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與帝王兩千年的博弈,決定了天下盛與衰的輪迴

戰國時期,最早開始變法的是魏國。魏國地處最肥沃的黃河下游平原(今河南省境內),其生產力發展更早,因此生產關係調整得最早。魏文侯任用西門豹、李悝、吳起等人,富國強兵,開拓了疆土,使魏國一躍為戰國初期的霸主。

其他各國看到了魏國這個榜樣,也陸續開始變法。變法其實就是使生產關係符合生產力的實際情況。

戰國時期,鐵器與牛耕開始日漸普及,老百姓不需要依附於貴族莊園了,而是成為了獨立的自耕農。國君要如何處理與自耕農的關係,成了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魏國就是最早開始解決這個問題的國家。

因此,相對於依然採用貴族分封制的國家,魏國能動員的軍事力量遠遠超過他們。在春秋時期打仗,有幾萬人參戰就是很大規模的戰爭了。而戰國時期,動輒十幾萬、幾十萬人廝殺,像長平之戰,秦趙雙方合計投入兵力超過百萬。

人才與帝王兩千年的博弈,決定了天下盛與衰的輪迴

這就是因為變法使國君能夠動員的力量相對於分封制時期大大地增強了。

而列國想要變法,就要有人才來幫助國君實施變法。秦國雖然是當時的落後國家,但它在招徠人才方面卻一點也不落後。

秦國為了取得競爭優勢,大力招徠人才、優待人才

戰國後期的各國,其內部政治基本上是分封制為輔、郡縣制為主的結構。像戰國四大公子,都是當時各國的王族構成。他們就是依靠自己的封地取得收入,然後才有資本養活那麼多的知識分子當參謀。

但是,在國家層面的力量上,分封的官員已經居於次要地位,真正的行政流官成了主要力量。

要當上流官至少需要識字,這樣才能使行政文書系統運行起來。當時識字的人,更多地還在中原地區。秦國地處西北,離中原較遠,人才缺乏。為了在列國競爭中取得優勢,就要面向國際社會,大力吸引中原的人才。

當時國際社會有人才可用嗎?

有的。當時的社會條件和政治局面,具備了一定數量的優秀人才供應量。這些人才的來源,歸根結底依然是生產力發展所推動的。

在原先貴族分封制之下,只有貴族識字,文字只在鑄鼎的時候才用得上,那絕不是一般人所能接觸到的。而生產力的發展,瓦解了貴族制,識字的人逐漸走向社會。並且此時文字的載體也變成了竹簡,竹簡比起青銅鼎來,相對容易攜帶多了、成本也低多了,這進一步使文字和知識向社會擴大了滲透面,社會上的人才也因此多了起來。

人才與帝王兩千年的博弈,決定了天下盛與衰的輪迴

秦國求賢若渴,待遇優厚。

秦國急於擺脫落後的局面,因此秦孝公發佈了《求賢令》。只要有誰能有計策讓秦國強盛起來,秦國就讓他做高官、給封爵封地。

好政策就帶來了好結果。那些在山東諸國找不到機會的、受排擠的人才,紛紛來到了秦國,最著名的如商鞅、范雎、蔡澤、張儀、甘茂、姚賈、李斯等人,都是大才。秦國也不食言,給他們高官位高待遇。

這些“外籍人才”在秦國除了受重用待遇高之外,還獲得了秦王的格外尊敬。

比如秦昭王,除了封范雎為候之外,還公開對外宣稱:“齊桓公得管仲為仲父,今範君亦寡人之叔父也”。日常對待范雎,禮數非常周到。每次都用秦王專車去接,范雎到王宮,秦昭王都親自起身迎接,並且還謙虛地向范雎行禮。

再比如秦王嬴政,在其個人完全主政之前,對呂不韋的尊敬算是到了極致,每次都稱之為“仲父”。在其主政之後,更是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甚至容忍人才對他不敬。嬴政偶然間看到了韓非子的文章,為了得到韓非子就攻打韓國。嬴政想見頓弱,頓弱提出:如果見面不用參拜,那麼就可以見,否則就不見。嬴政竟然答應了。頓弱也很有謀略,他向嬴政提出了經略東方諸國的建議,嬴政採納了;然後這個頓弱親自出馬執行自己的策略,分化瓦解東方各國內部,為秦滅六國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還有尉繚,曾經對嬴政語出不敬,並叛離。但嬴政反而把他請回來,封其為國尉,見面時都以平等的禮節相待,衣服飲食也讓尉繚與自己一樣。

秦王幾代人都能善待人才,尊重、重用並信任人才,這都是在秦國身為列國之一時期的情況。等到秦國統一天下之後,情況就變了。

人才與帝王兩千年的博弈,決定了天下盛與衰的輪迴

統一之後的秦始皇是怎麼對待人才的?

