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虧損130萬,一家酒類連鎖的54天“自救”


月虧損130萬,一家酒類連鎖的54天“自救”

文 | WBO團隊


鼠年大年初三,一輛車圍著成都城區轉了一圈,不同於往日的喧鬧,這一天成都街頭車輛寥寥無幾,更看不到行人。


坐在車裡的至誠恆泰連鎖創始人鄧國銀、副總經理馮濤看到這樣的場景時,心涼了半截,“哦豁!轉了一圈口罩沒買到,街上人都沒得,原本預計大年初四所有門店全部開業,這樣子還能開門營業麼?”


至誠恆泰連鎖在成都有21家直營店,主營白酒、葡萄酒和部分菸草產品,是成都當地的菸酒直營連鎖店。和很多城市的直營連鎖店體系一樣,他們近年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主流的終端。


月虧損130萬,一家酒類連鎖的54天“自救”



1

節後開門第一天,門店營業額連水電物業費都抹不平



“又等了兩天,但門還是要開的。”馮濤說,1月30日也就是大年初六,至誠恆泰連鎖部分門店開門營業。


因為正處在防疫最為緊張的時期,門店打開後,很快就有社區的人過來排查、瞭解情況。恆泰根據社區的要求,整理提交了相關資料後,門店順利營業。


當天,鄧國銀和馮濤載著口罩、消毒酒精等物資挨著巡店,“一個是給門店員工送口罩,同時也跟員工溝通,疏導一下員工的情緒,畢竟別人在家裡防疫,我們的員工冒著風險都開始上班了。”


“我看到第一天總營業額的時候,那種心情真的不好說。”馮濤回憶,首日一共有10家店開門,按照平時加起來營業額差不多80—90萬,而第一天加起來才幾萬塊,“10家店,沒有一家門店營業額破萬。”


馮濤表示,公司每月房租、人工、水電物業等費用加在一起,每月固定開支差不多在110—120萬元左右,“第一天的營業額連連水電物業費都抹不平。”


馮濤透露,公司2020年計劃銷售目標完成20%的增長、同時新開5家新店,節前招了不少新員工,“考慮到市場增長和公司的發展需求,我們在節前員工人數就屬於超員狀態。”


前有員工超編、人力成本增大,後有日常營業額不及往日10%,至誠恆泰的復工路走得不算穩。


月虧損130萬,一家酒類連鎖的54天“自救”

至誠恆泰創始人鄧國銀赴門店瞭解銷售情況



2

減少進貨、消化庫存,二月份總虧損130萬



第一天的營業情況,讓鄧國銀和馮濤察覺到後續情況不容樂觀,立刻著手調整營業策略,做了兩手準備。


“我們先結合小區住戶在家防疫和初六當天的營業情況,縮短了門店的營業時間,”馮濤說,消費者都出不來,從早到晚一直開著也沒什麼意思,“同時根據一些員工在老家隔離無法返回上班的情況,安排了部分員工待崗,每個門店有1-2人保證營業。2月1日開始,除了個別門店外,基本全正常營業了。”


“同時,我們也做好了疫情影響下,經濟好幾個月都沒法復甦的準備。如果到時候經濟不復蘇,我們可能就會選擇優化員工,進一步閉店。”鄧國銀說,當時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情況沒有好轉,就會考慮下一步的動作。


值得慶幸的是,至誠恆泰的庫存壓力沒有那麼大。馮濤表示,因為年前名酒價格過熱,公司決定把春節庫存從5000萬下調至3000萬,“相比於其他同行,我們的庫存壓力小一些,但是2月份我們還是堅持減少進貨、清庫存,儘快回籠資金。”


堅持的另一個原因,是在2月份營業額中,酒佔比只有10%,香菸佔了90%。馮濤說,造成這樣的原因還是在於不少消費者在節前就購買了不少產品,家裡還有庫存。


雖然採取了一定的措施,但由於2月防疫形勢依舊嚴峻,2月只完成了平常銷售額的15%左右。


鄧國銀表示:月底結算的時候,當月淨虧損130萬左右。


月虧損130萬,一家酒類連鎖的54天“自救”



