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誕生史

33歲的馬東,剛進入電視圈第二年,就被廣電總局打趴下了,毫無商量餘地。(詳情拉到文末看怎麼上集)

接下來怎麼辦?

馬東是個聰明人。

在下一份工作裡,他很快打通了任督二脈,從此大步跑向人生巔峰。

01

2001年,經歷了湖南衛視一年半的自由發揮,馬東已經是全國脫口秀最著名的三大男主持之一,跟某永元和白巖松齊名。

論身價,那提升的不是一星半點。

比那些默默無名從頭混起的野路子主持人,不知道強了多少(當然這裡有多少是老爺子馬季的功勞,不得而知)。

這時,中央臺正在弄個全新的娛樂選秀節目《挑戰主持人》。那年,中央臺的主持人大賽已經連續舉辦了13年。

要跟這根正苗紅的節目PK,《挑戰主持人》,挑戰不小。

這個節目的策劃賈清雲,看上了馬東這個中年胖子,請他來錄製幾期。

馬東攜帶家口從湖南迴到北京,挺高興地來到新的工作崗位報道。

結果,馬東差點連第一場都沒站下來。

他在上面主持,觀眾在下面噓。主持個這麼正能量的節目,弄的跟郭德綱剛說相聲似的。

《奇葩說》誕生史


馬東回家對著鏡子深刻反省。

想了一會想明白了,人家主持人都是條順盤正,再看看自己,又胖又矮的,絕對不是主流主持人的人選啊!得,乾脆不幹了!

可千里馬還得訓練呢,何況人?

《挑戰主持人》的一干領導都不幹,不肯放過馬東,直勸他,選他主要看氣質......

從導演金越,到策劃賈清雲,愣是頂著壓力讓他站了四期。你別說,他還真在這站住了。

為啥突然開竅了呢?

因為馬東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打通了任督二脈。

這件事就是,綜藝節目主持人沒有標準,不需要長得好看,也不需要身材好。

最需要的,是你在那一站,一張嘴,觀眾就愛看,這才是根本。(就像現在,不管在啥平臺,我都努力寫你愛看的,這才是根本,哈哈哈~~)

怎麼才能招觀眾喜歡呢?

馬東在很多年當老闆後才公開這個秘籍,就是節目內容一定要有價值觀衝突。

換句話說,節目形式不重要,持續產生有衝突的內容才重要。

這些衝突不但本身好看,還能在節目以外帶來更多的討論,自發產生內容。

不信?你可以給自己來個靈魂拷問,驗證一下你喜歡的節目。

比如《非誠勿擾》,你是喜歡看那些相親的俊男靚女,還是喜歡看這些漂亮的皮囊下關於寶馬車和自行車的探討,然後深夜在微博上痛罵臺上的拜金女?

比如《非你莫屬》,你是喜歡看別人能不能找到工作,還是喜歡看那些或厲害或奇葩的人,怎麼跟那些刁鑽的老闆過招,然後悄悄到某個奇葩老闆微博下罵他幾句?

哪怕你看電視劇,比如《蝸居》,你是喜歡看宋思明和海藻的窗戲,還是喜歡看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男男女女那些見不得人的想法?

想通這點,對馬東後面二十幾年的人生,重要極了!

最直接的,就是馬東把這點運用在《挑戰主持人》裡,收視率直接上漲了好幾個點,站穩了在央視的地位。

馬東不再糾結於自己要扮演個靚麗的書童,也不再糾結於跟別的主持人比。

他把自己當做一個在臺上看熱鬧的觀眾,跟觀眾站在一個戰線上,一起對選手評頭論足,一起“起鬨”,不斷製造話題,在嬉笑怒罵裡耍貧嘴,特吸引觀眾。

再後來,馬東還把跟自己一樣圓滾滾的張紹剛和叮噹一起弄在節目裡,組建了“三隻圓”導師團隊。

《奇葩說》誕生史


現在活躍在春晚舞臺上的李思思、張蕾都是“三隻圓”導師團隊一手“選拔”出來的。

這一站就是5年。

直到2006年聖誕節前後,節目當年的總決賽播出前期,老爺子馬季突然去世了。

馬東已經升任為《挑戰主持人》導演兼主持人,突發的消息讓他傷心過度,又擔心母親于波的身體,只能退出比賽,臨時讓朱軍和董卿接力。

結果好多觀眾寫信給中央臺,問馬東為什麼不主持了,足見馬東同志的觀眾緣多好啊。(上篇有好多網友說,要不是他爹馬季,哪有馬東什麼事兒?可我覺得不是。要是馬東沒有兩下子,就算他爹很厲害,收視率上不去,那也得換下來啊!)

