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柒走红,返璞归真,田园生活最美的“教材”

3月20日,李子柒停更60天微博后,再次发布了一则“蓝染”视频,专门介绍布的染色过程,也是传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子柒走红,返璞归真,田园生活最美的“教材”

子柒走红,返璞归真

李子柒走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商业团队在背后做推手,有人说是假的,农村里的女人哪能如此“天仙”,一尘不染。田园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

她的视频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琵琶熟,她摘来制成琵琶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

令多少人向往却无法实现的传统田园归隐生活,李子柒用她身体力行的方式为我们还原了千年的纯粹的生活方式。

李子柒的生活方式,简单概括为一个词,那就是返璞归真。

因为这个词戳中城市里每一个人的心,相对李子柒的生活,我们太纷繁复杂了。


子柒走红,返璞归真,田园生活最美的“教材”


城市生活,车水马龙

近4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的推进,几亿中国人开始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故土,聚集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过上与上几代人完全不同的城市生活。

城市生活很美好,但也令人痛苦与不适应。

我不记得是哪位哲人对城市生活做过最好的诠释:

城市就是几百万个害怕孤独的人,聚集在一起,过着孤独的生活。

进入城市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城市生活似乎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汪峰的一首《北京北京》,用撕心裂肺的声音,唱出城市人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 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

我似乎听到了它烛骨般的心跳, 我在这里欢笑 ,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 也在这儿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 ,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 ,在这里失去

当华灯初上,窗外霓虹闪烁,经过一天的拼搏与奋斗,我们分外想念远在千里之外的乡村,想念山居的宁静,想念月光下的凤尾竹,想念满天星斗,以及在柚子树下纳凉的童年生活。


子柒走红,返璞归真,田园生活最美的“教材”


问过身边很多人,“如果有钱了、年老了最想住在哪?“热闹繁华的地方”、“风景优美的地方”、“归隐田园”、“湖光山色”、“面朝大海”......

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呢?大部分人稍加犹豫后选择了“归隐田园”

可因为房子,车子,孩子,还有其他社会的因素,绝大部分人只能心向田园,身在城市。这时,李子柒的作品,及时地出现,她一袭红衣,眉梢沾着露水,在田野之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远隔千里,又好像近在咫尺。

那么美,美得刻骨铭心,城里人不由自主地爱上,哪里还会追究那些真与假的细节。

归隐田园,反躬自省

李子柒的走红,甚至连外国人也追捧,不是说要我们城市里的人都解甲归田,再搞一次“上山下乡”运动。而是要对我们现在城镇化生活进行一次深刻的反省,特别是这一次疫情,全国按下暂停键之后,生活方式的反省,实在有必要。

农耕文明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在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的冲击下,我们有没有必要好好地保护与传承?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高度现代化科技化的浪潮下,还有没有现实的意义?

病毒灾难面前,我们突然发现,所谓的科技在自然灾害面前,是那么地无力脆弱。在城市暂停之后,我们发现,一日三餐,简单安稳或许才是我们真正的生活方式。其他的所谓“福布斯排行榜”、“世界五百强”,只不过是资本化社会下权力与资本对百姓小民的另一种奴役。

中国人骨子里对田园生活是充满了向往与憧憬的,从陶渊明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到王维的“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无数诗人对田园诗情有独钟,辞官归隐、解甲归田是心怀田园的人渴望归属的梦想。


子柒走红,返璞归真,田园生活最美的“教材”


一间小院、一畦菜园、几缕炊烟、几道篱笆、一山云霞、满天繁星……最好还有一只小黄狗,每天在鸟鸣声中醒来,睁开双眼,满眼都是春天的苍翠。

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李子柒,耳濡目染下,她学会了做做各种各样的乡间美食,在这种自然环境之下,她顺应节令的美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做菜、酿酒、造纸、编篮子,盖凉亭,砌炉灶......在李子柒的世界里,她用唯美的行动复活了我们心中的田园梦。

跟着李子柒的身影,我们在春天播种,在夏日耕耘,在秋季收获,在冬日里赏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子柒走红,返璞归真,田园生活最美的“教材”


回归真实简单的生活,岁月静好,活着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