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報風雲丨“宇宙行”年報揭曉:工商銀行日賺8.6億 個人存款餘額突破10萬億

宇宙行年報揭曉。

3月27日晚,工商銀行在港交所披露了2019年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淨利潤3133.61億元,同比增長4.9%,平均日賺8.6億元;實現營業收入7760.02億元,同比增長7%。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3122.24億元,同比增長4.89%;平均總資產回報率1.08%,加權平均權益回報率13.05%。

根據董事會建議,工商銀行2019年度擬每10股稅前分紅2.628元,現金分紅總金額高達936.64億元。

儘管工商銀行的營業收入規模略低於預期(此前市場預期工商銀行的營收約為7967.47億元)。不過,整體來看,工商銀行2019年的業績實現了“量”、“質”齊升。

在總量上,工商銀行截至2019年末總資產突破30.1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41萬億元,增長8.7%。不良貸款2401.87億元,增加51.03億元,但不良貸款率為1.43%,下降了0.09個百分點。

此外,工行的撥備覆蓋率也比上年末提升23.56個百分點至199.32%;貸款撥備率為2.86%,提升0.18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6.77%,提升1.38個百分點,均滿足監管要求。

在收入結構方面,工行2019年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556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擔保及承諾收入增長22.3%,結算、清算及現金管理收入增長17.4%,銀行卡收入增長7.6%。

2019年,工商銀行各項貸款比上年末增加1.34萬億元,增長8.7%,其中境內人民幣貸款增加1.33萬億元,增長9.8%。債券投資增加8138億元,增長13.5%,其中政府債券增加7263億元,增長18%。。

當日晚間,中國工商銀行以電話會議形式舉辦2019年度業績發佈,副行長王景武表示,2019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工行貸款規模增加1.34萬億。具體來看,項目貸款增加4658億,佔公司貸款增量的近80%;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地區新增公司貸款較上年提升24%;貸款主要投向交通運輸、能源、製造業等服務經濟民生的領域。

此外,2019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也比上年末增加1614億元,增長52%,客戶增加15.3萬戶;當年累放貸款平均利率4.52%,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下降1個百分點以上。民營企業貸款增加1754億元,增長10%。

工商銀行副行長廖林表示,過去一年,工行普惠金融業務板塊實現盈利,這是發展普惠金融業務的重大轉折,普惠金融業務完全可以實現商業可持續性。

工商銀行行長谷澍還指出,截至目前,受疫情影響,向工行提出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的小微企業佔整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的5%,從數額看,並沒有太多企業提出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申請。儘管疫情會對今年銀行資產質量管理產生一定壓力,但工行對維護資產質量的穩定和穩健經營比較有信心。

谷澍表示,疫情對出口消費都會形成挑戰,對銀行資產質量形成衝擊。

不過,儘管如此,工行對維護資產質量的穩定和穩健經營比較有信心,這種信心來自兩方面因素:一是從宏觀角度看,中國經濟本身有足夠韌性,國內市場很大,貨幣政策等各類宏觀政策都還有空間,可以促進中小企業恢復生產。二是從銀行角度看,近些年來工行風險防控能力不斷提升,財務指標穩健,目前有接近5000億元的撥備,不良貸款消化處置能力較強。各方面有利條件為保持未來一段時間內銀行資產質量的穩定提供支撐。

在個人金融業務上,工行個人客戶淨增4329萬戶,個人客戶存款增加1.04萬億元,增長11.0%,餘額突破10萬億元。通過全面升級手機銀行服務,工行手機銀行“融e行”客戶達3.61億戶,客戶規模、客戶粘性和活躍程度持續領先市場。全年網絡金融交易額633萬億元,業務佔比提升0.4個百分點,至98.1%。

工行執行委員宋建華表示,去年工行推進“打造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取得了良好效果。未來,工行個金將圍繞市場競爭力,價值創造力,客戶滿意度等目標,從產品創新等多維度全面發力,推進“打造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在全行落地生根。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