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劫機犯中的羅賓漢 吊打聯邦調查局45年 被美國民謠傳唱至今

(說歷史的女人——第1200期)

在解決犯罪方面,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偵破率最高的情報機構之一,在歷史上可謂功勳卓著。早在20世紀初,在打擊三K黨的行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二戰期間,在清除納粹德國和日本間諜方面亦戰功累累;冷戰期間,與前蘇聯克格勃長達數十年的明爭暗鬥,其嚴密的間諜組織,高超的反間諜手段,先進的精密儀器,智慧的偵破思維,無不令人雙挑大指,FBI無疑是被世界公認的,最牛掰的國家安全機構之一,成為美國人的“守護神”。

然而,自1971年開始,威名赫赫的FBI,卻被一個名叫但恩·酷伯爾(Dan .Cooper,也有人譯為D.B.庫珀或丹·庫柏、約翰多伊)(為了敘述方便,以下寫作酷伯爾)的劫機犯,吊打、狂扇了長達45年之久。

他是劫機犯中的羅賓漢 吊打聯邦調查局45年 被美國民謠傳唱至今

時至今日,劫機犯酷伯爾仍然逍遙法外。蒙羞45年的FBI,卻在整個偵破過程中漏洞百出,錯失了很多破案線索,最終不得不在2016年7月12日無比尷尬地宣佈:“未來將不再主動偵辦此案。” 主動放棄對罪犯的追蹤,這種丟人的做法,在FBI“輝煌”的偵破史上是屈指可數的。

FBI被吊打、扇臉45年還不算,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這位被美國人稱為“劫機犯中的羅賓漢”的酷伯爾的故事,竟被寫成民謠,至今在美國廣為傳唱,這對牛氣沖天的FBI來說,簡直是天大的恥辱和諷刺。

好了,今天就請各位看官和我一起,一邊唱著美國民謠,一邊回顧美國航空史上的恥辱——45年未破的劫機案,來探究一下FBI究竟錯失了哪些線索?此外也去認識一下那個吊打FBI長達45年之久的劫機犯但恩·酷伯爾到底有多傳奇……

(一)感恩節禮物—炸彈

故事的開頭,先讓我們哼唱一段那首美國民謠:“今天是感恩節,回到1971年,他戴著太陽鏡,那天沒有太陽,他說他叫但恩·酷伯爾,他乘坐著飛機,朝著西雅圖出發……”

1971年11月24日,感恩節。

下午2點15分,由波特蘭飛往西雅圖的NW305次航班正點起飛,空姐弗羅倫斯一邊有條不紊地查看旅客們的安全帶,一邊盤算著返航後買什麼樣的禮物去和父母共度感恩節。這時,坐在18C座位上的男乘客朝她招招手,弗羅倫斯笑盈盈地走了過去。

18C旅客穿著體面、戴著墨鏡,他優雅地點燃一支香菸(那時候的飛機還沒有召喚服務的按鈕,機上也可以吸菸),彬彬有禮地向弗羅倫斯要了一杯波旁酒,順手塞給她一張紙條。

追求空姐的男人經常碰到,弗羅倫斯以為又是一位向她搭訕、示好的追求者,便把紙條塞進口袋,倒好酒之後,又回到了男子面前,遞過酒杯的同時說了句:“感恩節快樂”。

他是劫機犯中的羅賓漢 吊打聯邦調查局45年 被美國民謠傳唱至今

男子接過酒杯,指指弗羅倫斯的口袋,又拍拍懷裡的公文包道:“謝謝您我美麗的小姐,不過,為了您和機上所有人都能渡過一個平安的感恩節,還是請您認真讀一下那個紙條,我叫但恩·酷伯爾,飛機已被我劫持,我這包裡有炸彈!”

弗羅倫斯嚇壞了,急忙向機長報告,並和機組人員一起打開那個紙條,紙條是打印的,內容是:“到達西雅圖後,立刻給我準備20萬不連號的20美元面額的現鈔,以及4個降落傘,否則就炸燬飛機!”

