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短評快丨地方開始糾正“嚴防湖北人”,基層防疫不應該“走樣”

時至今日,離武漢“封城”已超過兩個月,新冠肺炎疫情對國人身心及中國經濟都產生了不小的衝擊。所幸在“封城”後果斷嚴格防控,疫情在國內得以控制,就算最嚴重的武漢,離4月8日解封也只剩十日。疫情被控制後,儘快恢復經濟生活秩序,幾乎是全民共識。不過,部分地方卻在執行中央及上級政策時走了樣,既阻礙了全面復工復產,也一定程度上讓疫情嚴重地區人民心裡受傷。

27日,九江長江一橋處,湖北黃梅縣與江西九江兩地警務人員發生爭執,有人員被推搡在地、警車被掀翻,一度引發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廣泛關注。幸而結果是好的,27日晚,兩地疫情防控指揮部聯合發佈通告,雙方均撤銷疫情防控期間設置的臨時防疫站點,確保往來車輛人員無障礙通行。雙方同時明確互認湖北健康碼和贛通碼,兩地群眾持綠碼通行,不需要任何其他通行證明。

事實上,低風險地區撤臨時防疫站點、全國健康碼互認,本來是中央早已明確的。如3月18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低風險地區之間的人員和貨物流動,必要的健康證明要做到全國互認,不得再設置障礙,不對人員採取隔離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3月15日,湖北低風險地區就超過90%,到27日則僅剩武漢市區八區為中風險,其餘地區均為低風險。

回顧這次疫情,從2月10日左右湖北以外省份人員返程,到近期湖北除武漢以外地區人員返程,雖然這麼大的衝突少見,但類似對於疫情嚴重地區或者說自認為疫情嚴重地區人員的區別對待,可以說屢見不鮮,即便中央明確“這是不允許的”,仍然時有發生。

如2月10日左右江蘇無錫、揚州、崑山等地對七省市人員一律勸返,北京、深圳等地部分社區不讓租房人員進入。近期則有湖北籍人員返回廣東後被舉報。且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地方要求湖北籍人員返程後隔離14天,有的地方甚至要求江西、安徽等早已清零地區人員也要隔離。日前,湖北省委書記應勇還呼籲全國善待湖北人、善待湖北農副產品。

屢屢發生類似現象,源於各級利益出發點的不同。從中央乃至省級層面看,考慮的是全局的利益,為控制疫情犧牲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當前務必儘快全面恢復經濟秩序,不然企業倒閉、人員失業帶來的次生災害,可能勝過疫情本身。但對於執行疫情防控政策的基層而言,“不出事”“不讓疫情重燃”等考量是第一位的,也關乎執行人員的切身利益,經濟利益離自身則相對較遠,加上對於疫情的恐懼心理,於是就出現部分地方不執行或者緩執行上級政策。

也有感慨頻頻出現的區別對待湖北人現象:“湖北加油”不能只是在嘴上說說,在湖北解除離鄂管控後,仍處處提防和限制湖北人員,這是一種傷害。這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一旦自認為將增加疫情風險時,往往出現一些人不顧科學和事實,將疫情與湖北人劃上等號,這也是基層執行防控政策走樣的群眾基礎。比如目前還有不少小區不讓裝修、家政人員進出,業主的不理性也是原因之一。

對此,全國各省份有必要來一次疫情防控政策落實情況的清查,特別是對於縣區及以下部門防控政策與中央精神相牴觸之處。尤其要對照3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所提出的上述精神。

而對於不互認健康碼、需要其他更多證明以及強制隔離等措施的執行人員,還應該問責。強調復工復產的重要性和省市領導幹部帶頭接納等行為,只能說有引導和啟示作用。只有對不執行上級政策或執行走樣者問責,才能真正解決目前頻頻出現的問題。

總體來說,應該科學、理性認識和對待疫情,更應該不走樣地執行中央的疫情防控政策。別讓湖北人寒心,也不要再人為阻礙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經濟秩序的恢復。

(作者系第一財經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