意見》的通知,通過落實援企穩崗、降低或減免場地租金、稅收優惠等政策綜合發力,將受疫情延遲復工損失較大和積極復工生產的企業納入重點支持範圍。通過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初次創業補貼等舉措加大創業載體獎補力度,鼓勵創新創業。通過線上招聘、職業技能提升、開發公益性崗位聚焦重點群體和困難人群,搞好就業和用工需求對接,解決了復工企業用工需求和勞動力就近就地消納。

春耕備耕有序展開

時下,正是春耕備耕關鍵時期。平整土地、培育秧苗、訂購農資、檢修農機具……在棗強廣袤的田野上,春耕備耕工作有序展開。

2月16日,在大營鎮芍藥村村民張月娥的西紅柿大棚裡,農技人員正為她答疑解惑。“這個連陰天造成二穗果、三穗果,經常不長果,縣裡來的農技專家,幫著解決了怎麼防治這個問題,以後就盼著豐產豐收了。”張月娥笑著說。

該縣嚴格對照中央對“三農”工作各方面要求,堅持防控疫情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強力推動農村疫情防控,統籌抓好今年“三農”重點工作,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支撐保障。他們結合縣域實際情況,及時印發《關於切實抓好春育春種春養工作的通知》,迅速掀起春耕生產高潮,同步對全縣農業生產發展進行了綜合指導,組織農業專家對各鄉鎮的麥田進行苗情、墒情、病蟲情田間調查。該縣小麥播種面積為55萬畝,全部為節水品種,一類苗(壯苗)面積佔52%,小麥苗情總體好於往年。

同時,該縣利用“棗強縣三農資訊”“智慧棗強”等新媒體和中國農技推廣服務平臺、微信群向全縣農民推送澆水施肥、棚菜管理、果樹修剪和動物防疫等方面的技術指導,讓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掌握技術信息,並公佈服務電話,及時答疑解惑;廣泛宣傳動員因疫情影響滯留農村的外出務工人員及在家勞動力積極投入春耕生產,組織返鄉農民工和閒置勞動力,組建“能手隊”“修剪隊”等各類服務隊,解決農業生產用工需求,拓寬群眾疫情防控期間收入渠道;組織技術人員成立服務小分隊,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與種植大戶開展“一對一”服務活動,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做好農業生產工作,指導農機手保養、調試和檢修農機具,確保春耕機具狀態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