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搶完,搶師資!一大批中小機構加速出局?

關注傳習邦,深刻洞察教育行業。傳道,學習,興邦。

撰文 | Bugle X

對於國內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而言,2020年的新冠肺炎是一個劃時代的節點事件。強者愈強、弱者退出的馬太效應日益凸顯,一次根本上改變行業格局的大洗牌正在發生。

- 01-

流量戰未結束,人才仗又開打

一方面,據最保守的估計,35%的中小機構將在2020年的暑假班之後,被迫退出行業競爭。另一方面,優質師資、“稀缺”生源進一步向頭部大機構集中。在上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強勢品牌,正好趁著全行業的大振動,大手筆投放搶奪生源,大範圍出擊招聘師資,進入新一輪大擴張的前夜。

愈演愈烈的生源(流量)大戰之外,頭部大機構之間的人才爭奪戰,正在打響——

2月下旬,新東方率先啟動春招,面向全球招聘3000人,重點放在產品技術、輔導老師崗位;

緊接著,好未來公佈進一步互聯網化的人才戰略,未來三年產品技術崗位超過一萬人。學而思網校則加緊建立九大師訓基地,加速培養輔導老師;

進入3月,猿輔導春招,向社會開放一萬個崗位,武漢師訓基地擴招5000人;

在線一對一板塊的掌門則推萬人“雲招”,一次性推出1.5個崗位、100多箇中高層核心管理崗......

一直徘徊在業外,躍躍欲試正要衝進教培行業的字節跳動,也把教育確立為戰略新方向。據頭條教育CEO陳林透露,即使在起步階段的2020年,字節跳動的教育團隊也會超過一萬人。巨頭出手,行業格局一新。一份“復工”人才需求報告顯示,教培行業已成為新增中高端人才佔比最高的五大細分行業之一。

- 02-

精銳招聘一萬人,OMO大舉擴張

教培行業人才爭奪戰,最新一次出手是國內高端教育OMO平臺精銳教育。3月下旬,精銳創始人兼CEO張熙宣佈,在OMO平臺化戰略初見成效之後,精銳的在線業務駛入快行線,2020年春招,精銳在線向全社會招聘一萬人。

生源搶完,搶師資!一大批中小機構加速出局?

精銳教育產業佈局

作為高內高端一對一學科輔導無可爭議的龍頭老大,精銳早在五年前便已開啟在線攻勢,投資6億元戰略投資在線資產,打造數據中臺,推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積累下寶貴的在線運營經驗。2019年下半年,精銳大規模啟動線下校區在線化升級,斥資1.3億元完成12個城市校區的OMO平臺打造。

新冠疫情發生之後,精銳兩週內完成十多萬學生線下授課轉線上教學,留存率高達90%以上。線下轉線上的“平移”工作完成之後,精銳又快速行動,以精銳在線為核心,展開內部架構調整、業務線合併,打造OMO業務唯一的在線入口。截至3月下旬,精銳在線的OMO業務已在11個城市落地,實現上億元的新增在線收入,成為精銳教育又一大業務增長點。

OMO平臺化轉型初戰告捷,更堅定了張熙發展在線業務的決心。據瞭解,精銳的萬人招聘,大部分為互聯網崗位,一方面加大技術投入,一方面建設在線師資隊伍,為下一步的大舉擴張,儲備“糧草”,積攢資源。

- 03-

5年投資6億,在線化為致勝關鍵

2019財年,精銳實現營收40億元,收入增長保持在40%,成為新東方、好未來之後一匹體量巨大、增長迅猛的教培黑馬。國內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有所謂TON的說法,T是好未來(TAL),O為精銳(ONE),N為新東方(New Oriental)。TON三強,各擅其場,分別代表K12教培行業小學、初中、高端一對一的最高峰。

在線化方面,TON三強思路不同,各有路徑。好未來前半段聚焦於雙師,後半段轉戰學而思網校,大手筆投放,加入在線大班課的爭奪。新東方果斷拆分在線資產為新東方在線,赴港上市,獨立發展。定位於高端的精銳則著力於整個平臺的IT化、互聯網化,推行3T化改造,率先在業內高舉OMO平臺化轉型的大旗。

三大巨頭路徑不同,平臺化、在線化的趨勢卻是一致,對於IT、互聯網人才的渴求如出一轍。早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前,精銳便已悄然完成了一輪高管團隊的輪替,引入百度出身的CTO史團委、途牛出身的首席增長官兼精銳教育CMO洪菊。

在史團委的帶領下,精銳的IT平臺實現柔性擴容,疫情期間未發生一起宕機事件。精銳在線則是由洪菊操刀,展開一輪又一輪的市場攻勢,確保精銳在線下機構OMO轉型大潮中一馬當先。

2019財年,精銳的在線收入達到2億元。精銳在線推出之際,張熙早已宣佈未來三年投入10億元持續推進OMO平臺化打造。2020財年,精銳的OMO在線收入有望勁增400%,邁過10億元大關。

- 04-

輸了人才戰,中小機構加速出局

中小學課外輔導是一個人才密集型行業,需要大量的教研力量、一線教學師資。在線化發展之後,IT、互聯網人才,又是OMO平臺化轉型的剛需,行業門檻進一步提升。

疫情之後,頭部大機構之間的爭奪、暗戰正在加劇,生源、人才兩線駁火。當然,流量(生源)爭奪是一個側面,隻影響當期的報表。人才爭奪的一仗決定未來的勝負,實際是頭部大機構不得不打、不得不勝的一仗。

對於中小機構而言,挫敗也正是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乘著肆虐的疫情,頭部大機構“免費”贈課,收割了大部分的免費流量;另一方面,在線化改造、OMO轉型橫亙著一道難以逾越的技術門檻、人才門檻——不光失利於當下,也在悄然輸掉未來.....更可怕的是,在頭部大機構上萬人大舉招聘的擴張面前,中小機構賴以活命的本地化師資,也許正在遭受大面積的流失。

正因為如此,疫情僅發生兩個月時間,行業的併購大潮已在醞釀。第一批“聰明”的教培老闆已在籌劃賣掉自己打拼十幾年的機構。

流量戰+人才戰,預示著國內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經歷一場前所未有、改變格局大洗牌,一部分中小機構正在出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