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机场防疫第一线,一名青年党员法官的担当

驻守机场防疫第一线,一名青年党员法官的担当

临危受命

他迅速投入战斗一线

  面对境外输入不断激增的压力,3月15日,东城区在原先6组42人的基础上,选派了4个增援组12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李彦宏就是其中一员。

  14号晚上接到任务的那一刻,他既激动又忐忑,但作为一名党员,组织的信任和家人的支持让他充满信心,来不及多想,简单收拾了几套换洗衣物,第二天一早他就出发前往新国展报到。

  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穿防护服,一旦穿上,护目镜、手套、口罩全程都不能摘,否则都会有暴露的危险,身体闷热,行动不便,整个人走起路来像个鼓鼓的气球,为了节约防护服,没有极特殊情况,是不能上厕所的。这对从没穿过防护服的李彦宏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驻守机场防疫第一线,一名青年党员法官的担当

  新国展集散地24小时不间断运转,一天需要排6班,1班值守4小时,加上穿防护服的半小时和路上的一个多小时,每天都有超过5小时都要在防护服里度过。

  “每天都要和自己的汗水闷在衣服里共度好几个小时,真是非常‘上头’啊!”一天下来,脸被勒到变形,鼻梁压出了水泡,但李彦宏还是乐观地跟战友们开着玩笑。

  没有太多时间动员和培训,班车上组长简单介绍了基本工作流程,他被编入第二组,到达后迅速加入了东城区入境进京防控现场工作组临时党支部,加入的下一刻,他就直接来到了中午12点的岗位上,开始进行人员登记、分流和运送工作。

驻守机场防疫第一线,一名青年党员法官的担当

  “整个新国展就像一台运行有序的机器,而每个临时党支部就是一个个指挥点,听党指挥,能打硬仗!”李彦宏非常有信心。


“谢谢你,小伙子”  

  在人来人往的新国展集散点,大厅里随处可见形色匆匆的旅客。他们中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有年轻的夫妻,还有不少推着婴儿车和大小行李物品的家庭。

  这些旅客经过健康申报和体温筛查后,乘坐机场大巴来到新国展,并再次分流至北京市内16区集散点和京外其他各省区市登记处完成信息登记。由于新国展面积广阔,各接待点互相需要保持安全距离,因此时常有旅客找不到接待点,找不到卫生间,或者需要一些其他的帮助。

  在信息登记的空档或是换班短暂休息的时刻,李彦宏和其他人一起主动当起了临时向导,帮旅客指路并解答他们的问题。有中文不流利的外国人在下机场大巴时忘记拿行李,焦急地到处跑,李彦宏带他们前往服务台,协助沟通找回行李。有单身母亲带着哭闹的孩子和老人手足无措地站在大厅角落,李彦宏和同事纷纷将自己的早餐面包和水拿出来给孩子,帮助他们尽快完成登记。

驻守机场防疫第一线,一名青年党员法官的担当

左二为李彦宏


  上岗后的第二天,有一家人让李彦宏印象深刻。当时按照相关入境规定,如有孕妇和14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家庭,经过严格评估后可以申请居家隔离。这一家人母亲怀孕6个多月,另一个孩子只有4岁,符合居家隔离条件,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联系所在街道居委会,正焦急得不知道如何是好。李彦宏主动走上前去,辗转帮助他们联系上了居委会,协助他们办理相关手续,送他们上了回家的班车。

  “谢谢你,小伙子。”因为彼此隔着远,怕穿着防护服的李彦宏听不清,这一家人反复对李彦宏说着这句话。

驻守机场防疫第一线,一名青年党员法官的担当

 虽然疫情是严酷的,身体是疲惫的,但是每帮助一位旅客,李彦宏都觉得很有成就感。疫情中,只要所有人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病毒,疫情结束的春天就能很快到来。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

  今天是李彦宏来到机场专班的第10天,他深切感受到,每一个防护服下的工作者们,都有一颗温暖的心。

驻守机场防疫第一线,一名青年党员法官的担当

右一为李彦宏

  所在的工作二组,组长是东城区委政法委的王胜利副书记,他为人随和,非常幽默,二组又叫“胜利组”。每天从住处乘车出发的车程上,胜利书记都会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为大家解压的同时激发斗志。

  来自北京六院的魏大夫,有着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验,是组里的“老大姐”,她同时还承担了组内的防疫安全工作:详细讲解如何穿脱防护服,认真擦洗用过的护目镜,教大家如何在鼻梁上贴创可贴减缓护目镜挤压的印痕,细心地给所有人买了手机防护套,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组内所有人。

  在互相关怀中,营造了和谐友爱的团队氛围,让“爱”成为团队的黏合剂、抗疫的助推器,也给了李彦宏继续坚持前行的力量。

驻守机场防疫第一线,一名青年党员法官的担当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

  “众志成城 战胜疫情”

   ……

  集散地大厅内随处可见的标语也在给所有来到这里的人加油打气。


  抗疫使李彦宏从一名手拿法槌的法官变身成一名守护百姓安全的白衣战士,他毫无畏惧、日夜奋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法院人的责任和担当。


供稿/李彦宏 王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