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同魚情,如何選對魚漂?

浮漂,是我們廣大釣友垂釣時使用到的極其重要的釣具,而浮漂一詞分別出自古代經典《碣石篇》、《文賦》、《海濤集·海昌之一夜》。

浮漂作為我們釣魚人的眼睛,它能夠傳遞給我們魚兒咬鉤的關鍵信息;浮漂也能夠表明釣餌所在水中的位置,有了浮漂的存在,可使鉤餌任意停留在不同深度的水層,便於我們作釣不同水層的魚種;而作釣不同的魚類時,因其進食習性的相同,漂相呈現出的反應也不盡相同,

所以,垂釣時用對了浮漂,爆戶似乎不再是一件難事,那麼,究竟什麼魚情下使用什麼樣的浮漂呢?


面對不同魚情,如何選對魚漂?


1、 根據不同材質、不同特性的浮漂選擇


浮漂按照材質分類,大致可分為巴爾衫木、蘆葦、孔雀翎、納米四類。

蘆葦漂靈敏度高,較為堅固,能夠準確捕捉魚訊,是很多釣友朋友冬季作釣的首選。

巴爾衫木漂使用較為廣泛,可塑性強,既不像蘆葦漂那麼堅硬,又不像孔雀翎那般穩重,較為中性。

孔雀翎漂因其原料材質的原因,價格較高,但沉穩且耐用,可以規避掉雜亂的訊號,應對滑口魚表現出眾。

納米漂與其他魚漂相比,浮力更大,同等吃鉛和浮力的情況下,體積又最小,也是靈敏類型的浮漂,但納米漂不夠結實耐用。


面對不同魚情,如何選對魚漂?


二、在黑坑作釣時浮漂的選擇


如果垂釣的黑坑中,既有生口魚,又有老坑魚,此時我們可以選用納米或者巴爾衫木材質,漂尾和漂腳要長、肚大(棗核型),使用這樣的浮漂,浮力好,其吃鉛大,不懼怕風浪,同時翻身比較迅速,下沉相對穩健,且動作沉穩,如果有口信號清晰,有效規避了小魚的假信號。


如果黑坑中,目標魚為小鯽魚、滑口魚或者二水魚,此時就該選擇靈敏度較高、漂長較短的蘆葦漂,蘆葦漂在應對吃口較輕的狀況時,反應靈敏,能夠幫助我們第一時間捕捉到精準的信號。


面對不同魚情,如何選對魚漂?


三、當下時節,春季野釣時浮漂的選擇


雖然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但隨著春回大地,氣溫與水溫慢慢回暖,也有些釣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走出家門走向水邊,開始解這一冬天沒有釣魚的饞。在初春時節,向陽的淺灘便是春季垂釣較為理想的釣位。在淺灘垂釣時,浮漂可以選擇漂腳較短、漂身較粗、漂尾中短、總體來說較小的浮漂,因為春季野釣,自然水域中的魚口輕且慢,使用較小的浮漂自然會有不錯的表現。

那麼,什麼時候時候使用較大的魚漂呢?大家可以記住這個原則,"釣大魚用大漂,釣小魚用小漂",因為大漂既能夠避免小雜魚的雜亂信號,又能準確把握大魚咬鉤的信號,這是小浮漂所做不到的。

各位釣友覺得我說的對您有點幫助,歡迎點個關注,也歡迎大家回覆留言討論,咱們一起聊聊釣魚,論論釣技。釣無定法,我說的只是我個人的理解,歡迎釣友多拍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