辦完父親的喪事,馬東沒回《挑戰主持人》,又“作”了一回,重新幹起了在湖南衛視的老本行。

02

他乾的這個節目,叫做《文化訪談錄》,又是訪談!

其實,馬東從2004年開始就在主持這個節目。

但那會,他的主要精力在《挑戰主持人》。

這不,馬東一認真,就把他那把人逼到牆角,也要替觀眾把問題刨出來的精神,發揮的特別到位。

其中,特有名的就是採訪郭敬明那期。

對,就是拍《小時代》那個郭敬明。

郭敬明在20歲時就寫下了小說《幻城》《夢裡花落知多少》,當年銷量就達到100萬冊!

寫的好到什麼程度?毫不誇張的說,這兩小說那時候我整整看了7遍,哭了7遍。

這麼小的年紀,你我還在憋著寫800字高考作文,人家能寫出這樣感人的幾十萬字長篇小說,肯定得遭人非議呀!

這其中就有一個編劇,叫莊羽。

前幾年,宋丹丹演過的一個電視劇,叫《李春天的春天》,她是這個劇的編劇。

莊羽到處說,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抄了她的《圈裡圈外》。

馬東也不避諱,跟比自己小14歲、還比自己瘦至少80斤的郭敬明一落座,就特別不客氣,問:《夢裡花落知多少》與莊羽創作的《圈裡圈外》一書有諸多內容和情節上的相似?(意思就是:你到底抄了多少?)

郭敬明低頭,含蓄地說:我不想摻和到成年人的複雜世界裡。

《奇葩說》誕生史


馬東還不客氣,接著問:如何解釋兩本書中那麼多相似之處?是否能容忍文學中的借鑑和模仿?(意思就是:你就承認你抄了吧,而且抄不丟人,別人也抄啊!)

郭敬明直接站起來,說想去上洗手間。這內急不能不讓人去吧,馬東就中場休息了。

再回來,馬東沒有再接著問,而是讓郭敬明和觀眾交流了一會。

很多觀眾說,抄怎麼了,我就是喜歡看他抄的。

馬東也不吭氣,但在最後,用一段話把聲討郭敬明延伸到了節目之外。

他說:“在我看來,考試成績不能來自於作弊,小說的主體結構不能來自於別人的構思,是任何年紀的人能都應該共同承認的價值觀念和道德底線。我相信有這種困惑的不止我一個人 ,希望能夠引起更多的思考和討論。”

要是那會有微博,我估計節目播完之後,郭敬明能在微博上直接被罵到退出娛樂圈。

看見了吧?

這就是馬東想明白的那件事:節目內容一定要有價值觀衝突,衝突延伸到節目以外,成為新的內容,人傳人,你這節目就火了!

那時候的馬東,就運用的爐火純青。

就這樣,他在電視機上潛心“擠兌”各種名人長達7年。

這7年裡,馬東還順便在2009年成為了央視春晚的導演,語言類節目的。

他為了紀念父親,表演了這輩子的第一個相聲,翻版父親馬季的《五官爭功》。特搞笑的是,在這次春晚上,他還被董卿報名字時報成了“馬先生的兒子馬季”......

