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3D打印產業規模達千億人民幣

日前,諮詢機構沃勒斯發佈2019年3D打印產業年度報告:2018年的3D打印產業規模為96.8億美金,並預測到2020年有望達到158億美金,2022年可能會爬升至239億美金,2024年則有可能達到356億美金。


熱度爬升:投資熱度不斷,玩家開始增加

日前,諮詢機構沃勒斯發佈了2019年的3D打印產業年度報告:2018年的3D打印產業規模為73.4美金,並預測到2020年,3D打印產業規模有望達到158億美金(約合1061億人民幣),2022年可能會爬升至239億美金(約合1605億人民幣),2024年則有可能達到356億美金(約合2391億人民幣)。

全球3D打印產業規模達千億人民幣

各界企業普遍看好3D打印技術對各產業產生的價值,目前投資於3D打印技術研發的企業包含了空中巴士、阿迪達斯、福特、豐田等知名企業。

據公開資料統計,2016年時,全球有能力自主“研發與生產”3D打印機的企業共計有97家;2017年共計有135家;到了2018年時,已增加至177家。產業內的系統性玩家開始增加,意味著打印機的相關研發、製造技術趨於成熟。


產業多角擴張發展:定製化能力使得技術成功深入各領域

3D打印產業的蓬勃發展,主要源於產業的定製化能力高,可應用的場景相當多樣,目前在各產業與場景的深度融合狀況也都較為樂觀。

以產業而言,在成衣、傳統汽車、飛航、建築、武器、醫藥、機器人與航天產業都已經有一定的應用成果。目前運用3D打印在其製造流程當中的代表企業包含了空中巴士、波音、寶馬等。

一、成衣領域

耐克於2012年利用了3D打印技術為美國橄欖球球員設計鞋款“Vapor Laser”,採一體成型的技術,有效提升球員移動效率;2018年,New Balance首次亮相其為運動員設計的跑鞋,可利用3D打印技術進行客製化,完全貼合腳型。

、傳統汽車領域

2014年,瑞典超級跑車生產商科尼賽克利用了3D打印技術生產零部件,用於其車款One:1,該生產商同時擁有專屬的零部件3D打印生產線;美國工程公司Kor Ecologic和3D打印機生產商Stratasys共同製造的車款Urbee,則是世界第一輛使用3D列印技術打印出車身和車窗的汽車。

三、飛航領域

由於飛機不但製造週期長且耗材多,通過3D打印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材料利用率並縮短製造耗時。2015年,空中巴士公司宣佈其機種A350 XWB有超過1000個零部件是通過3D打印製造。

四、建築領域

現今3D打印技術在建築領域主要用於模型的搭建。過往展示用的建築模型多為手工製作,製作費時且不易達成客戶心理預期。通過3D打印可完整呈現設計圖,並有效降低製作時間。

南加州大學目前已經開發出可直接打印出房子的技術,未來有望在24小時內“印出”一個建築物,且達到零耗材的目標。

五、武器領域

2012年,美國一個民間組織設計出可通過3D打印大量製造的gun設計圖;2014年,日本一名男子因自行打印可開火的gun且傳播搶支設計圖被逮捕,成為世界第一個因打印武器遭到判刑的人。

六、醫藥領域

3D打印目前已經成功運用於器官移植及醫療器械製造。目前在器官移植上,已成功為骨盆、下顎進行替換,另外也運用在面部毀容患者的重建,未來有望助力骨科、助聽科與牙科相關技術的發展。

七、機器人領域

類人形機器人由於零部件複雜,現多以人工進行組裝,在量產上仍有挑戰。通過3D打印可以有效解決組裝問題,使得類人形機器人實現量產計劃。目前全球已有企業開發出可以3D打印技術製造的類人形機器人。


剛需尚未形成:C端銷量成長驚人,但份額仍偏小

不僅是在產業上的應用開始普及,3D打印機也逐步走向C端消費者。

一般消費級3D打印機價位普遍在5000美金(約合33580人民幣)以下,主要面向一般用戶,如:個體消費者、學校以及家庭等。

一、個體消費者/家庭

市面上的消費級3D打印機目前在個體消費者的運用仍以娛樂性大於實用性為主。消費客群多為科技潮流跟隨者,但也有部分傢俱(如:掛衣鉤、門把等)已經通過3D打印實現自主生產。

二、學校

STEAM教育是3D打印機目前在學校中最大的應用領域。通過打印技術,校方不再需要購買昂貴的編程培訓硬件設備,學生可自行設計、打印並組建模型,能夠比一般STEAM教育更好的訓練各項能力。

2015年,全球共售出了27.8萬臺消費級3D打印機,而沃勒斯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售出了近52.9萬臺消費級3D打印機,出貨量爆炸性的成長了近2倍,但佔總體規模份額仍偏小。

但總體而言,C端市場的發展性仍然是樂觀的。隨著製造機器與打印的技術雙雙趨於成熟,會帶動打印機的成本及價格下調,並大幅拓寬一般消費者可應用的場景,能夠扮演日常家電一樣的角色。


未來發展趨勢:開拓單機開源材料運用、更快的打印速度與更低的售價

整體而言,3D打印技術的發展前景仍是值得期待的。

億歐智庫認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會聚焦在三大方面:開拓單機在多種材料的自由使用,提升3D打印機的打印速度,以及降低3D打印機的售價。

開拓單機在多種材料的自由使用,指的是由於目前的3D打印機多以僅能使用單種材料(如單使用硅膠或是鐵),未來將會著重開發出能夠使用多種材料的打印機,大幅拓寬單臺機器能使用的應用場景。

而更快的打印速度與更低的售價,也有助於3D打印機深入商業場景與民用場景中。

3D打印技術能達到材料的充分利用以及為用戶實現高度定製化,隨著技術趨於成熟,其能夠以更為環保的模式,為各產業提供強大的設計與製造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