3

一些名白酒“買酒送火鍋”刺激促銷有效,但葡萄酒動銷還是難題



時間進入3月,成都部分餐飲店逐步開門。在一些白酒品牌的帶動下,至誠恆泰的銷售情況也出現了好轉。


面對疫情下的酒類銷售困境,至誠恆泰也在一些廠家的支持下,推出了一些活動來動銷。“第一個是網約酒,通過建群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喝酒,購買還會送廠家回饋的防疫物資。另一個就是名酒買贈,買一件名酒送火鍋上門。”馮濤說,通過一週聚焦一個名酒品牌開展贈火鍋活動,動銷可觀,“像國窖1573通過買酒贈火鍋活動,銷量比平時翻了4倍。”


3月中上旬,相比於門店白酒銷量迅速拉昇,但是在葡萄酒方面的銷量還是沒有起色,“白酒恢復到以前50%的水平,葡萄酒大概還只有平時的20%。”馮濤透露,在疫情發生後,白酒廠家反應迅速,推出了針對消費者的促銷活動,而當時葡萄酒廠家、進口商、代理商還沒完全復工,不能進行有效的推廣活動。


在馮濤看來,賣酒贈火鍋活動擊中了成都消費者吃不到火鍋的痛點,對酒愛好者來說,早晚都會來購買,而這次是藉著火鍋的名頭提前進行了消費。同時,通過廠商贈品來保證品牌的價格體系,也維護了與客戶之間的關係。馮濤透露,市場上有一些同行為了迴流現金在拋物了,“我們做活動堅持不降價,只會在廠家的支持下做一些搭贈。”


據悉,一些庫存壓力、成本開支大的連鎖機構已經在著手閉店、裁員了,還有連鎖門店在疫情防護期間推出“買酒送口罩”活動,甚至單項口罩銷售額都上百萬元。


月虧損130萬,一家酒類連鎖的54天“自救”


4

“保證現金流,保證活下去”


3月24日,在至誠恆泰的總部辦公室,鄧國銀和馮濤在接受WBO採訪時稱:3月份基本能完成往年同期半月左右的銷售額,在各種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公司三月份的財務數據也接近盈虧平衡點,從1月30日到3月24日,總共是54天,至誠恆泰已度過最困難的週期。


但是,馮濤表示連鎖門店未來還面臨了3個困境:一是在疫情的影響下,經濟復甦難以預估;二是庫存壓力大的連鎖門店可能會為了回籠資金拋產品,造成價格體系混亂;三是現金流緊張。


“是危機也是機遇,接下來我們會重新考慮佈局,加快線上線下一體、研究新媒體營銷。同時也會通過一些合作,進一步提升門店品牌。”而隨著大家陸續復工,馮濤也發現公司與廠家、經銷商之間的供需關係發生了變化,“比如個別澳洲品牌葡萄酒在年前很火,貨源緊張。大家都復工以後,經銷商開始主動問我們採不採購。”雖然新報價比之前低一些,但是門店還有很多庫存,馮濤他們堅持“消化庫存”的底線,暫停進貨。


在1月23日前,鄧國銀和馮濤都不可能相信這樣的場景會出現,也不會相信銷售會出現斷崖式下滑,“因為今年春節比較早,去年40天的春節採購期被壓縮到20天,我們用20天完成了去年40天的營業額,還實現了10%的增長。”


在今年一月開局形勢大好,鄧國銀和馮濤準備摩拳擦掌繼續擴大商業版圖時,誰也不相信在1月23日後會出現這麼大的落差,“如果疫情提前20天、在1月初就爆發,這對我們的打擊更不敢想象!”


現在,鄧國銀、馮濤兩人的想法很簡單,在市場低迷時修煉好內功,回籠資金,“保證現金流,保證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