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柴橋@ 小星星樂園



我的四季媽媽 | 吊蘭 | 我的家鄉——柴橋@ 小星星樂園


我的四季媽媽

餘姚市蘭江小學304班 廖楚涵


我的四季媽媽 | 吊蘭 | 我的家鄉——柴橋@ 小星星樂園


我有一個四季媽媽,她有時像春天一樣溫柔,有時像夏天一樣火熱,有時像秋天一樣豪爽,有時又像冬天,讓人瑟瑟發抖。


每當我認真做作業,端端正正寫字時,媽媽的話就像琴聲一樣“叮叮咚咚”地傳進我的耳朵,一雙格外有神的大眼睛也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彷彿溫暖的春風輕輕地拂過我的臉龐。我把這時的媽媽,叫做春天媽媽。


剛開始學看圖寫話時,我和媽媽都一頭霧水。於是媽媽忙乎起來,她東諮詢西打聽有關這方面的書籍,等一堆書到手後,她又整天泡在書房裡,在網上搜索相關的視頻。今天聽講座,明天上網課……媽媽和我開始行動起來了,我們改了寫,寫了改,媽媽忙得熱火朝天。我把這時的媽媽,叫做夏天媽媽。


每年“雙十一”,媽媽都會在電腦上瘋狂採購。之後,媽媽的快遞一個接著一個。家裡堆滿了媽媽的“戰利品”,有書、運動鞋、巧克力和餅乾,還有我們的新衣服、廚房用具等。這時的媽媽,就像秋天一樣豪爽,我叫她秋天媽媽。


有一段時間,我的口算連續出錯,媽媽發現後,皺著眉頭:“跟你說了多少遍,做完口算一定要檢查!我說的話,在你這兒像被大風颳走了嗎?”媽媽的話像西北風呼呼地從我耳邊吹過,我感到陣陣寒意。我把這時的媽媽,叫做冬天媽媽。


這就是我的四季媽媽,我在四季媽媽的溫暖關懷下一天天成長。

張靜老師點評

一年四季,感受各異: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炎熱,秋天的豪爽,冬天的凜冽。廖楚涵小朋友的這篇文章把媽媽用四季來比喻,這個構思非常新穎有趣。


我們知道,人物描寫的方法技巧有很多種,比如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等。單一的描寫會顯得枯燥乏味,所以就需要從人物所做的具體事情中來體現反映,用典型的事例寫人,才能把人寫活,才能突出人物性格。本文的小作者就是採用了這種寫法技巧,通過寫作業、網購、做口算等幾件小事,把媽媽的性格展露出來。神態描寫突出了春天媽媽的溫暖,動作描寫突出夏天媽媽的火熱,語言描寫突出冬天媽媽的凜冽,最後還不忘表達自己對這個四季媽媽的愛。文章捕捉了生活中看似平常,卻能很好地體現人物性格的材料來加以敘述,讓人耳目一新。


當然,雖說整體的描寫是自然流暢的,但還是有進步的空間哦,尤其是在描寫秋季媽媽的時候,如何體現“豪爽”二字,我想不僅僅是舉例“戰利品”吧,還應從媽媽的神態、動作上多加以描寫修飾,這樣才能把人物性格特點刻畫得更立體豐滿。


我的四季媽媽 | 吊蘭 | 我的家鄉——柴橋@ 小星星樂園


吊蘭

寧海縣橋頭胡中心小學606班 葛奕含


我的四季媽媽 | 吊蘭 | 我的家鄉——柴橋@ 小星星樂園


水池旁的吊蘭開花了。修長的淺綠色的葉片間,一抹小小的亮白的身影若隱若現,在清風中輕輕搖曳,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水池邊的吊蘭,在波光粼粼之中,像是一個正值妙齡的豆蔻少女,以水為鏡,梳理著精緻的妝容。原本就白得晶瑩剔透的花瓣,薄薄地包著幾根黃蕊,被水光映得楚楚動人。風兒吹過葉間,捎來一段幽香,清新怡人。


在我的書房的窗臺上,也有一盆吊蘭。伏案之餘,抬頭一看,和煦的晨光給吊蘭的花瓣灑上了一層金粉,使吊蘭不比以前的潔白雅緻,似乎變得熠熠生輝了。在陽光的照耀下,吊蘭那些或長或短的葉子,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駁駁,生意蔥蘢,更加襯出了花兒的美。這小小的書房,洋溢著吊蘭若有若無的淡淡幽香,使人也清醒許多,驅走了心頭的煩惱。那十字小白花,是那麼嬌嫩,又那麼醒目,順著綠蔓垂至書桌前,彷彿一個個身著白衣,腰間飄著黃絲帶的仙女,踏著綠色的祥雲從天而降。


吊蘭,清雅脫俗。作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蘭,不正是人們應該學習的對象嗎?她也許不比七里香芬芳撲鼻,也許不似牡丹花雍容華貴,也許不如丁香花美麗憂愁,但是,蘭不染世故,潔身自好。做人也要像蘭花一樣,心性修持,堅貞不渝,才可以達到高尚的境界。

