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前幾天的春分意味著這個春天,已經過去一半啦。我們可能都知道溫暖的春天是植物的生長期,但其實啊,

春天也是孩子長高的黃金期。


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1為什麼春季是孩子長高黃金期?

因為春季溫度適宜,陽光和煦,是最適合曬太陽的季節,而紫外線中的UVB能幫助皮膚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世界衛生組織有研究表明,兒童在春季長得最快,3月至5月身高增加值是9月至11月身高增長的2~2.5倍。其中春夏交替的5月份孩子平均生長高度為2.73釐米,其他月份為1.34釐米。

所以,春天多讓孩子曬太陽,孩子鈣充足,自然容易長高。

那麼,怎樣判斷孩子身高發育是否正常呢?

孩子身長/身高增長規律大概遵循:

出生時:平均身長約為 50 釐米;

出生第1年內:身長增長速度最快,平均增長 25 釐米;

1~2 歲:平均每年增長 10 釐米;

2歲後:增長速度逐漸遞減,男童每年增長 5~7 釐米;女童每年增長4~6釐米;

青春期:男孩子可增長 20~30 釐米,女孩子可增長 15~25 釐米;

青春期後:身高增長最後衝刺階段,利用得當還有2~3釐米的長高空間。

2家長這5個習慣影響孩子身高

孩子的身高“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很多家長會想盡辦法去爭取“後天這三分打拼”,但有時候操作不當,反而幫了倒忙。

比如這5個常見的習慣就可能影響孩子身高:

01餵飯喂得太飽

有些家長誤以為,孩子吃得多,就能長得高。

但事實並非如此,人在飢餓狀態下,腦垂體會分泌出更多的生長激素,這會刺激兒童骨骼生長。吃得太飽,營養過剩的孩子在一定年齡階段可能比同齡人要高,但過早地促進骨骼發育,會導致骨骺提早閉合,最終可能會限制身高的增長,反而長不高。

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而且,營養過剩還會讓孩子出現肥胖的問題,肥胖也會影響孩子身高增長。

《2015青少年健康體重管理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平均每6個兒童中就有一個是肥胖者,肥胖者佔8.5%,超重者則佔8.3%。

同時,有研究數據表明:兒童體重每增加10千克,身高少長7釐米。

02過早叫孩子起床

很多時候,父母要上班,孩子又要去幼兒園,忙碌的早上為了都不遲到,只能早一點叫孩子起床。然而,過早地叫醒孩子,導致孩子睡眠不足,很容易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

因為夜間睡眠時體內生長激素分泌的量可超過全天量的一半以上。孩子要長高個子,必須要保證夜間 8 小時以上的睡眠。

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03過度給孩子補鈣

說到身高,大多數家長會第一時間想到“補鈣”,因為孩子的生長髮育離不開鈣的吸收。但盲目地補鈣也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危害。

過量的鈣會增加孩子便秘或結石等問題的風險。而且補鈣過量還可能導致幼兒骨骺提前閉合,加快骨成熟,反而使孩子的身高增長受限。

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04讓孩子長時間保持安靜

有的家長為了鍛鍊孩子的專注力或者讓孩子不那麼鬧騰,會讓孩子長時間在座位上坐著玩玩具、看繪本故事等。這些事情確實能夠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提高專注力,但孩子長期端坐,對身體發育和協調能力的發展會有很大影響。

運動時,尤其是走、跑、跳等運動會拉扯關節,使身體的長骨受力,從而刺激骨骼兩端軟骨的發育,刺激身體分泌生長激素,有助於孩子長高。如果孩子習慣長期靜坐,在生長髮育期缺乏足夠的鍛鍊,也會影響身高增長。

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開玩笑說“濃縮的就是精華”、“腦子聰明的人一般個子不高”......其實啊,不是因為腦子聰明所以不高,而是這些個子不高的聰明孩子可能大多從小埋頭學習,喜歡安靜專注的活動,缺乏體育鍛煉,導致最終身高不高。這個邏輯就像,不是說做模特就能有高個子,而是因為先是高個子,才去做了模特。

05缺乏有愛的家庭氛圍

有數據顯示:在有愛的溫馨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比在專制、壓抑氛圍中長大的孩子發育得更好。

這在國外叫“情感遮斷性身材過矮症”,主要是下丘腦、垂體系統機能受到情緒抑制,抑制了生長激素等與長高有關激素的分泌。“情感遮斷性身材過矮症”孩子主要表現為缺乏安全感、睡覺不踏實、身高較矮,除此之外,這類孩子還可能伴有智力發育較遲、獨語、多動、人際關係不協調等特徵。

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我曾在青年時報上看到過這樣的案例:

小學四年級的小夏身高僅為133釐米,比11歲同齡女孩的平均身高足足矮了13釐米。在主治醫生詳細問診後,終於找到了背後的原因。


原來,小夏成長在一個離異家庭,跟媽媽相依為命。平時,媽媽不是以淚洗面,就是向小夏灌輸爸爸不是好人的觀念。這讓逐漸步入青春期的小夏很是苦惱,夜裡也經常失眠。


這就是典型的因為缺乏家庭關愛,引起的身材過矮問題。

3怎樣幫助孩子長高?

