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之东津·沱

嘉陵江在距合阳城不足十公里的地方划出一道完美的半弧,偏安于合川一隅的东津沱就此诞生。合川县志上最大的轻工业——重棉四厂驻扎于此,身为纺织女工的外婆与姨妈们亲眼见证了一个棉织厂从抗日战争年代至改革初期的兴衰历史。作为鼎盛时期同时有两万人上工的厂矿企业,围绕厂区密布的挤满住家的筒子楼,各式各样的新潮娱乐设施,这里俨然就是一个别有洞天的小小世界。东津沱一直在我生命里扮演重要角色,童年的足迹遍布于它的大街小巷,在学校听郎郎书声,在俱乐部嘻哈打闹,在电影院游戏人间。而我的一件糗事仍为大人津津乐道:养在外婆身边的我,作为贪吃的小孩,在某个夏日的中午人小鬼大的对外婆没有准备肉食表示强烈抗议并愤然出走,然而等小短腿行遍三个姨妈家俱无肉上桌,最后迫于大姨妈身为老师的威压无奈乖乖吃了午饭。细细想来,原来体肥三寸非贪一日之食也....

故城之东津·沱


东津沱背靠白塔坪,第一次踏入八十家地界举头望天只见山顶一泥盆状山崖格外引人注目。听老一辈讲那里曾怀抱一座白塔,与文峰塔遥相呼应,可惜经不过时间摧残消散于岁月长河。至那以后我就日夜盼望有朝一日能攀上石壁一探究竟。想要上山并非易事,现有百步梯与"薄刀片"任卿斟酌。百步梯的青石板随山势而上蜿蜒不绝,攀登的辛苦让人汗如雨下,然偶然的回望却能获得极大的犒赏。晃晃悠悠的嘉陵江水在此稍事休息然后调头向左继续奔流不息,河对岸的糖厂正机器轰鸣,一艘艘滚装船日夜不休将白花花的蔗糖运送到全国各地。回过神来,台阶继续上旋,幽幽的檀香随风而来,虔诚的山民在山路两边修建了佛龛,大大小小的摩崖造像遍布于近三百米的山崖,细细观之造型各异姿态嫣然:释迦牟尼身姿伟岸佛像庄严,玉像观音姿容秀丽体态婀娜,颇有飘逸飞升之感。而“薄刀片”光听名字就足矣吓煞旁人,在还没有公路直通山顶之前,“薄刀片”就成了下山最为快捷的通道。一条细长曲折的山路直通山脊,不知底细的人总会疑无路,却哪知花明柳暗又一村。小路的尽头山崖单薄,如同薄刃切入山体,诨名由此诞生,离崖顶下不到一尺的距离,旧时的愚公们开凿出足以落脚的小孔,错落有致的分布于崖壁,若卿足够胆大心细且臂力十足,那么怀抱山岩飞檐走壁般徐徐下行,君可尽展男儿本色....


对于东津沱的大街小巷我皆有着深厚的情感。无论从上豫丰到八十家,或是水南茶到四棉街,每条小路都有我的步履蹒跚。湿漉的青苔,油亮的青石板,抑或是墙边那株美人蕉都留有我思念的羁绊。然而让我更为想念的却是那早已荡然无存的水竹林——那个曾经每个东津人深藏于心底的秘密花园。从净水寺旁踏上绿意浓浓的菜田,小心翼翼的跨过田埂,漫过简易的石板桥,一片茂密的竹林就呈现于眼前,尚不能心切,通过后花园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不得其入的异乡人只能望竹兴叹,而我们却轻松的绕过竹节寻得秘密小径,一个隐秘世界婉转于眼前。 竹林郁郁葱葱围成弧形,簇拥碧绿的草坪,最为可贵的是旁边还有曲折蜿蜒的溪水。一竹一溪一草地,疏阔景色相映成趣,好一个世外桃源。 母亲总会精心准备好美味食盒坐等我探险归来。潺潺流动的溪水清澈见底,小鱼小虾游得不亦乐乎。气喘吁吁的搬来硕大的鹅卵石垒成一道高于水面的河坝,一切尽在掌握,不能随波逐流的小鱼在我的"魔爪"下使尽了浑身解数四散奔逃。有的试图挤过卵石间的缝隙,有的尝试着鱼跃龙门,有的则灵巧的躲进了卵石下的细小空隙玩上了躲猫猫的游戏。一直弯腰的我好容易逮到一条,还没等我得意洋洋的向母亲展示,滑溜溜的小鱼就已经突围成功,从我指缝之中滑入水面,再顺带使出一记神龙摆尾,成功溅来一串水花以滋报复。母亲不禁轻笑出声,招呼我过去,轻柔的拭去我脸上的水痕,细声嘱咐我拆去拦河坝放鱼儿一条生路。没有阳光的日子母亲的温柔熠熠生辉...


时光荏苒,随着棉织厂的改制失败,小世界消散了往日喧嚣,东津人从此淡漠了尘世繁华 。只是那些记忆呀,魂魄依稀梦回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