等到統一天下之後,嬴政從秦王變成了秦始皇,他對人才的態度也完全變了。

這也難怪,正如李斯在給秦始皇議帝號時說的,嬴政討伐四方,平定天下,在全國設置郡縣,法令歸於一統,這個功業亙古未有,五帝也比不上。秦始皇因此嚴重地驕傲自滿了。

此後的秦始皇對待人才完全變了,剛愎自用,輕視人才。天下之事不管大小,皆決於上。各位官員提出建議,符合秦始皇心意的就用,不合意的不僅不聽,反而可能治提議人的罪。供他參謀決策的博士隊伍形同虛設。

秦始皇原來喜歡聽取建議,現在則喜歡聽頌 歌,不願意聽任何批評之詞,聽不進任何的諫言了。各位官員為了自保,都漸漸地不敢說真話、甚至不敢說話了。就像賈誼所形容的那樣,秦始皇“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

僕射周青臣贊同郡縣制,博士淳于越推崇分封制,而丞相李斯趁機建議焚書以消除這種紛爭,秦始皇竟然同意了。方士盧生候生不過私下評論了秦始皇幾句,其實評論內容與原來尉繚對他的評論類似,但此時秦始皇竟然下令坑殺了幾百個方士。這種不理性、衝動的事情,接連發生了。

人才與帝王兩千年的博弈,決定了天下盛與衰的輪迴

為什麼在統一中國前後秦始皇對人才的態度判若兩人呢?

一句話,時移世易也。

在列國競爭的時代,秦國地處西北一隅,人才缺乏,為了取得競爭優勢,不惜對天下人才敞開大門。不但提供高位厚祿,連秦王本人都會給予人才特別的尊重。

當時的背景,除了列國競爭以外,還遇上了政治制度的劇變。老的分封制在瓦解、新的郡縣制在摸索建立,新舊、內外各種問題交織在一起。這種情況對於列國的統治者而言,都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此時尤其需要各種優秀的人才,用各種知識和能力來處理這個極其複雜的局面。

春秋以來,列國競爭中已經有數百個國家被消滅、吞併,競爭的激烈性與殘酷性前所未有。秦國因為落後、弱小,因此其統治者的危機感尤其強烈,求生欲、求勝欲也因此變得更強。所以,秦國在對待人才方面,特別用心。

秦國連續幾代君主也都能做到繼承祖先志向,不改弦更張。

當列國競爭逐漸發展成為天下必須統一的態勢時,秦國當然是當仁不讓。因為其改革最徹底、持續性最好,再加上秦國有大片的後方基地做支撐,因此秦國從秦昭王中後期起,已經有了統一天下的目標和實力。此時的秦國君主,反而加倍地優待人才、尊重人才。

等到終於統一了天下,秦始皇從國君變成皇帝,他發現沒有必要像原先那樣對待人才了,因為天下已經沒有了對手。

俗話說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雖然秦始皇沒有殺功臣,但是他對人才的態度也完全可以體現出這一層意思。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秦國君主和秦始皇的用人策略就是徹底的實用主義。

人才是達到目標的工具,人才的價值體現在實現目標之前。秦國實現統一天下的目標之後,秦始皇認為天下無事了,人才也不需要了,一切聽他的命令就行了。博士,無用了;詩書,無用了;說話刺耳的,貶黜或殺掉。

秦始皇變得志得意滿、剛愎自用、唯我獨尊,他對人才的前後態度,徹底暴露出他完全實用主義的底色。

人才與帝王兩千年的博弈,決定了天下盛與衰的輪迴

結束語

中國曆朝歷代改朝換代之際,在天下未定之時,有點水平的英雄都能做到善待優待人才。而一旦天下統一,英雄對人才的態度就完全變了。好一點的僅僅把人才解除權力,供養起來,這還算承認人才的貢獻和功勞。差的就太狠了,直接殺掉。

兩千年的專制王朝,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對待人才的痼疾呢?

這其實與市場經濟原理是相通的。

在有多個僱主的市場上,人才可以自由進行選擇;僱主為了得到優秀人才的青睞,紛紛開出了優厚的條件,工資高、福利好、提供房產之類的。此時局面是供應多、需求多,供需雙方擇優互相選擇。

最終其中必定有某個僱主得到的優秀人才最多,他們在競爭中最後獲勝,競爭對手紛紛被打垮,破產解體了。優勝者則搖身一變,成了唯一的僱主,壟斷了整個人才市場。此時的人才市場變成供應多、需求唯一的壟斷局面,完全變成了買方市場。

從列國到大一統,人才面臨的就是這種局面變化。市場完全沒有了競爭,買方(皇帝)可以為所欲為。

但是,壟斷會導致王朝決策低劣、腐化墮落,這將加速王朝的滅亡,這使人才又能迎來競爭性市場。秦朝從建立到滅亡,就是這麼一個典型的例子。

帝王任用人才,天下治理得就更有效,王朝也更長久。反之,天下會快速衰落滅亡。

人才地位升、帝王地位降,則天下得治;人才地位降、帝王地位升,則天下將亂。進入亂世之後的群雄或帝王,將不得不再度任用和尊重人才,開啟了新一個輪迴。中國社會就像市場那隻無形的手,當市場供需發生嚴重矛盾時,它有手段讓市場重新恢復供需平衡狀態。

這大概就是中國古代人才與帝王博弈的模型吧。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今天的原創首發文章,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