《奇葩說》誕生史


這7年裡,有一個叫邱某的女大學生,正在當時風靡全國的“國際大專辯論賽”上擠兌普通人,順便帶出來一個女徒弟,另一個女大學生詹某雲。

只是,馬東沒預料到,十幾年以後,這兩女大學生會成為他的愛將。而他喜歡的這種衝突,直接把這兩女徒弟拉下了神壇。

03

2012年開學季,跟約好似的,一大幫央視主持人辭職了,王凱、郎永淳、張泉靈、白燕升、黃健翔、劉建宏、柴靜、李詠,有的去創業了,有的去做自由職業了,反正都不幹了。

箇中原因,人家也都不方便說。

馬東這時候已經是央視春晚三位總導演之一。

可他琢磨,自己想法太多,為了能自由地說自己想說的,馬東努力升官,一路從主持人,升到製片人,再升到頻道總監助理,也才花了12年。

可就算到這個位置,想自由地說點啥,還是很有難度。再說,上面也沒有啥位置給自己預備了。

他後來給女徒弟們講過一個同事的事,說:(此處省略一萬字,發不出來好幾次,留言私信)幾年後,他就得癌症去世了。

女徒弟說:講故事的馬東,沒有憤怒,也沒有絕望,只是靜靜的敘述,像酒話。

不知道是不是類似的事情,讓馬東向往體質外的自由。

於是,馬東也成為了辭職潮中的一位。他離開了第二個工作單位中央電視臺,把過去12年的青春留在腦後。

辭職後的馬東,先打了8個月高爾夫,結果越打越空虛。

他感慨地說,打高爾夫動作跟種地差不多,可早出晚歸的,還不長莊稼,沒勁(這有錢人的生活,就是讓我看不懂)。

2013年,馬東去了長江商學院上學,想著拓展點人脈(你看馬東之所以成功,首先就是捨得花錢投資自己,每次跨界都是先去上學,回回都成功。再看田樸珺小姐之流,不也是去長江商學院認識老王的嘛,所以說,學校是人脈最集中的地方)。

一開學,馬東就認識了高曉松的清華同學,跟自己同歲的龔宇。

人家那會已經是愛奇藝的創始人了。

《奇葩說》誕生史


同樣是理工科出身,自動化博士龔宇和計算機學士馬東還挺聊得來。

聊著聊著,龔宇就告訴馬東一個秘密:2013年9月2日,愛奇藝移動端第一次超過電腦。

你要看這個數,能推出啥結論嗎?

反正我不能。

可龔宇和馬東推出來了。那就是:移動端的用戶主要是90後,因為他們一開學,家長不讓用電腦了,只能用手機躲在被窩裡看。

馬東給龔宇講了自己關於內容衝突的理論,龔宇覺得有戲。

兩人一拍即合,龔宇愣是給馬東創造了個首席內容官(COO)的職務,把他挖過來了,琢磨著能幹點撒。

就這樣,馬東學也不上了,直接來了愛奇藝,跟高曉松、劉春三個人,大張旗鼓入駐了愛奇藝。

而這一年,國際大專辯論賽因為經營不善,永久停播了。

一時間,邱某、詹某雲這些辯論高手,失去了施展才華的空間,四處尋找新戰場。

馬上,馬東就要跟他這幾個女徒弟見面了。

04

2014年,在愛奇藝相依為命的馬東和高曉松,再加上外地人蔡康永,把停播前國際大專辯論賽的錄像拿出來,邊喝酒邊研究了N個夜晚。

三人一琢磨(其實最開始的主意是高曉松的),辯論這個事可以創新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就這樣,有了第一集《奇葩說》。

節目開頭特別炫酷,各種大胸暴露的、不男不女的、只會發嗲的選手,輪番站在演播室外面搔首弄姿。

片頭中,奇葩說三個大字下面,寫著不算太小的U CAN U BIBI(請默唸三次),大膽的很。

《奇葩說》誕生史


然後,在一個很小的演播室裡,馬東、高曉松、蔡康永三人穿著蘇格蘭裙(據說只有馬東穿的是絲襪,那兩人裡面穿的是褲子)。

選手進來以後,先自己發揮一段辯論,三人再挑出那個最奇葩的人。

第一個讓我都覺得奇葩的,是奶茶妹妹章澤天的前男友。

你可以搜一下,長的人模人樣的,自己說是清華學生會主席,後來還獲得了《我是演說家》的冠軍。

這哥們一走進來就說,各位老師好,我是三清(意思就是我牛b的不行),所以,你們告訴我,我應該找個什麼工作?