張靜老師點評

提起植物,同學們的腦海裡會出現許多花草樹木的樣子,但是要將平時熟悉的植物寫成作文,大家就會覺得很難,會無話可寫,三言兩語就寫完了。其實狀物作文關鍵就是兩點:細心觀察,託物言志。具體怎麼圍繞這兩點展開,葛奕含同學的這篇文章就值得大家一起來好好學習借鑑一下。

文章開門見山,通過自己的細心觀察體會,把吊蘭的特徵、形態描繪得栩栩如生。首先描寫的是水池邊的吊蘭,把吊蘭比作是一個正值妙齡的豆蔻少女,使其優美動人的姿態植入讀者的內心。隨後,文章的重點描述轉移到了書房窗臺上的這盆吊蘭上,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展開細緻描寫,這裡又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把陽光下清新淡雅的吊蘭展現在我們面前,並且加入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給人很強的感染力。語言精煉、文字優美,可以說這一部分的描寫,非常能體現小作者強大的文字功底。

文章的最後,小作者又很好地做到了“託物言志”,讓整篇文章得到了昇華。總體來說,本文描寫生動,情感真切,立意深刻,因此作為一篇範文來跟大家分享是再合適不過了。


我的四季媽媽 | 吊蘭 | 我的家鄉——柴橋@ 小星星樂園


我的家鄉——柴橋

寧波市北侖區柴橋小學301班 葉晗依


我的四季媽媽 | 吊蘭 | 我的家鄉——柴橋@ 小星星樂園


我的家鄉在柴橋,這裡景色迷人,風景如畫,被稱為魚米之鄉。


柴橋,名字的由來其實很簡單:很久以前,有一戶姓柴的人家,在穿山鎮蘆江上建了一座橋,名曰柴家橋。久而久之,為了方便,它就被簡稱為柴橋了。


早在清朝乾隆年間,每逢農曆初一、初六,鎮上有大市;初三、初八,有小市,商貿繁榮。不僅方圓幾十裡,就連沈家門、六橫等地,都有客商前來做買賣。街上有店鋪近兩百家,有藥店、布店、糧店、典當行,應有盡有。


1916年,柴橋鎮成立商會,工商業者紛紛出資辦廠、辦校、修橋,還引進了醫院,創建了郵局,方便了當地的居民,日漸繁榮的柴橋也贏得了“小寧波”的美稱。

從老街的南面出來左拐,柴橋的“母親河”赫然躍入眼簾,河道寬闊,“柴橋”依舊。這裡有兩所小學,一所是歷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柴橋小學,另一所是2006年新成立的柴橋實驗小學。說起柴橋小學,就會想起張兆慶爺爺,他給學校投資建造了好幾幢教學樓,使當時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

柴橋還有很多美食,比如生煎、灰汁團、年糕、青團……這些特色小


吃給遊客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尤其是柴橋生煎,已經成了柴橋小吃的代表。

歡迎大家來柴橋遊玩!

張靜老師點評


這是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儘管疫情讓我們駐足在家,沒能好好地出去遊山玩水,但似乎也不妨礙我們發現身邊的美。比如葉晗依小朋友,就發現了自己的家鄉之美。

文章通過描寫家鄉的景物,介紹家鄉的歷史,感受家鄉的民俗,抒發了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文章開頭開門見山,直抒胸臆,“我的家鄉在柴橋,這裡景色迷人,風景如畫”總起一段,交代了自己眷戀家鄉的原因。接下來我們可以發現,葉晗依小朋友幾乎用了一半的篇幅在介紹家鄉柴橋的歷史背景,包括名字的由來、商業地位等,可見柴橋是一個具有濃厚歷史底蘊的小鎮。這一部分的添加老師覺得還是挺不錯的,這就讓一篇寫景的文章有了文化內涵和深度。

講完了文化歷史,還是要回到本文的重點——景物,也就是把總起的這句展開來描述,如何從具體的事物上來體現柴橋之美呢?我們知道,寫景的文章需要按照一定的遊覽順序,這是遊記類文章中的一種常用技法。在這裡的確有所體現,比如“從老街的南面出來左拐”的母親河,但除此之外似乎並沒有按照這個邏輯去展開描寫,不管是寫景還是寫美食,都只是蜻蜓點水的提了一下,寫作思路還不夠清晰完整,因此這一部分還是可以加強的哦。


我的四季媽媽 | 吊蘭 | 我的家鄉——柴橋@ 小星星樂園


欄目簡介


由《未來作家》報社

和FM904“小星星樂園”共同打造

每次邀請三位入刊作者

一起走進電臺直播間

分享閱讀和寫作的快樂


|直播時間|

每週三晚上19:00-20:00

聽得見的陽光,擋不住的魅力

一起尋找最閃亮的文學之星!


[email protected](小學1-3年級)

[email protected](小學4-6年級)

[email protected](初中高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