機長斯科特先是半信半疑,但當酷伯爾打開公文包,炸藥、雷管、電線和起爆裝置盡顯無疑的時候,機長的額頭滲出了冷汗。

(二)劫機成功、全身而退

不算機組人員,除了劫機犯之外,機上共載客36名,美國當局認為事態嚴重,擔心酷伯爾真的會炸燬飛機,便依照他的要求將贖金和降落傘準備齊全,並記下所有鈔票的號碼。

17點39分,飛機在西雅圖機場落地,男子收到20萬現金和4副降落傘之後,當場釋放了全部36名乘客,只留下3名駕駛員和倒黴的空姐弗羅倫斯,接著要求飛機加滿油。

加滿油後,酷伯爾告訴機長他的飛行計劃:他要飛往墨西哥,飛機必須保持10000英尺以下高度飛行,速度不能超過150節。他還警告斯科特不要耍花招,因為他手腕上戴著一個便攜式的高度計,可以監控飛行高度。

19點46分,飛機在暴風雨中二次起飛,酷伯爾卻突然改變主意,決定飛機在內華達州的裡諾機場降落,隨即把4名機組人員全部關進駕駛艙。

20點05分,駕駛艙儀表板上的警告燈亮起,顯示機尾的登機門被打開,外面漆黑一片,風雨交加,下面是全美最崎嶇的原始森林,甚至有美洲獅和狗熊出沒的大峽谷。機長通過艙內電話問酷伯爾:有什麼要幫忙的嗎?回答是:“No!這是他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20點46分,機尾輕微地顫了一下,機長斯科特馬上標記了這個位置——波特蘭以西25英里的路易斯河地區。

22點15分,飛機安全降落在裡諾機場。斯科特機長走出駕駛艙,發現客艙空無一人,酷伯爾早在飛行途中跳傘逃走了,正如民謠中所唱的那樣:“在那扇小小的門外,在飛機的後方,酷伯爾跳入了黑暗中,跳入了凍雨中,零下69度,他生存的機會很小,但他真的做了,他會去哪裡呢?”

他是劫機犯中的羅賓漢 吊打聯邦調查局45年 被美國民謠傳唱至今

(三)45年偵破未果、FBI慘遭吊打

根據機長提供的位置,FBI立刻展開行動,派出大批警力到酷伯爾可能跳傘的區域進行地毯式搜索,但是為時已晚,除了酷伯爾跳傘的時候“遺忘”在飛機上的一條領帶之外,酷伯爾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甚至連衣服上的一絲線頭都沒給警方留下,帶著那20萬美金,人間蒸發了。

警方依照劫匪機票上的化名酷伯爾(Dan.Cooper),將一名叫D.B.Cooper的前科男子帶回調查,雖然最終排除了他的嫌疑,但由於當時媒體報導失誤,將劫匪Dan.Cooper的名字誤刊為D.B.Cooper。

罪犯的名字本身就是個假名,居然也被寫錯!一時間,美國輿論大譁,人們紛紛批評政府無能,指責FBI“只會幹那些驅逐卓別林、監視愛因斯坦的下三濫勾當,是一群被羅賓漢捉弄的笨蛋。”

在輿論的壓力下,FBI想盡辦法試圖破案,公佈了那20萬美元贖金的部分鈔票號碼,懸賞1000美元獎給第一個找到鈔票的人。甚至開設專門網站,供民眾核對自己手中的20美元鈔票號碼是否就是其中之一。但他們所做的一切始終一無所獲。

(四)破案線索千奇百怪,FBI焦頭爛額

直到九年後的1980年,一名8歲男童在哥倫比亞河附近撿到一疊燒焦的舊幣,經核對號碼,FBI確定這290張20美元紙鈔正是當年酷伯爾勒索贖金的一部分。難道是他著陸後點燃鈔票引火取暖了?但奇怪的是,此後既沒有在附近發現其他紙鈔,被劫走的1萬張20美元現鈔也從來沒有在市面流通過,和酷伯爾一同人間蒸發了。難道酷伯爾死了嗎?那麼屍首呢?被野獸吃了?那麼降落傘和他的行李、衣服呢?也被吃掉了嗎?不可能!

