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億年輕人的夢該醒了,央行多次發出警告,不要被“它”拖垮一生


上億年輕人的夢該醒了,央行多次發出警告,不要被“它”拖垮一生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網上到處氾濫著各種網貸平臺廣告,借錢變得越來越容易,這對於那些自控能力差的人來說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但是,當債務累積到個人難以償還之時,拆東牆補西牆的惡性循環,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

上億年輕人的夢該醒了,央行多次發出警告,不要被“它”拖垮一生


近年來,很多年輕人受到西方“超前消費”觀念的影響,每個月工資沒到賬,就通過信用卡、花唄、借唄等方式進行消費了,如果像這兩個月一樣,穩定收入突然暫停,那麼這些賬單應該如何按時支付呢?

根據《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近90%的年輕人使用過信貸產品,其中有一半的人把它當成支付工具,他們會在免息期內結清賬單,但是仍有44.5%的年輕人具有實質性債務,僅有13.4%的年輕人是0負債。

上億年輕人的夢該醒了,央行多次發出警告,不要被“它”拖垮一生


當然,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深知負債過高的危害性,在自己經濟能力範圍內,會把負債額控制在可承擔的區間。但是,有些非法的網絡平臺將魔爪伸向了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他們不斷在大學、高中、中專、中職等學校開發新客戶。

對於這部分群體,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沒有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比如年僅19歲的張某,在讀中專期間,通過各類網貸平臺借錢,用於日常消費和遊戲賭博,結果因欠下3萬元債務,走上了盜竊、搶劫的違法犯罪之路。而且,據張某透露,他們班上總共40個學生,有20個從網絡上貸款。

上億年輕人的夢該醒了,央行多次發出警告,不要被“它”拖垮一生


根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對不知名的網貸平臺會有所警惕,但是對於支付寶的借唄和花唄、微信的微粒貸和拍拍貸等知名網貸平臺充滿了“信任”,有不少學生會經常使用。而且,有些網貸平臺的手續越來越簡化了,只要有身份證,就能輕鬆借到一筆錢。尤其在當下網貸廣告氾濫的環境下,對學生的誘惑力十分巨大。

因此,對於網貸逐漸向高中、中專、技校等在校生滲透的現象應該引起警惕。這些年輕人的心智尚未成熟,脫離家庭管制後,在自由的環境下難以抵禦網貸的誘惑,同時對於錢財的管控能力差,對於自身償還債務的能力缺少評估,很容易陷入“借新還舊”的惡性循環中,像滾雪球一樣,將債務越壘越高,從而導致各種負面影響。

上億年輕人的夢該醒了,央行多次發出警告,不要被“它”拖垮一生


事實上,央行在發佈信用卡逾期債務數據時就已經多次發出警告,我國在近9年來信用卡逾期金額增長了10倍多。而且,有數據顯示,90後群體的人均負債達到12萬元。通過各方面透露,現在的年輕人早早過上了“負債累累”的生活。

總而言之,借錢一時爽,還款悔斷腸。網貸平臺應該負起責任,不要把信貸產品滲透到沒有經濟來源的在校生。同時,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在借貸之前最好評估一下自己的還債能力,理性消費,量入為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