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無用社交,酒局裡,沒有真朋友

拒絕無用社交,酒局裡,沒有真朋友

文|惜早(富書專欄作者)

深夜十一點,在閨蜜群裡看到阿桂的吐槽。

她說,“上司灌酒,喝醉了,已經把全部吃的東西都吐了出來,現在躺在床上難受得發抖”。

恍惚間,我想起自己大學畢業初入職場時候遇到的事情。

剛上班一週,就碰到了傳說中的“酒局”。當時的領導不住地勸酒,還“循循善誘”:

“中國文化就是酒文化。”

“不喝就是不給大家面子。”

“會喝酒,你才有人脈,工作才做得下去。”

......

那晚,我受不住各種勸告,喝了半杯紅酒。回到家後,特別難受。

難受的點在於諸多的疑惑:

我從事的工作到底有什麼價值?

我這麼多年努力讀書是為什麼,還不如會喝酒嗎?

領導說的就是對的嗎?

第2天, 我請了假,好好想清楚了這些問題。

之後,我還是繼續上班,但不喝酒,領導再說也沒用。

很久之後發現,路都是可以自己選的。

拒絕無用社交,酒局裡,沒有真朋友

拒絕無用社交,酒局裡,沒有真朋友

拒酒一時爽,一直拒酒一直爽

酒局的酒,和與好朋友談天小酌的酒,是不一樣的。

酒局的酒,帶著壓迫的成分。

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彷彿你不喝就是打了上級、長輩的臉。

這種壓迫,往往又喜歡找年輕小姑娘,某些領導,說著一些葷段子,加上道德綁架的說詞,專找剛入職場的女生勸酒,其實他們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中年油膩男”。

酒局的酒,拒它一時爽,一直拒它一直爽。

因為拒掉酒局的酒,不僅是不喝那麼簡單,它還直接幫你找回了你的尊嚴、正義和勇敢,甚至它可以更堅定你的價值觀,幫你找到未來的方向。

第一:國文化就是酒文化?

NO!不要把這個世界拱手相讓,尤其是對你討厭的人。

憑什麼他們能這樣解釋中國文化?不接受。

第二:不喝就是不給大家面子?

真正對你好的人不會讓你為難。

你不喜歡的事情,還要強迫你,幹嘛還要給他面子?

第三:會喝酒,你才有人脈,工作才做得下去?

工作最終看你的能力和價值,跟喝酒喝出來的虛無人脈毫無關係。

認識清楚之後,沒有意義的酒局,不過是浪費時間。

有這時間,不如好好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將來可以找到工作環境更好的職位;不如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與喜歡的人相處,讓每一刻都值得。

一次拒絕,可能自己心裡還有些忐忑,他人也有些“你不合群”的看法。

拒絕多了,心裡的快意勝過一切,久而久之他人自然也習慣了。

拒絕無用社交,酒局裡,沒有真朋友

拒絕無用社交,酒局裡,沒有真朋友

酒局多,不等於人脈廣

主持人樂嘉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參加一個活動時,有備而來的人都帶著至少兩盒名片,主動和陌生人問好,介紹自己的公司。

離場時,一位同行說,自己這次活動收穫了很多名片,加了很多好友,這些都是自己的人脈。

而樂嘉認為:“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是多少人認識你。

赴一次酒局,打扮出門、路上堵車、席間相互吹捧等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要是醉酒,可能還要一兩天才緩得過來。

而酒局上結交的,不過是泛泛之交,沒有深層次的交流,甚至沒有真心相待。

沒事時,大家可以打哈哈一起喝酒吃飯;真正需要幫助時,根本沒人理你。

因此,聰明的你不需要在無效的應酬裡浪費太多時間。

對此我深有體會,我並沒有因為不去酒局,失去了自己的前途。

在拒絕酒局後的三年,我得到了更好的工作崗位,來到了更好的城市。

離開原單位時,當初勸我喝酒的領導也來話別,完全不像當年一樣認為我不懂事,反而滿是欣賞和祝福,希望今後繼續保持聯繫。

人脈,不在於你和別人喝過多少次酒,而是在於你能給別人提供多大的價值。

你越有價值,人脈才越廣。

正如樂嘉所說:

“你成為歌壇王菲,自然其他歌手都會對你尊敬三分;

你成為互聯網界的馬化騰,自然所有需要跟互聯網打交道的人都會對你十分客氣;

你是什麼,比你認識的人是什麼,更重要。”

拒絕無用社交,酒局裡,沒有真朋友

拒絕無用社交,酒局裡,沒有真朋友

酒局裡,沒有真朋友

酒局裡各色人物,大家根本不敢說太多真心話,就連要想吐槽誰,都擔心人多口雜,最後裡外不是人。

酒局的現實,需要你八面玲瓏。

想早退,還得找盡理由。

有時候明明大家都想走了,但為了顧面子,還不住地沒話找話。

要是一個人發動了結束語,大家其實都如釋重負。

曾經見過一個人人稱道的暖男,平時在辦公室對人都是細心照顧,同事們沒考慮到的細枝末節他都能顧及,從不拆臺經常補臺。

但是隨著接觸的深入,越來越多人,尤其是女同事都對他頗有微詞。

原因是,他特別好組酒局,而且廣邀“朋友”。

平時被他照顧的人,起初都不好不去。

但去到當場,總能發現有幾個不認識的人,話也不好多說,又不得不寒暄。

“暖男”海量,特別喜歡敬酒,總是越多人喝了,他才越開心。

中途離場的,事後還會收到他“溫柔”的抱怨:哎呀,昨晚幹嘛那麼急,你走了都沒意思了。

久而久之,相處越來越累。

大家會想:

“你為什麼要一次一次勉強我?”

“我不想去,我想早點走,就那麼難?”

“你想自己高興,那麼我呢,我的感受不重要嗎?”

最後,“暖男”人設崩塌,大家都對他保持禮貌的疏離,以免又被套上酒局的枷鎖。

酒局是個照妖鏡,真正的朋友從不強人所難。

我們已經到了一個告別的年紀,需要對很多事情斷舍離了,比如酒局。

人脈廣的錯覺、觥籌交錯的虛榮、稱兄道弟的做戲,其實毫無益處。

不如下班趕緊回家,洗手做羹湯,與家人吃熱氣騰騰的一餐晚飯,那才是人間值得。

拒絕無用社交,酒局裡,沒有真朋友

作者簡介:惜早,富書親子寫作營第4期學員,富小書的人,富書專欄作者,熱愛閱讀和寫作,願文字成為溫暖你我內心的一束光,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