一時間,沉寂多年的酷伯爾劫機案又成了美國人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有人說他可能帶著錢生活在某個美麗的熱帶島嶼上;有人說可能住在里維拉附近;也有人認為他在跳傘時摔死了。

更多的人把酷伯爾說成羅賓漢一樣的俠盜,成為美國人崇拜的偶像,很多“江湖好漢”主動跳出來,拍著胸脯聲稱自己就是酷伯爾,讓人哭笑不得,直把FBI搞得焦頭爛額,45年裡,聯邦調查局共收到1000多條線索,但始終無法定案,其中的一條線索十分有趣,事情是這樣的:

一天,歇洛克私家偵探社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來信,寫信者叫萊爾,他願意出495美元酬金,請偵探社幫忙聯繫著名導演諾拉·伊弗朗,說自己知道“一個著名懸案”的始末,這個故事足以拍成一部好看的電影。萊爾認為只有依弗朗才能拍好此片,因為她是一名“用心”的好導演。萊爾還給“這部電影”取名《西雅圖的害羞人》——因為劫機犯酷伯爾就住在西雅圖附近。

依弗朗接到信後,認為又是哪個蹩腳的小編劇向她投稿騙取稿費,便沒做理會,那封信也不知扔到何處去了。

久久沒有依弗朗的迴音,萊爾又給偵探社寫信:“……她一直沒有回覆我的信,我現在希望你們可以幫我,我知道一個過去數十年來一直沒有答案的神秘事件的真相。我希望你們可以考慮一下,然後與我聯繫,因為D·B·酷伯爾是我的哥哥……”

這不又是一個“神經病”嗎?歇洛克私家偵探社的偵探們,在一片嘲笑聲中,把信撕碎並丟進垃圾簍,此事再無下文。

45年後,筋疲力盡的FBI,在這個美國曆史上唯一劫機成功且逃脫法律制裁的酷伯爾面前徹底服了,於2016年7月12日尷尬地宣佈:“未來將不再主動偵辦此案”,這是美國有史以來屈指可數的,主動向罪犯繳械投降的案例之一。

然而,再回顧一下此案的來龍去脈,美國人對聯邦調查局FBI的不作為指責,也是有原因的,FBI在偵破期間漏洞百出,很多犯罪疑點都被他們忽視了,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

(五)被FBI忽視的犯罪疑點和破案線索(注:說歷史的女人文史作家張問經過仔細研究本劫機案的前後線索進行的獨家猜想)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對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瞭解,始於與酷伯爾劫機案同時代的法國電影《蛇》,FBI五花八門的高科技間諜工具,什麼測謊儀、仿真混聲錄音、金屬材料分析儀、精密計算器、以及袖珍竊聽、袖珍錄影機和影像P接技術等,讓我們著實大開了眼界。片中的FBI與克格勃充滿智慧的鬥智鬥勇,更使人們對FBI的超凡智慧讚歎不已。

然而,電影終歸是編劇和導演的藝術,現實中的FBI到底有沒有那麼牛掰?讓我們就酷伯爾劫機案來測試一下傳說中的FBI智商到底有多高。

1、除了那條領帶之外,居然沒發現別的?酷伯爾從機場購票開始到跳傘逃脫,長達10幾個小時的時間裡,就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嗎?比如抽剩的菸頭、裝酒的酒杯、給空姐的紙條、安全帶上的扣環、留下的鞋印等等……就沒做過任何高科技檢測嗎?

就算他至始至終都戴著手套,沒有留下指紋,那他坐過的座位和遺落的領帶呢?沒留下任何體味和皮屑、頭髮之類便於DNA檢測的東西嗎?

