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許多舉人都比狀元混得更好

點擊右上方字體“關注”,即刻免費閱覽和分享《運城公益網》,獲取最快好人好事,並參與留言評論

清朝時期以狀元身份成為部員大臣、總督巡撫的有多少呢?

並不多。

數據顯示,清朝時期以狀元身份成為部院大臣的共有21人,成為總督巡撫的共有6人。這就是說,約4名狀元裡才產生一名部院大臣、總督巡撫。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比較愛惜人才,敢於對狀元提拔重用。乾隆一朝,就有6名狀元成為宰相,7名狀元成為部院大臣,1名狀元成為總督巡撫,共計14名,約佔據狀元總數的八分之一。

在清朝時期,能夠成為宰相、部院大臣、總督巡撫的狀元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狀元,在官場上表現得後繼乏力。

按照規定,新科狀元在翰林院的職務是修撰,品級為從六品。從品級來看,並不低。因為其餘進士,要麼擔任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要麼擔任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級別更低。可是,不少狀元終生在翰林院修撰的職務上浮浮沉沉,或者略有升遷。

其實,在清朝時期,許多舉人都比狀元混得更好。

比如我們熟知的左宗棠。左宗棠一生三次進京參加會試,但都名落孫山,鎩羽而歸。左宗棠一怒之下,宣佈不再參加會試。於是,左宗棠終生只有一個舉人身份。 

(《茂名日報》)

好人好事投稿熱線:0359-2120208 郵箱:qrj921079616 .com 公益慈善合作微信:130514222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