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為四川中小學在線教學把脈獻策


小學生自控力不強,線上聽課坐不住、寫作業拖沓;上了一段時間網課後,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所下降……近日,四川省政協就中小學網課情況展開調研,部分教師、校長向調研組介紹了在線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中小學延遲開學,為實現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四川通過“四川雲教電視課堂”、網絡平臺、教師直播講解等多種方式開展在線教學。

四川省政協教育委主任朱世宏介紹說,此次調研著眼於推動四川教育均衡和信息化發展,增強面臨突發情況和各種災難時的應對能力,找準中小學網上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和長遠發展科學機制。

“我們學校農村學生居多,家長輔導能力有限。隨著逐步復工復產,一些家長上班或外出務工,學生的線上學習缺乏監督。線上學習老師掌握不到每位學生的學情,無法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甘孜州康定市實驗小學校長扎西卓瑪說道。

“很多學科的線上教學主要是老師講、學生聽,師生間互動少,學生學習效果不好評估。”馬爾康第四小學校長三郎斯基認為,要深入思考網課的多元化和針對性問題,以適應不同學段學生的學習需要。

成都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長黃敏潔表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是未來教育發展趨勢,線上教育要以線下為基礎,教師在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思維方式等方面要發生改變以適應線上教學。四川省政協教育委智庫專家羅曉航建議,應從更高層面統籌推進教師信息化教學培訓,加強課程領導力建設,推動在線教學水平和質量持續改善。三郎斯基建議,要重視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學校信息化建設及專業信息化人才培養,縮短城鄉教育信息化進程。

四川省政協副主席趙振銑表示,利用現有資源開展線上教學,既為四川900多萬中小學生提供了務實之需,更重要的是在疫情期間穩定了千家萬戶,為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網絡教育應思考對未來教育的啟示,要著眼教育目標、教育改革,從制度層面思考傳統教育與創新,總結疫情期間線上教育教學的經驗,深入分析線上教育在復學後的作用,適應學生多樣性需求。要充分運用在線教學積累的寶貴經驗和教學資源,通過構建精品課程資源庫,加大省內地區間、校際教學協作等方式,提升水平和質量,推進全省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

(轉自:新華社客戶端四川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