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友須知,巧妙利用自然分蜂可省去育王的麻煩獲得更多蜂群!

自然分蜂,是蜂群的群體繁殖方式,是蜜蜂種群繁衍的本能表現。即蜂群發展到特定的時期,蜂群中的老蜂王連同半數的工蜂結群離去,另築新巢,原群留下的蜜蜂和所有蜂子,待新蜂王羽化出房後,形成一個新蜂群的過程。

蜂友須知,巧妙利用自然分蜂可省去育王的麻煩獲得更多蜂群!

值此春季大好繁蜂時間,很多蜂農想要擴大養殖規模,對應的獲得新的蜂王是增加蜂群的前提。只是育王過程和步驟不免繁瑣,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本文針對此情況向蜂友們介紹通過利用蜂群自然分蜂來獲得更多蜂王、擴大蜂場蜂群數的方法,以供廣大蜂友參考!

一、利用自然王臺增加蜂群數的方法

蜂群在自然分蜂的過程中會產生王臺,王臺數量有數個至數十個,常築在巢牌的下沿或兩側,特殊情況也會築在巢脾中央。工蜂築造王臺時會先築造圓杯狀的口朝下的臺基,當蜂王在臺基內產下受精卵開始培育蜂王時即稱為王臺。

蜂友須知,巧妙利用自然分蜂可省去育王的麻煩獲得更多蜂群!

蜂王產卵9天后,自然王臺封蓋,在封蓋後的第4-5天(即羽化前2-3天)時,將蜂場中計劃分群的蜂進行人工分群,分群后其中1群為無王群,根據自然王臺的數量分出相應的無王蜂群數,讓無王蜂群處於無王狀態保持2天后,將自然分蜂群中的成熟王臺(未出房)連同巢脾分割後,分別安放於各無王群中,待出房後交尾成功即完成了新蜂群的組成過程。

此方法雖然能獲得新蜂王,同時也能增加蜂群數,但從生產性能上來看,多數新增蜂群不能維持強群,易分蜂。因此,如果不是十分需要,不建議採用,以免蜂場中出現更多容易分蜂的蜂群,給生產帶來不便。

二、利用自然分蜂時期急造王臺擴大蜂群數的方法

分蜂季節來臨之前,選擇蜂場中生產性能好的蜂群,該蜂群能維持強群、儲蜜能力強、性情溫順,且有較多工蜂卵和幼蟲。選定以後,將該蜂群的蜂王用囚王籠控制起來,同時拿出該蜂群,將囚王籠連同蜂王安置於別的蜂群進行暫存,讓所選定的蜂群處於失王狀態。當該蜂群失王狀態保持3天左右,工蜂就會利用蜂群中有小幼蟲的巢房進行改造,即出現一批急造王臺,待王臺成熟(封蓋後的4-5天),根據王臺的數量分出相應的無王蜂群數,讓無王蜂群處於無王狀態2天,將改造的成熟王臺(未出房)連同巢脾分割後,分別安放於各無王群中,待新蜂王羽化後交尾成功即完成了新蜂群的組成過程。

蜂友須知,巧妙利用自然分蜂可省去育王的麻煩獲得更多蜂群!

三、高品質雄蜂的選用方法

利用自然王臺增加蜂群數和利用自然分蜂時期急造王臺擴大蜂群數的方法均能有效地增加蜂群數,且操作容易。為了獲得具有優良生產性能的蜂群,建議廣大蜂農採用自然分蜂時期急造王臺擴大蜂群數的方法。此方法除了能選擇具有優良生產性能的母群以外,同時可以人為選擇具有優良生產性能的雄蜂來源。

3.1雄蜂來源蜂群的選擇

分蜂季節,多數蜂群會出現雄蜂蛹及雄蜂,選擇能維持強群、儲蜜能力強、性情溫順的蜂群作為新蜂王交尾的雄蜂來源蜂群。

蜂友須知,巧妙利用自然分蜂可省去育王的麻煩獲得更多蜂群!

3.2保留所需要的雄蜂操作方法

選定作為雄蜂來源的蜂群以後,將其他蜂群中的雄蜂蛹去掉,尤其要去掉已經選定作為蜂王來源蜂群中的雄蜂蛹,避免出現近親繁殖的現象,只留下選定作為雄蜂來源的蜂群中的雄蜂蛹(可以選定多群)。這樣就能有效地增加選定的父群和母群交尾的幾率,達到培育具有優良性狀後代的目的。

綜上所述,自然分蜂是中蜂養殖過程中的常見現象,合理利用自然分蜂期間蜂群的生物學習性,包括分蜂蜂群中自然王臺的利用和人為使蜂群失去蜂王后急造王臺的利用,均能有效地增加蜂群數,擴大蜂場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