更有甚者,罪犯的照片也是從偽造的護照上翻拍的,再經機組人員描述才得到了對比圖,就算飛機上沒有機會拍照,可在西雅圖加油和支付贖金那麼長時間裡,竟沒有機會拍到一張罪犯的照片?電影裡展示的那些遠程高倍照相機、袖珍錄像機都是在吹牛嗎?為什麼不用?

2、明知道罪犯要跳傘,為什麼不事先佈防?酷伯爾除了索要20萬贖金,還特意要了4副降落傘,請注意,為什麼是4副?暫且放下不說,先說說明知道他索要降落傘的目的是要跳傘逃脫,為什麼不事先在航線沿途設防捕捉?即便飛機起飛後,酷伯爾改變了航線,從19點46分起飛,到20點46分跳傘,整整一個小時的時間,有充分的時間重新佈防,為什麼直到飛機降落後才開始搜索?按理說,神勇神速的FBI不至於如此行動遲緩,難道說,在那一個小時裡,不在酷伯爾的監視與脅迫下的機組人員沒有向地面報告航線的改變?為什麼不報告?

3、為什麼索要4副降落傘?是否存在內外勾結?前面提到的,為什麼酷伯爾要4副降落傘?曾有人說“酷伯爾詭計多端,為了避免當局在降落傘上做手腳,便做出要脅迫空乘人員一起跳傘的假象,為了保護空乘人員,給他的降落傘肯定不會是壞的……”是否有這種可能:包括機長在內的3名機組人員,都是酷伯爾的同夥?本打算一起逃走,但唯恐目標太大,後來又改了主意,在他們的掩護下讓酷伯爾先走,事後再分贓呢?

4、機長劃定的區域準確嗎?跳傘時間準確嗎?酷伯爾是20點05分打開的艙門,感覺到機身震顫是在20點46分,標誌出的飛行位置在“波特蘭以西25英里的路易斯河流域”,這個位置準確嗎?是否在他打開艙門的時候,就已經跳傘了呢?而機身的那次震顫,是否是他事先拴在艙門上的行李箱,經過41分鐘的撕扯脫扣拋出機艙造成的震動呢(登機時,他穿一件黑色風衣,帶著一個大皮箱)?用啥拴的行李箱?是出於什麼原因把領帶遺留在飛機上的?難道不是個疑團嗎?

試想一下,一萬張鈔票本身就夠他喝一壺了,再加上沉重的箱子,冒著狂風暴雨,在3000米高的原始森林上空跳傘?不是找死嗎?而後來警方並沒在客艙裡找到那隻大皮箱,怎麼解釋?

他是劫機犯中的羅賓漢 吊打聯邦調查局45年 被美國民謠傳唱至今

​5、發現舊鈔的地點是否在機長標出的範圍之內?男孩撿到的那一疊燒焦的紙幣具體位置在哪裡?只說是在哥倫比亞河附近未免太過籠統,假如不是機長標出的那個地方,假如愚蠢的FBI錯誤地認定了跳傘地點,飛行41分鐘的距離有多遠?按照預定航速150節(約278 Km/h)計算,至少偏離搜索地點210公里以上,酷伯爾有足夠的時間,不慌不忙地毀掉一切痕跡而逃之夭夭。

綜上所述,酷伯爾劫機案存在太多被忽視的疑點,FBI如此的愚蠢與不作為,終成一代笑柄,被罪犯吊打扇臉45年也毫不冤枉。

對比之下,酷伯爾反倒成了美國人崇拜的偶像,被譽為劫機犯中的俠盜羅賓漢,還將他的故事寫成民謠傳唱至今。

在酷伯爾劫機案中,FBI錯失的線索還遠不止這些,歡迎各位看官予以補充、留言討論。

參考資料:《美國庫柏劫機案現轉機FBI宣稱獲可考線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