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的故宮有什麼獨特的地方?

用戶7371482410127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但李自成很快被清軍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燬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餘建築全部被毀。五月初二,清軍進入北京,紫禁城被清軍接管。 [20] 同年十月,清世祖順治帝遷都北京。十月初一,順治帝在太和門向全國頒佈登基詔書,清王朝正式定都北京。此後歷時14年,將中路建築基本修復。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開始重建紫禁城其餘被毀部分建築,至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基本完工。順治帝和康熙帝都將乾清宮作為居住和處理朝政的主要場地,到雍正帝即位之後,開始移居養心殿。


古史今鑑


紫禁城採取嚴格對稱的院落式佈局,按使用功能分區,依用途和重要程度有等差、有節奏地安排建築群的體量和空間形式,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組群佈局的最高水平。紫禁城的基本佈局是明代的,現存明代建築尚有百餘座。

建築群組佈置上,紫禁城強調中軸線,也利用院落的大小、殿庭的廣狹來區分主次。前三殿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建築群,佔地面積為宮城的百分之十二,後三宮面積為前三殿的四分之一。其餘的宮殿,包括太上皇、皇太后的宮殿,又小於後三宮,以突出前三殿、後三宮的主要地位。在建築形體上,主要是通過間數多少和屋頂形式來區分主次,間數以十一間為最,屋頂等級依次為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最重要的加重簷。通過這些手法,把宮中大量的院落組成一個軸線突出、主從分明、統一和諧的整體,把君臣、父子、夫婦等封建倫常關係,通過建築空間形象體現出來。

首先我們看到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它們象徵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內金水河從紫禁城西北角筒子河涵道引入紫禁城,沿紫禁城內西側南流,至武英殿東向,經武英殿門前,再東經涵道至太和門前。

  又經涵道東出至文淵閣前水池,從文淵閣東出經三座門前石橋,最後流入午門東側筒子河,全長2100米。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宮中營造用水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分隔空間、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