說完了生活中容易影響孩子身高的壞習慣,再來說說幫助孩子長高的正確姿勢。


畢竟,如果我們能對後天其他的因素進行充分的干預,孩子的身高就可能有8~15釐米的增長空間哦。


01抓住兩個長高關鍵期

幼兒期(0~2歲)和青春期(10~20歲)是孩子長高的兩個關鍵期。

有的家長有時候會盲目自信,覺得自己基因還不錯,孩子不可能長不高。但2017年《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數據證明:

我國54.2%的兒童當前身高水平沒有達到遺傳身高,其中東部地區較中西部地區的未達標率更高。


所以,不要忽略後天成長環境對身高的影響哦。

而且幼兒期就要重視,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以後自然會長高。孩子的生長規律告訴我們,寶寶 2 週歲時的身高對成年後的身高有較大影響,相關性約為 70%以上。

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2重視四大成長要素

  • 營養要均衡

孩子的飲食不是營養越豐盛越好,做到均衡很重要。牛奶、雞蛋、肉類、豆製品等搭配著來,而且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等。

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可以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搭配飲食)

  • 睡眠需充足


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對孩子的成長也很重要,晚上1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睡眠不足不但影響孩子身高,而且可能導致孩子肥胖或超重,甚至引發情緒以及行為異常等問題。

孩子每日睡眠(包含午睡)時間可以參考:


新生兒:20~22小時;

1~6歲:11~14小時;

7~10歲:10小時;

青春期:保證9~10小時。


我這裡也分享一下世界睡眠協會發布的金質睡眠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給寶寶養成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讓孩子睡得好長得高。

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運動不能少

有研究顯示:運動的孩子比不運動的孩子至少高出2~3釐米

6歲前孩子的運動發展能力分3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出生到兩歲半。

在這一階段,孩子的神經系統正在發育,一些基本的運動機能正在形成。如:翻身、坐、爬、走、抓,等等。這些最基本的能力將成為孩子今後智能、體能的發展基礎,我們在這個階段主要鍛鍊孩子大運動和手眼協調能力。

第二階段:從兩歲半到五歲半,也叫“早兒童期”。

在這個階段裡,正常的孩子應該具備:跳、跑、踢、拋、接、滑動、轉動等能力。這些看似很簡單的動作,卻是孩子今後運動能力和智力進一步正常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多讓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既能曬太陽又能運動起來。

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第三階段:六歲時,即“晚兒童期”。

這個階段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兒童體育運動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運動項目,為孩子運動機能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機會。我們可以讓孩子參加到各種兒童體育運動中去,如:足球、籃球、游泳,等等。

  • 情緒很重要

原生家庭的氛圍不只對孩子的身高有很大影響,也會對孩子的心理、三觀產生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可能會伴隨著孩子一生。所以,我們平時要注意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健康地成長。

03這三個長高謠言不能信


  • “爹矬矬一個,娘矬矬一窩”


假的!基因的遺傳佔70%,父母共同決定孩子的身高,粗暴說來一人佔35%。孩子高不高,還得看雙方。

  • 隔著玻璃曬太陽也能促進鈣的吸收


不能!陽光中能促進維生素D的UVB會被玻璃阻隔,相反,能讓人皮膚變黑的UVA會穿透玻璃。也就是說,隔著玻璃窗曬太陽,不但不能補鈣,還會把孩子曬黑。

  • 喝骨頭湯可以補鈣


太難了。骨頭湯裡的鈣含量很低,每240ml的骨頭湯裡鈣含量約為3.84mg,鈣的含量約等於同樣重量牛奶的1.6%。相反,骨頭湯喝多了還會增加人體脂肪和血中的尿酸,傷害孩子身體健康。

最後我再放一下孩子身高參照表,大家可以對比下自己孩子的生長情況哦~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點擊可放大)

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當心!家長這5個壞習慣正在影響孩子身高

如果想更直觀地看到孩子身高的變化,也可以用小步在家早教APP-健康-生長記錄工具。利用這條線,能一眼看出孩子是“漲”還是“跌”了,方便我們隨時關注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