沒等別人說話,高曉松作為清華校友不樂意了,直接開罵,說:名校是幹什麼的,是鎮國重器!一個名校生,走到《奇葩說》來,一沒有胸懷天下,二沒有改造國家的慾望,在這兒問我們你該找個什麼工作?你覺得,你愧不愧對清華對你十多年的教育?這樣的清華和藍什麼校有啥區別,不就是教學生個技能,然後讓他找個工作麼......

《奇葩說》誕生史


高曉松說,最後這句話,他跟清華校長當面說過好幾次。

我也特想擠兌一下清華校長,實在不行,擠兌北大也可以的,嗯。

第二個奇葩是《小時代》裡的謝依霖。

她上來給每人送了一份輕取用品。

馬東,還是馬東,只有馬東,現場打開,講解怎麼用……

播完一季,總播放量2.3億。

要知道,蔡康永同志的《康熙來了》到停播時,在愛奇藝的播放量也才8億。

屬於馬東的時代來臨了。

這一年國慶,遠在香港的中環廣場,數萬香港人在這裡“佔中”(這裡說了也發不出來)。

在國際大專辯論賽上獲得過無數冠軍的女辯手邱某,正在香港《號外》雜誌工作。

從5月開始,邱某就設立各種漂亮無比的“佔中”刊物封面,比如下面這張(圖刪了)。其實人在江湖嘛,這都算工作,過去也就算了。

但是,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下面這種(圖刪了),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她不會想到,6年以後,這些讓她在職場升職加薪的作品,會把她在辯論圈和娛樂圈奮鬥多年的努力,一夜付之東流。

05

2014年11月,香港“佔中“事件後一個月,馬東迎來了自己的一員女福將,央視的同事牟頔(這字念di,我就不信你會念)。

當時,央視覺得自己做出了一個特別有市場的節目《喜樂街》,央視也確實寄予厚望,給這個節目一個特殊待遇,第一次可以對外出售版權。

牟頔是節目負責人,找到馬東,想以200萬賣給愛奇藝。

作為央視春晚曾經的總導演,馬東圓眼一瞪,說,你知道春晚多少錢嗎?

牟頔不管那套,說,你到底買不買?

馬東一看姑娘挺執著,劍走偏鋒,給她講起了互聯網時代的變化。結果,馬東就一句“時代不一樣了,互聯網來了”,牟頔一聽,帶著全組20多個人直接投奔了馬東。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央視出走人數最多的一次。

你在給你的孩子講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個成語時,可以講這個故事。

2015年,《奇葩說》播出第二季,光第一期播放就1.5億。

邱某在第六集時被馬薇薇介紹進來,辯論題目是該不該向父母出櫃。

這樣的辯題,與讓馬東在17年前在湖南衛視倒下的那期差不多。

(上篇很多網友評論,《奇葩說》到底有什麼意義?答案是沒有意義。馬東說過,世界上5%的人是精英,他們有意願瞭解過去,積累知識。剩下95%的人是俗人,就是在活著,在生活。《奇葩說》就是為95%俗人的服務的,裡面討論的話題在五四運動都討論過了,結婚生孩子出軌離婚,但今天人們依然在討論,因為時代變了,但人沒變)。

17年過去,馬東,還是那個嚮往自由的馬東。

就在《奇葩說》如火如荼衝向巔峰時,馬東又開始“作”了。

06

2015年9月,又一個開學季,47歲的馬東琢磨著從愛奇藝離職。

因為,他嚮往自由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特別想要做自己的主,做了主持人想做製片人,做了製片人想做導演,恨不得做臺長,能說啥不能說啥都聽自己的。

所以,在《奇葩說》,他做了首席內容官還不行,想要徹底作自己的主,只能創業,單幹!

那愛奇藝能同意嗎?畢竟一手給自己傾注了這麼多資源,白白捧紅了自己,龔宇這個理工科商人能幹嗎?

