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我的老板是怎么坚持到底,却赔到破产的?

今天看到《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提到影响圈和关注圈

不禁想到了北漂过程中,曾经遇到的一个坚持到底,却赔到破产的老板。

多年前,我的老板早就是一个大企业的财务总监,年薪很高的那种。

家里条件也不错,手里据说有个几千万。

正赶上前两年互联网创业的大潮,北上广深人人谈融资、谈创业。

互联网创业,我的老板是怎么坚持到底,却赔到破产的?

身在一个如此激情澎湃的环境里,手握资金,又有行业内部人脉,还有搞技术的大牛是发小。

谁还没有个财富自由的梦想呢,尤其是天天和钱打交道的人。

于是,他也开始创业了。

可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看起来是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虽然他涉足的领域,自己很熟悉,人脉又很广。但是,他的合伙人和他一样都不懂互联网,而请来的技术发小虽然挺牛,但只是业余来做个指挥。帮他组建技术团队,仅仅是出于人情。

互联网创业,我的老板是怎么坚持到底,却赔到破产的?

而没有下定决心搭建一支自己的技术团队,几乎不可能做出来靠谱的产品。

因为,在产品为王,不断迭代更新的互联网里,技术团队不稳定,简直是像划船没有桨,太危险了。

就算是《精益创业》里提到了最小化可执行的概念,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脉,保证随时可以吸引以一敌百的大牛过来,那核心团队的不稳固就成了最大的潜在风险

而老板当时却以为,自己正在用最新的思维创业。

互联网创业,我的老板是怎么坚持到底,却赔到破产的?

后来,发小果真不来了。而此时的他,也已经赔了几百万。

但是,老板人脉广,又有人给他介绍了一名懂技术的大学教授。

而这个教授,却成了最终把老板忽悠到破产的罪魁祸首。

反正,见过这个教授的人,都说此人是个大忽悠。

在谈论产品时,他讲要忽悠客户。

在跟九零后的员工们画饼的时候,满嘴跑火车,当然还有脏话。

据说他还上了一档娱乐节目,被观众骂的节目组不敢再请了。

而在谈论技术细节的时候,这虽是他的老本行,但是却还没有90后的同事整的明白。

这样三观不正、实力也不强的人,如何做的教授?

而他又能教育出来什么样的学生?

互联网创业,我的老板是怎么坚持到底,却赔到破产的?

可是,他竟然成功地把老板忽悠的对他唯命是从。

从此,我对这位教授,甚至对权威的尊敬都荡然无存了。

要么从头开始了解,重新建立威信;要么就是平等的,没有丝毫多余的尊敬。这是如今被这位教授,以及出现在新闻里的各种教授培养出来的,我对待权威的态度。

在各种踩坑之后,终于产品无法卖出,投资人迟迟看不到收益,已经买单的客户又不断投诉。

焦头烂额的老板最后将公司卖给了朋友,而他自己也终于宣告了破产。

也许当时他犯了赌徒们都会犯的错误——既然已经损失了很多钱,一定要坚持下去把钱挣再回来。

也许,他有什么心结没法打开,一定要成功。

也许这是他的性格使然。

......

但这些也都是我们的猜测了。

互联网创业,我的老板是怎么坚持到底,却赔到破产的?

终于该回到正题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响圈和关注

将精力放在关注圈,你会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而将精力放在影响圈,你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去影响别人。

多在自己的影响圈做事,因为,影响圈比自己的关注圈小,而且关注圈也许还不是自己真的能混的圈。

超级演说家里的刘媛媛也创业了,一次分享会上,她说这几年她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不做自己不懂的事情。

巴菲特也明确的说:不要投资自己不懂的东西!

互联网创业,我的老板是怎么坚持到底,却赔到破产的?

此外,不会识人、用人,也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在听大神剽悍一只猫分享的时候,他下意识提到自己的首席运营增长负责人,人品好、实力强。

是的,在合作中,尤其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合作中,队友的人品和实力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

采铜在《精进》里说,成功的故事往往经过了包装和美化,而失败往往更真实,从中也能学到更多。

对关注圈和影响圈的认知不足,不会识人、用人,肯定是我的老板坚持到底,却赔到破产的两个主要原因。

不禁又想到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凭运气得来的钱,最终会凭实力亏光。

风云变幻的时代,实力才是唯一保值的东西。钱再多如果实力不够,也难免被割韭菜。

另外,对于文中的害人精现象,以后还要专门写一下。

因为对于“闯祸”和“坑爹”来说,能力越大真是害人越狠啊

互联网创业,我的老板是怎么坚持到底,却赔到破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