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視角下的商業思考


疫情視角下的商業思考


疫情視角下的商業思考:

1.每次災難包括疫情的發生,從天道上講,都是偶然中的必然:強壯者留下,弱者倒下,實現馬太效應----強者更強!淘汰行業與產業裡的低效能企業,揚升社會資源整體效能。

2.什麼是被淘汰的低效能企業?一窮二白三貪婪型企業。"一窮"是沒有核心服務能力,也就是缺乏專業優勢與客戶服務能力的核心產品,有的是簡單模仿,跟風,吃行業領軍業前端風馳帶起的粉塵性紅利或人口紅刮。“二白”,其一,是缺少學習能力,不能與時俱進,無法與當下技術與消費者習慣融合;其二,缺乏資源整合與轉化能力,很多整合都是意淫,真正資源整合是你本身就是人見人愛、自帶流量的“強者”,"模式”正在過去,“有實力的走心賦能"才是王道。“貪婪”,貪婪是人之本性,所以各派宗教、社會道德和司法法律都有戒律或禁忌。但,此處貪婪性企業,多指德不配位,逐利忘義之流,如發國難財等。

3.疫情之下危中有機:

笫一,生物疫情是當下困難的表面原因,深層原因:“企業身患疫情已久”:企業風險備用金留存不夠,企業與員工只為利潤存在,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團隊(真正意義上的團隊是有情有義有原則的凝聚體),缺乏適應變化,危中化機的創新能力:藉著疫情,反思經營漏洞,查漏補缺,才無愧於此番“痛徹”的疫情警醒!

第二,在疫情之下,發現商業升級機會,發現團隊真正的人才,此乃: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好時光。①此疫對商業市場最大影響是助推“全民全行業觸網”,O2O+社群經濟模式崛起,將是疫後業務模式重要基礎架構,順者昌!②只有在與困難的戰鬥中發現真正的忠義人才!和平時期,歌舞聲平;風浪之時,誰能與共?!發現真正人才,構建離場辦公凝聚力團隊,順便把企業價值觀和企業團隊文化補補課,實現向死而生,榮譽而戰的團隊聚合,豈不大善?!

第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最困難的時候,才可能是企業和個人爆發式自助自強的開始!順便思考,除了賺錢,我們企業超越利潤存在的理由究竟是什麼?除了僱傭關係,在變動莫測的世界,我們和員工之間超越簡單僱傭關係之外最柔軟最有力量的什麼?

第四,所謂創業。每個生命都是一家宇宙無限公司,自己都是自己生命永不可改,獨一無二的董事長,法人,有形商業只是一個形式,起點不一樣,每個人都只能像磁鐵一樣吸引、凝聚自己生命意識高度和頻率相匹配的資源,而這種凝聚力就是生命氣場與感召力!所以,內觀、修煉、事上磨,才是創業真正的基石,其它一切都是浮雲。正如稻盛和夫講的,成功方程式=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生命的意義在於深度覺醒,我們都在路上,加油!

祝福你!

商界參議院:張建國

2020年2月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