別說,馬東還真說服了龔宇,至於兩人達成什麼協議外界並不清楚。

總之,兩人先分手再複合了。

馬東先離職,成立獨立的公司,再把錄製好的節目賣給愛奇藝,這檔節目實現了製播分離。

9月16日,在北京市朝陽公園東七門的公園管理處辦公區,一棟“事業單位辦公樓”的二層,一個“文化創意產業”風格的大屋子裡,馬東開啟了人生的第N春,成立了米未傳媒。

馬東一個快50的老頭子,跟著牟頔這個80後,帶著一幫90後,一塊培育米未傳媒這個嬰兒。還把《奇葩說》重新定位成“如果你不是90後,請在90後陪伴下觀看”。其實我有點糾結,我到底該不該看。

米未傳媒成立當天,龔宇坐在成立大會的第一排中間,後來還參加了《奇葩說》節目錄制,講述《奇葩說》創始和馬東創業始末。(很多網友說,馬東把公司的產品帶走了據為己有,多麼可恨。其實,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任何看起來不正常的事情,都不會是真的不正常,背後都有讓大家覺得合情合理的交易)。

2016年初,米未傳媒已經估值20億。

馬東從懷揣父親3萬元的土鱉大陸學生,終於變成了身價上億的老闆。

米未傳媒也怕獨苗長大成不了才,不再只抱著《奇葩說》這個獨生子,先後製作了《飯局的誘惑》《夏天的樂隊》等等節目,養活這麼多家口的公司。

而《奇葩說》這個娃在萬千寵愛中長大,也似乎越大越不爭氣了。

2018年5月17號,馬東在微博上轉發了《奇葩說》導演組的一個秒拍視頻,病人“奇葩說”被護士指責“IP老化”“抱團”,評分第一年9.1,第二年8.5,第三年8.6,第四年才7.8”。老媽嫌棄這個“不爭氣”的兒子,連女友也思量著和這個叫“奇葩說”的男友分手。

《奇葩說》面臨著空前的挑戰,想搞點新東西,卻也很難。

也是在這一年,《奇葩說》不斷從各處引入新鮮血液,刺激產生新的內容。

這時候,邱某介紹了美籍華人,多年的辯論師妹詹某雲。雖然一開始她被淘汰了,卻憑著負債100萬上哈佛,在2020年火了起來。剛火沒幾天,就完了!

2020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我國,大家被逼的在家自我隔離了快2個月,閒的都快發毛了。

終於,3月份我們好的差不多了,可美國又有了大規模確診病例。基於上年度美國大兵到我們的重診區武漢參加軍運會,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懷疑美國在搗亂。

外交部發言人好不容易強硬一回,在微博上發聲,高度懷疑美國人。

就這當空,不知道這詹某雲腦子怎麼長的,非說外交部發言人的邏輯有問題,還整的有鼻子有眼的(圖刪了)。

大家正閒的沒事幹,整天扒八卦,很快扒出來詹某雲是邱某的師妹,狂罵!

再接著扒,邱某6年前支持“佔中”的帖子就被扒了出來,痛罵!

第二天,人民日報發聲:某知名辯手疑似發表支持佔中言論,被網友手撕後為自己“伸冤”。不要以為巧舌如簧,就能改變事實。

《奇葩說》誕生史


這下,邱某奮鬥了十幾年的成果付諸東流,不得不在微博宣佈永遠關閉社交賬號。

其實就在一週前,米未傳媒才成立了新的子公司米文教育,邱某的父親是股東。再之前,新成立的米果傳媒,傳聞老總是邱某。

馬東,作為邱某的老闆,至今還沒有說一句話。

當然,作為曾經體質內的一員,還被封過一檔節目的馬東,我相信他不會說任何一句話。

因為,馬東深知,現在的任何表態,都會引起價值觀衝突;而衝突的價值觀,會迅速衝上熱搜,形成新的內容,把多年的辛勞整成一首涼涼。

那聰明的馬東,接下來的路如何走呢?

估計他一定會交出讓你意外又滿意的答卷。

畢竟,他的口頭禪是:人生苦短,不作沒勁!這點作,才哪到哪啊……


PS:一不小心,我就吭哧吭哧寫了6700字呀呀呀!

怕你看的累,好多好玩的事沒寫進去呢。

如果你能看完這麼長的文章,給你點贊啊!

你真的是真愛呀呀呀~~~

關注@三萬公子, 看好看好玩的人和事。

想看上篇請關注後往上翻就可以看到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