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被賣到廢品站的鐵鉤子竟是國寶,如今展出保價高達10億

導語:龍是我們非常喜歡的民族象徵,而在眾多龍的形象當中,這個展示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第一部分遠古時代的玉龍,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今天我們就說說玉龍的身世吧!

什麼,垃圾站裡也能有國寶?這樣的事情並不稀罕。

1971年的一天就發生過這樣的“奇聞”。1971年8月,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的村民張鳳祥,在果林裡揮汗如雨的時候,鐵鍬突然挖到了一個石頭砌的地窖。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決定去石洞裡探個險。在石洞的底部,摸出一塊像鉤子一樣的東西。

張鳳祥將“鐵鉤”拿起來端詳,感覺很像重型拖拉機犁地時被拉彎的鐵栓。直徑70餘公分,有小臉盆大。張將這東西拿給其他村民看,有人用鐵鍬敲了敲,認定是一塊兒空心鐵,說了一句沒啥用,隨即丟在土裡。張鳳祥到了家仔細一想,就是廢鐵,拿來也可以賣錢啊,一斤四分錢,一分錢四塊兒糖,也不錯。於是返回現場將“鐵塊”撿了回來。

差點被賣到廢品站的鐵鉤子竟是國寶,如今展出保價高達10億

回到家後,張鳳祥又渴又累,就順手把這個鐵鉤子扔在了地上。張鳳祥的弟弟張鳳良,當年還是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子,看著哥哥扔在地下的“鐵鉤子”後,也跟今天的人遛狗、溜白菜一樣,想把這個鐵鉤子遛一遛,於是,找了一根繩子把它綁住,開始拖著“鐵鉤子”和小夥伴們在村子裡玩耍了起來。

要說這個東西可真是結實,在張鳳良遛了它七八天之後,不僅沒有什麼損壞,反而把身上原來的髒東西磨掉了,“鐵環”表面的雜質已經所剩無幾,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有頭有尾有須有角有鬃,像龍又像豬。

張鳳祥的父親張金貴看了,認定是一塊兒玉石,於是從村子的商店買了二尺紅布,把它包了起來,鎖在櫃子裡。一日,張的舅舅過來看玉,認為可以洗4根玉石菸袋嘴,當時一根玉石菸袋嘴可以換一頭牛,時價180元。這樣,本來是16顆糖,變成了4頭牛。

差點被賣到廢品站的鐵鉤子竟是國寶,如今展出保價高達10億

於是,這個“鐵鉤子“改變命運的機會來了。然而張鳳祥並沒有把它賣到廢品收購站,反而帶著它來到翁牛特旗文化館。

那個時候,紅山文化還沒有被發現,翁牛特旗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並不知道它是個什麼東西,而張鳳祥也不知道該要多少錢。於是,文化館裡一位同志,就自作主張,用了三十元錢,徵集了這件文物。按當時購買力看,這個價格也不算低,差不多是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但是,如果放到今天,沒有幾百萬就不用想了。

差點被賣到廢品站的鐵鉤子竟是國寶,如今展出保價高達10億

玉豬龍

翁牛特旗文化館的工作人員,買下這個玉鉤子以後,並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的造型和製作的年代。於是,按照慣例辦理了入庫登記手續之後,就把它當成一件普通的文物鎖到了箱子裡。

1984年,遼寧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的發現,掀起了對紅山玉文化的關注高潮。在那一年,考古隊員在遼寧牛河梁,發現了兩個精美的玉器。經專家仔細辨認和研究後,認為它們是屬於紅山文化時期的玉豬龍。這個消息傳出後,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差點被賣到廢品站的鐵鉤子竟是國寶,如今展出保價高達10億

玉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才讓翁牛特旗文化館負責人賈鴻恩想起十幾年前收購的那個玉鉤子。他意識到,那件被他們鎖在箱子裡的玉器,極有可能是與牛河梁玉豬龍一樣珍貴的文物。於是,他立即把玉鉤子找出來,裝進挎包,坐火車趕到北京,請中國著名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先生鑑定。

蘇秉琦告訴賈鴻恩:這也是一件珍貴的玉龍,是一件重要的紅山文化遺物。當聽說他要乘火車返回赤峰的時候,蘇秉琦囑咐道:小夥子,你要好好地保護它,這不是一件普通的文物。

1971年在三星它拉發現的玉龍,終於在被忽視了十多年以後得到正式確認:這是一件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由當時的紅山人精心製作的、是國內首次發現的“中華第一玉雕龍”。這件玉雕龍無足、無爪、無角、無鱗、無鰭,碧綠色,高26釐米,重一千克,身體呈英文字母裡 C 的形狀,它代表了早期中國龍的形象。

差點被賣到廢品站的鐵鉤子竟是國寶,如今展出保價高達10億

張鳳祥

它的鼻子前伸,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梭子形,眼尾細長上翹,頭上刻著細密的方格網狀紋,龍的脊背有21釐米的長鬃,長鬃佔了龍體的三分之一以上。龍的脊背上有一個圓孔,經過試驗,如果用繩子穿過圓孔懸掛,龍的頭尾恰好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

這是時隔42年後,張鳳祥第一次看到自己當年親手挖出來的16分錢的鐵鉤,

據說現在它的展出保價為10億元。他說他還能看到當年弟弟在地上拖拉時磕壞的一角,瑕疵朝裡陳列,不容易發現。

差點被賣到廢品站的鐵鉤子竟是國寶,如今展出保價高達10億

紅山文化玉龍曾有“中華第一龍”的稱譽,雖然此後我們又發現了更早的龍形的蹤跡,但紅山玉龍的典型意義仍不容置疑。中華民族向以“龍的傳人”自居,龍的起源同我們民族歷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時代的肇始緊密相關。紅山玉龍對於研究我國遠古的原始宗教,總結龍形發展的序列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從這一點上來看,怎樣估價紅山玉龍的文化價值均也不為過。

聽到這樣曲折的故事,您是不是和小編一樣,為珍貴文物的驚險歷程捏了一把汗。從垃圾到國寶,中間隔著的就是一副好的眼力。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裡,認為小編寫的還可以的話,請點擊小程序看一看。您的點擊,就是我最大的支持,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